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越组织执行力系统》课程第一天
卓越组织执行力系统:执行文化系统、运营管控系统、结果管理系统、责任管理系统、执行策略系统、执行源动力系统。
企业文化看不见,摸不着,但是能够感觉到。
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技术?商业模式?
互联网免费的逻辑:羊毛出在猪身上,让狗来买单。
通过卓越组织执行力系统的打造,从一马当先向万马奔腾打造。以一马当先为耻,以万马奔腾为荣。
没有员工的成长,就无法实现公司业绩的持续增长。
没有做不起来的市场,只有做不起市场的人。
每一个商品不值钱的背后,是人不值钱。
所以一家企业要赚钱,首先让我们的员工值钱。一家企业的核心是人。
别人把钱投给你是因为你足够的值钱,未来能够赚钱。
没有执行力,一切等于空谈。
学习才是我们的工作,而工作只是练习题。
只要我们做的事情有价值,盈利一定不是问题。
一个团队需要有四个统一:
统一思想;
统一的声音:战略制定以后在执行的过程中,声音越少越好。但在现实工作中,开会的时候声音很少。开会的时候,可以支持,可以反对,但不可以不理会。在执行的过程中,声音越多,利润越少。
统一的行动:没有统一的行动就无法真正做到指令必答。
统一的目标:
团队 VS 团伙:青蛙跳水。
战略与执行互动中遇到的问题:
1、战略被执行化,执行被战略化。(一家公司明明是领导者没有把战略思考清楚,却归因于团队执行力不行。)(员工讨论公司的战略问题)
战略没有理解,就在行动中去理解。相信相信的力量。
唐僧西天取经是因为先上路,在遇到三徒弟。如果内心都不坚定,那敢问路在何方?
2、缺少执行的方法。
从十楼往下跳,不死的方法有很多种。
意愿百分百,方法无穷尽。(这个的背后是有坚强的信念在支撑着你)
一家公司制定了战略目标之后,不能修改。目标刻在钢板上,方法写到沙滩上。
3、缺少执行的训练。
战略就是罗盘,就是地图。如果员工都不清楚路在何方,如何让他做到义无反顾。
1、缺少战略的宣贯;2、缺少执行的文化氛围;企业文化就是回答,我们做这一切背后的目的和意义。如果意义的问题没有处理好,就很难经营员工的意愿度。3、缺少执行的机制。文化是用来回答让员工自愿自觉的问题,而机制是用来经营员工自动自发的问题。
人的动力源就是来自于追求快乐,逃离痛苦。
执行就是把目标变成结果的行动。
用价值观决定利益分配的叫团队,用利益来决定价值观的叫团伙。
你首先是合格的执行者,才可能是优秀的领导者。
凡事先解决心情,后处理事情,会事半功倍。
在执行过程中,我是谁不重要;我应该是谁,很重要。
员工在还有完成角色的定位,才能更好的执行。
一个人想要赚到钱,首先要让自己值钱。
在这个世界上,永远都是专业选手挣业余选手的钱,业余选手都在为专业选手的成果买单。
因为专注,所以专业。专业和专注的背后,就是在累积你的时间价值。
成功者都懂得,有所为,有所不为。
专业就是创造客户想要的结果。
干活不随东,累死也无功。
商人不论对错,商人只论得失。
执行的48字真经:
执行的8字方针:
认真第一,聪明第二
执行的16字方针:
锁定目标,专注重复;
结果提前,自我退后。
执行的24字战略
执行前:决心第一,成败第二;
执行中:速度第一,完美第二;
执行后:结果第一,理由第二。
执行的理念,如何落地?
答:1.可视化。因为人们不相信你说的,只相信自己看到的。做成看板,挂到墙上。
2.行动化。在公司里建立一个机制,寻找执行性人才、执行性标杆、执行性人物。(例如:执行21天,设定一个机制)
3.故事化。优秀的事迹,变成故事。
执行四大基因:商业人格,百分百责任,客户价值,结果导向。
什么是商业人格?商业行为中人格的具体表现。
商业人格有三大表现:独立的履行职责;独立的承担责任;独立的做出结果。(案例:迟到;姚明)
商业人格两个要素:1.社会人心态(用社会人的标准要求自己,追求自己的绝对成长)
2.成年人逻辑(儿童心态)
职业人必有的三大素养:商业、专业、敬业。
注意力决定事实。
培训现场的有些功能,在企业里真的没法体现。社会人心态,不需要讲了,看看身边优秀的企业,他们今天在行业里铸就了什么成就?做到了什么成绩。
在企业里想要让员工的行为发生改变,就要懂得造场。营造新的环境,去让他们去体验,去感受,去寻求自我的改变与成长。人不拒绝改变,拒绝被改变。
商业人格两个标准:1.靠原则做事;2.用结果说话(企业靠为客户创造结果,获得生存与发展的机会。员工靠为企业创造结果,获得报酬与成长的空间。)
百分百责任(因果思维)
1.我是一切问题的根源,所有的问题都是我的问题。
2.如果我是问题的一部分,那就先解决我的问题。
如果我是结果的承担者,我就要付百分之百的责任。
(案例:因为领导不重视,所以我工作不努力。因为制度不健全,所以我没有认真遵守。因为客户太挑剔,所以我没有服务好)
执行方法论:如何做到意愿百分百,方法无穷尽。ABC理论。
可以改变的是心态,不可以改变的是问题。
即使、、、我也要、、、因为、、、
互动的完成,互动的展示,你在企业团队文化建设上都有哪些感悟、感受。
没有参与感,就没有认同感;没有认同感,就没有归属感;没有归属感,就没有凝聚力。
员工不是忠诚于企业,而是忠诚于她信奉的价值观。
这个作业虽是自上而下的命题,但是自下而上的参与。之所以认同,是因为自身的参与。
企业文化不是系统的说教,而是员工的亲身参与。
老板懂,不等于员工认同。作业中,大家作的,谁说的最多,老板。那为什么都没有听进去?
通过百分百责任的训练,变成他的思维。
企业管理靠两条腿:机制、文化。文化是什么?员工共同认可并遵守;形成员工的习惯。
杀猪的案例:之前一部分人学了,百分百责任、结果导向,认为是疯子,即使所有人都学了,但没有形成共同的认可,仍旧很难持续。怎样持续,就要靠机制。4R课程,周报月报,全都是靠机制,形成习惯。
很多老板就想要管理公司的现成的工具,拿来就用,但是文化没有形成之前,很难推行,员工不认可。
人不愿意改变是因为:不是知道改变有什么好处?不知道改变有什么坏处?不知道怎么改变?
英才的课程就是一套体系。什么是机制:分享就是一种机制。把一个人的智慧变成大家的认可。
当员工说出来的时候,我们叫承诺一致性原理。当他真正说出来的时候,就会要求自己做。
【1、以前我在公司里面工作中有那两点的不足?2、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又哪些收获?3、回到企业里,我打算如何去改善?】
爱和智慧越分享越多,抱怨也是越分享越多,很多声音老板都是最后一个知道的。
员工都是人,都有贪婪、自私的一面。管理者不要把问题归结为员工的品质问题。要思考我们用何种方式,让员工去接受。
当一个人他走每一条路都摔倒的时候,肯定是这个人的问题。但如果所有的人都在这条路上摔倒的时候,那就是这条路的问题。
企业家发现的眼睛,拿来的手。企业家和员工没有矛盾,因为我们的目标都是统一的。
我们存在的唯一目的就是为客户创造价值。
学习知识,知其然之气所以然。为什么几百人不认识,身家上百亿的老板,都愿意去争这个小红旗,这就是一种执行的文化和氛围。
我是谁不重要,我应当是谁很重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