美文网首页国学与传统文化
何为一字之师?俗诗与千古名句之间,只差一个字

何为一字之师?俗诗与千古名句之间,只差一个字

作者: 词苑拾英 | 来源:发表于2018-09-10 10:21 被阅读7次

好诗好词之中,往往有非常重要的句子或字词,这些单句、字词才是全诗全词的重心,是最能突出作者意境的关键所在,就像画龙一样,最重要的一笔是点睛,其他的所有努力,都是为了这最重要的一笔做衬托,我们把这些起到关键作用的句子或字词形象的称为"诗眼"。王安石苦思冥想,才想到"春风又绿江南岸",这一绿字就是诗眼。有些诗人自己写好了诗,却还欠一点儿火候,别人帮他"点了睛",还成了一段佳话。

五代时有一位著名的诗僧齐己,他在一个冬末初春的早晨,发现梅花已开,诗兴大发,写了一首《早梅》。全诗如下:"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风递幽香去,禽窥素艳来。明年如应律,先发映春台。"写完之后,他又吟诵了几遍,自己对其中"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这一句非常满意,兴冲冲的拿去给自己的好朋友郑谷看。郑谷也是一位诗人,素有名气,看了好友齐己的诗之后,他认为这句诗中的"数"字不好,如果用"一"字更妙。齐己听罢,连读几遍"昨夜一枝开",心服口服,向郑谷连连拜谢,称郑谷是自己的"一字师",一字师的典故就这样流传了下来。

我们来看这首诗,如果郑谷不改这一字,"昨夜数枝开"是非常平俗的,是毫无亮点的,在这千年之间可能很难流传下来,但是改成"昨夜一枝开"就成了千古名句,这之间的差别在哪呢?如果梅花已经开了"数枝",那么开放的顺序定有先后,说明还不够早,诗名《早梅》如果不够早,那就不够好。如果改成"一枝开",则说明是开的最早的那一枝,与题目最为贴切,这一个"一"字胜过千言万语。

"一字之师"的佳话在诗坛上数不胜数,著名的诗僧贾岛与大文豪韩愈之间也有一段这样的故事。贾岛写诗素有痴心,那一日他在街上骑着小毛驴埋头苦想,到底是该用"推"字还是该用"敲"字,行路上不小心撞到了韩愈。韩愈当时可是朝廷命官,冲撞了韩愈的仪仗是要问罪的,好在韩愈为人大度,对诗僧也略有耳闻,不但没有治贾岛的罪,这两个人反而因诗结缘,成了好朋友。在韩愈的建议下,贾岛决定用敲字:"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在荒郊的幽寂夜晚里,一阵阵敲门声传来,惊动了宿鸟,异常突兀,却异常的妙,响中寓静,若用推字则无法形成这样的效果。而且贾岛本为寻友,敲门更加自然、更加礼貌,推字倒显得太过唐突、不知礼数了。

到了近代,郭沫若先生那一辈,可以说是中国最后一批传统文人了。有一次郭沫若在观看自己的话剧《屈原》时,听到那一句痛斥宋玉的台词:"宋玉,你辜负了先生的教诲,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郭沫若将这句话反反复复的读,总觉得语气差了点。这时,旁边有一位话剧扮演者提议,不如把"是"字改成"这"字,句子就变成了:"宋玉,你辜负了先生的教诲,你这没有骨气的文人!"语气立刻就变得严厉了。郭沫若听后,非常赞同,对这位演员肃然起敬,尊称他为自己的一字之师,郭沫若还专门写了一篇文章记述这件事情。

古人风采,一字便可拜师,这是一种多么谦逊的姿态啊!在我国的传统意识里,老师的地位是非常高的,素有"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说法。已经成名者,还愿意放下身段尊称默默无闻者为师,这需要的极大地勇气,只有真正痴迷于诗、真正渴求知识的人才会这样做。若是心有杂念,顾挂声名,断然不会如此虚怀若谷。人生就像一个杯子,如果只守着自己杯中的水,那永远都只能盛一杯水,最终只会变成死水,如果愿意将自己的水倒出去,把别人的水盛进来,就能盛世间所有的水。

相关文章

  • 何为一字之师?俗诗与千古名句之间,只差一个字

    好诗好词之中,往往有非常重要的句子或字词,这些单句、字词才是全诗全词的重心,是最能突出作者意境的关键所在,就像画龙...

  • 追寻梦想的美好

    知道与做之间,有人说只差执行力! 人与人之间,有人说只差头到脚的距离! 想与不想之间,有人说只差做! 做了就是梦想...

  • 值夜班

    黑夜与白昼 只差一个吻 人们之间 只差一点点耐心 我和夜班有个约会 无论条件艰苦还是责任重大 我和生活 只差一首诗。

  • 大雅大俗

    何为大雅,回归现实为大雅。 何为大俗,过于现实为大俗。

  • 早睡早起

    我与一个有意义的人生之间只差一个早睡早起 我与早睡早起之间的距离只差一个早睡早起

  • 只差一点冲动

    我与梦想实现之间,只差一点冲动。

  • 你与女神之间只差一个字

    作为女孩子,想变成女神不仅要在意在日常的护肤和穿衣搭配,还需要内在的气质和素养上下功夫。其实你与女神就差一个字——...

  • 我们与优秀之间只差一个字

    时间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为什么有些人总是感觉到时间不够用,白天一点点的消磨时间,到了晚上又感到压力,因为一天的计划...

  • 何为俗?何为雅

    执笔三千,写尽平生所爱 振臂高歌,徜徉天地世间 人生唯求一份美好 亦真亦幻亦浪漫 “高雅”之人冠以“低俗”之气 以...

  • 《俗世谈俗雅》

    何为俗,何为雅? 俗即真,雅即虚。 俗,人之本性也,雅,人之修养也。 俗虽鄙,雅虽尚。 若无俗何来雅?! 洗尽铅华...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何为一字之师?俗诗与千古名句之间,只差一个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cnjg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