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Redis内存淘汰机制

Redis内存淘汰机制

作者: 会飞的鱼_500 | 来源:发表于2018-11-02 15:39 被阅读0次

Redis内存淘汰指的是用户存储的一些键被可以被Redis主动地从实例中删除,从而产生读miss的情况,那么Redis为什么要有这种功能?这就是我们需要探究的设计初衷。Redis最常见的两种应用场景为缓存和持久存储,首先要明确的一个问题是内存淘汰策略更适合于那种场景?是持久存储还是缓存?

内存的淘汰机制的初衷是为了更好地使用内存,用一定的缓存miss来换取内存的使用效率。

作为Redis用户,我们如何使用Redis提供的这个特性呢?

打开配置文件我们可以找到以下内容

我们可以通过配置redis.conf中的maxmemory这个值来开启内存淘汰功能,至于这个值有什么意义,我们可以通过了解内存淘汰的过程来理解它的意义:

1.客户端发起了需要申请更多内存的命令(如set)。

2.Redis检查内存使用情况,如果已使用的内存大于maxmemory则开始根据用户配置的不同淘汰策略来淘汰内存(key),从而换取一定的内存。

3.如果上面都没问题,则这个命令执行成功。

maxmemory为0的时候表示我们对Redis的内存使用没有限制。

内存淘汰策略

内存淘汰只是Redis提供的一个功能,为了更好地实现这个功能,必须为不同的应用场景提供不同的策略,内存淘汰策略讲的是为实现内存淘汰我们具体怎么做,要解决的问题包括淘汰键空间如何选择?在键空间中淘汰键如何选择?

Redis提供了下面几种淘汰策略供用户选择,其中默认的策略为noeviction策略:

noeviction:当内存使用达到阈值的时候,所有引起申请内存的命令会报错。 allkeys-lru:在主键空间中,优先移除最近未使用的key。 volatile-lru:在设置了过期时间的键空间中,优先移除最近未使用的key。 allkeys-random:在主键空间中,随机移除某个key。 volatile-random:在设置了过期时间的键空间中,随机移除某个key。 volatile-ttl:在设置了过期时间的键空间中,具有更早过期时间的key优先移除。

这里补充一下主键空间和设置了过期时间的键空间,举个例子,假设我们有一批键存储在Redis中,则有那么一个哈希表用于存储这批键及其值,如果这批键中有一部分设置了过期时间,那么这批键还会被存储到另外一个哈希表中,这个哈希表中的值对应的是键被设置的过期时间。设置了过期时间的键空间为主键空间的子集。

相关文章

  • 5.Redis内存淘汰策略

    Redis内存淘汰策略 Redis在使用内存达到某个阈值(通过maxmemory配置)的时候,就会触发内存淘汰机制...

  • Redis几种常见问题

    1.Redis的过期策略以及内存淘汰机制 Redis采用的是定期删除+惰性删除策略+内存淘汰机制。 定期删除,Re...

  • Redis从入门到精通(三、Redis的过期策略和内存淘汰机制)

    此篇介绍了Redis过期策略以及Redis的内存淘汰机制,从内存淘汰的8种策略,如何开启内存淘汰策略到如何选择合适...

  • 缓存 - Redis 内存淘汰机制

    Redis 内存淘汰机制 Redis 内存淘汰指的是用户存储的一些键被可以被 Redis 主动地从实例中删除,从而...

  • redis内存淘汰机制

    配置: redis.conf配置文件中配置最大可用内存 命令操作: redis内存淘汰机制: 种类:noevict...

  • Redis内存淘汰机制

    Redis内存淘汰指的是用户存储的一些键被可以被Redis主动地从实例中删除,从而产生读miss的情况,那么Red...

  • Redis 内存淘汰机制

    Redis内存淘汰指的是用户存储的一些键被可以被Redis主动地从实例中删除,从而产生读miss的情况。Redis...

  • 8.Redis内存淘汰策略

    内存淘汰机制 当 Redis 内存超出物理内存限制时,内存的数据会开始和磁盘产生频繁的交换 (swap)。 交换会...

  • Redis知识梳理——淘汰策略

    Redis淘汰策略 Redis中设置最大使用内存,当内存数据集达到阈值时,redis将对内存数据进行淘汰,淘汰规则...

  • Redis 源码研究之数据淘汰机制

    本文主要介绍Redis的几种数据淘汰机制。 I、上帝视角 由于Redis是内存型数据库,其允许用户设置最大使用内存...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Redis内存淘汰机制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dlcx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