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正确的价值观之“感恩”

正确的价值观之“感恩”

作者: jiandan简单 | 来源:发表于2025-05-22 18:08 被阅读0次

高考季,毕业季,师生告别时,感恩是主题。

感恩是一场心灵的春雨,润泽生命的每一寸土地;感恩是一束温暖的阳光,照亮成长的每一段旅程。

学生知道感恩,因为受到了教育,也是因为他们心地纯洁。但我更愿意相信是善良种子在心底生长。

培养感恩的孩子,就是在培养有责任心的人,就是在培养散发着正能量的人,就是在培育有中国文化情怀的未来。

感恩是一种健康情感,源于对他人善意付出的自发感激,有助于提升幸福感、促进人际和谐。培养感恩的孩子,就是培育一颗善良的种子。

生育是父母的选择而非施恩,真正的亲情应超越血缘义务。养育之恩,要从我们自己做起,那就是孝敬父母长辈。

言传身教,以身作则是最朴素的教育方式,但也是最有效的。与其给孩子讲道理,不如给孩子做好榜样。

孝敬父母不是简单的给吃给喝,还应体现在精神上的尊敬与慰藉。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孝敬本义就有尊敬的内涵,而孝还应该在细节上用心。除了物质上的供养,孝敬更体现在精神层面。

家庭在培养有感恩心的孩子,要传递一个信念:人不是因为拥有了,才去感恩,而是因为感恩了,才会拥有。

比如我们面对孩子的成绩不如意,不去抱怨指责,而是感恩孩子的身心健康,阳光开朗,在彼此关系融洽里引导孩子认识学习的重要性,多数情况下,孩子都会主动改善现有的学习状况。当父母感恩孩子能听进建议,孩子也会加倍回报。

学校进行感恩教育,要注重引导领悟。

有段时间,我特别反感那些以整个学校规模开展的感恩活动,如洗脚仪式。或者是学校要求回家给父母洗脚,并拍照发给班主任。

这样停留在行为模仿层面,未触及情感共鸣,是非常肤浅和流于形式的。

真正的感恩教育应通过日常互动中的尊重与理解自然萌发,如社会实践,现在越来越多的学校选择远足,最为著名的是宁夏固原弘文中学每年徒步五十四公里扫墓,爬坡过坎,翻山越岭,一路互相鼓励,一路用心体会,对先烈的感恩,在一路上被具现化。

培养感恩之心,还要有更大的格局引领。如感恩遇见,父母和教师感恩遇见孩子,遇见美好的充满朝气的生命,孩子也会感恩父母和老师的培育。有人说过:“无论你遇见谁,他都是你生命该出现的人,绝非偶然,他一定教会你一些什么。”4家庭和学校是孩子成长的两大支柱,只有家庭和学校携手共进,才能真正培养出心怀感恩的孩子。

真正健康的感恩,应是孩子在感受到无条件的爱之后,自然萌发的反哺之情。正如所谓:感恩是爱的自然流露,强求的感恩如同无源之水。父母若能以成熟姿态完成自我成长,孩子自会在爱与自由的土壤中长出感恩的果实。

感恩是心灵的甘露,滋养着生命的成长。在孩子的世界里,感恩之心的培养至关重要。父母的呵护、老师的教导、朋友的帮助,都是孩子成长路上的珍贵馈赠。让孩子学会感恩,就是教会他们珍惜身边的一切。

感恩不是简单的回报,而是一种内心的觉醒,是对生活的热爱与尊重。当孩子心怀感恩,他们会在爱与被爱中成长,用温暖的目光看待世界,用善良的心灵回馈社会。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正确的价值观之“感恩”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doxw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