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隔代教育等原因,现在的小孩子在家里一个个都是宝贝疙瘩。他们可以接受良好的教育,穿自己喜欢的衣服,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但任何事情都是过犹不及,过度宠爱会让孩子有恃无恐,以后很难有出息。
一.胆小怕事
孩子依恋家人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有些妈妈还会感觉这是孩子爱自己的表现。但如果你家孩子出去的时候,别的小朋友在玩,他却紧紧黏在你身边。
在学校被欺负,不敢去告诉老师,更不会主动还手;上课不敢举手发言,即使自己有能力,也胆小得不敢表现自己……当你家孩子有这些表现时,你可别再用性格内向来安慰自己,这明显就是被惯得无法适应外界生活。
这时候,家长不妨多带孩子出去长见识,比如去香港迪士尼乐园等。当孩子见多识广,自信心就会油然而生,做事也会不卑不亢。
二.脾气臭,动不动就撒泼
经常会见到一些孩子,只要大人不满足他的要求,就开始发脾气,乱扔东西,躺地上撒泼。这时候,有些大人就会赶紧温言软语地哄,或者掏钱包买买买。时间长了,孩子就知道用这种方法来拿捏大人。如果你家孩子就是这样,赶紧停止继续惯养下去,以免影响孩子的性格发展以及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
朋友家孩子两岁半,平时只要不如他的意,就撒泼打滚。朋友也试过冷处理不搭理他,直接走开。可是家里的奶奶爷爷心疼孩子,只要孩子哭闹就赶紧过去哄。导致现在越来越难管,还口口声声念叨不要妈妈。
三.依赖家人
有些孩子不管遇到什么事,第一反应不是赶紧想办法解决,而是回家或者打电话找家人。上高中了还不会洗头、洗脸,自己去买东西;大学毕业找工作,还得让家人帮忙投简历,陪自己去面试……总之,几乎被惯得没有一点儿生活自理能力。
如果你家孩子也是这样,先别高兴他亲近你,这样的孩子长大很难有出息,而且更容易成啃老族。
四.乱打乱骂长辈
现在有些孩子简直被家人宠上天,眼里根本就没有以前的礼仪道德,对家里的长辈一点儿都不尊重。经常跟爷爷奶奶大呼小叫,不愿意听长辈讲的所有话,甚至还动手。如果你家孩子有这种行为,那就要赶紧改了。不然孩子长大后会不孝顺,还没教养。
孩子是家庭的一面镜子,因为你的教育方式和处事态度都是直接反射给了孩子。孩子成长性格、生活习惯、学习习惯、生活态度都是源自于家长,所以,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家长自己一定要注意一些行为习惯。
最近有位家长跟我留言:老师,我孩子今年小学六年级,成绩一般。有个很不好的习惯,大人说话总爱插嘴,哪怕说了很多次还是不听。我担心他以后发展,想问老师您有什么好的建议?
其实,对于这种情况,家长一定要平等对待孩子,允许他们表达自己的意见,但前提是得尊重别人,要在别人说话完毕的时候,再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其实这也是属于习惯的培养,只要正确引导,孩子会慢慢理解的。
根据我多年的教育教学经历总结而来,我发现,孩子13岁之前的教育可塑性是非常大的,价值观还在观望和选择,只要能正确引导,就会有更好的方向发展。那么以下这5件事,建议家长们一定要在孩子13岁之前做到,再难也要做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