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孙敬修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最早的诗:殷商时期,最早的诗叫《弹歌》,到现在三千多年了。古代:追:追人,逐:逐兽。中国最早的诗集:《诗经》,从两言逐渐变成了四言,距今2900年左右了。
学习古诗词的优势。形象思维:脑子里有图像。积累名言警句:古诗词大赛,出口成章。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诌)
四岁的孩子可以不深刻的理解诗歌,但是他不能一点都不懂,他必须要明白意思,才能印象深刻,对他有影响。选择古诗,要符合孩子的认知规律,符合人的认知论。恨不得六岁孩子考七级:急功近利,拔苗助长,对孩子的成长没有一点好处。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一桶水的储备。一个老师如果没有因为爱孩子而牺牲自己的精神,大概也当不了特别好的老师。
红色读shuai。原因:1.头发变白没有规律可循。2.符合双句押韵的基本要求。
妻子古义:妻子和孩子。 立上头古义是三个词:站在那,往上走,头上(名词)。 曾经古义:曾是过去,经是经历 。追逐古义:追人,逐兽。 行走古义:走,跑 。行李古义:出使之人。 师徒古义:士兵。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乐不是通假字,就是快乐。)春(一年之计在于春)晓(一日之计在于晨)。红色是点题的字,太重要了。
不及汪伦送我情,汪伦:一个普通人,无处可考,知道了这一点,才明白这首诗表达的。 杜甫:诗史,诗圣。
识世:
杜甫:
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背景:人都没活路了,突然下雨了。
战乱停止了:两个黄鹂鸣翠柳。
苏轼:
所有好诗都是被贬时写的。
李绅:
当官后面不得志入狱了,悯农。
识物:
明月代表:纯洁美好爱情家乡
梧桐代表:哀思。
床前明月光:床:井。野外的塘,或者马扎等等,总而言之,不是睡觉的床,也不是室内,是户外的。室内室外朗诵的意境也不同,户外空旷悠远。
供床,绣床,井床,车床,等等。
说是井床的佐证:
1.既然是门前,就不可能是睡觉的床
2.井上,不可能是睡觉的床
3.井床是用银子做的
静夜思:意境:在户外玩,一大片白霜,举头是空旷的明月,再玩都是有家的意境。
把思考融化在血液里的才是学的东西。
李白叫诗仙,是因为贺知章看了李白的诗觉得太好了只能天上所出。看了他的《蜀道难》。
古体诗,近体诗。
乐府:去收集民间的歌,拿到朝廷去作词,配了音乐就是唱的,没配音乐就是诗。
格律诗(红楼梦里面人写的,要识法。)
十行以上的律诗是排律。
两行算一联,绝句是两联,律诗是四联。
对仗: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
古代的四声:平上入去。
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押韵也是: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
格律诗的要求:一韵到底不换韵。
第三句可押韵可不押韵
现代诗的朗诵要求是:情声韵调,古诗也是一样的。情是最重要的,但是光有情没有技巧,就不能很好的表现,不能感人。太注重技巧,挑不出毛病,但是不感人,就是因为没有内心。
技巧是为内心服务的。
朗诵秉承的心态:你是什么人,你在给谁朗诵,你想告诉他什么
夏青的夫人葛兰。
显韵但是不要过分。
忙趁东风放纸鸢,飞在青云端,最后一个字一定是五五声,不能掉下来。
春眠不觉晓,花落知多少,最后一个字上声要读准确,不能只读一半,那就跑调了。
2/2/1节奏是两个字一拍,一句总共三拍,但是两个字不一样长短。
2/3是一句两拍,两字一拍三字一拍
节奏没有范本,根据自己想表达的感情掌握节奏即可,既可以2/2/1也可以2/3
五言中的第三个字和七言中的第四个字都是非常重要的。
最怕重复,第三句就像第三乐章一样,要有变化。广播学院考试要是第三句读不出变化来不及格。第三句可以心里节奏加快一点。
作为教案、教学中,按照语委的要求,读现代读音,作为表演可以按照文联的要求读古音。
shui是正音,shei是口语化。这和那,后面加一个“一”字不改变意思的,就可以读口语zhei/nei,比如这个这位都可以口语化,但是这里就不能读zhei。shu,lu,是正音。成shu,暴露lu。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