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给自己制定了一个计划,这个念想是不是无数次的在脑海中想起来过,但这次真的不同,我改变了自己做计划的逻辑,通过灵感输入、思考沉淀、行动起来吧!这三个主题进行我所有的计划制定。
我是怎么做的呢?
1灵感源泉:摄入灵感,是为了完成一件事或者学习一项技能的基础,就是基石。我给自己设定了阅读、美学课学习、摄影课学习、财务实操提升学习、自媒体学习。这些课程都是我灵感源泉的分类
2.思考沉淀:如果我在任何一个学习过程中有了灵感和思考,我就会立刻停下来,认真的琢磨明白,通常10分钟之内就可以想明白这个过程积累了很多生活感悟+奇思妙想,是很宝贵的素材,也包括我的日常反思
3.那就行动吧!这个模块我特地加了感叹号,学了要去做才能发现问题,进而针对问题刻意练习,才能取得改变和进步。
行动的内容包括 :写作并发布文章、学习做账号就真的去发布笔记、学了美学尽管做的不好,但要去做一张张美学图。学了拍摄就要去拍,拍出来一张张图片,学了财务知识就去整理笔记进行分享传播价值,又或者切实解决自己的工作问题。
每一个小计划如果一股脑出现在早晨往往就不知道要做什么,现在清晰明了,每一件事情都是有投入有产出,有方式有复盘,而这一切都是自己为了提升自己所做出的成长改变。
找到每件事的价值规律
过去的我要想变好,开始写计划,早起运动,告诉自己要自律。坚持一个月两个月,往往精疲力尽,但是又不知道自己收获了什么 ,做了很多事,但是好像又累又看不到希望。还认为自己也许就是这样一个普通的人,无法改变了。
现在的我制定计划 开始阅读 学习 做账号 写作 学习拍摄 和美学概念 并且 我开始把学到的东西 讲给家人听 时常反思自己的行为 可以给我的生活和内心带来什么正向的改变,进而采取下一步行动。坚持输出自己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在输出过程中建立反馈机制,通过正反馈鼓励自己,负反馈提醒自己。这样保持了专注和高效。再也没有因为为了什么而努力这件事困惑!
最初学习做账号,看了一百多条自媒体课程 但是都没想过自己先做起来 ,边做边迭代,一直想写作 ,但是始终停留在在书上寻找,如何才能写出好文章,但都没有下笔,发布在平台是否能够引起共鸣;一直在读书但都没想过写一篇书评和自己的感悟、是否能让他形成有价值的作品。
以前读一本书也许3个小时就能读完8万字左右的书,现在可能需要一周,因为我发现在我精读体会文字,进而思考整理出自己的心得是一个慢的过程,是具有价值的,这个过程非常的扎实,收获了知识,还有行动,进而可以整理出一篇文章发布平台 ,既可以为别人提供价值也能给自己带来额外的收入。
生命有无限可能,去挖掘并做具有复利效应的事情
最近热播的剧 《借命而生》 一次创作, 被写成书装订成册 ,拍成电视剧作品不断被复制,被传播、产生收益。打磨一个有价值的作品,再通过他去产生复利效应,以前看电视剧怎么从来没有这种感悟呢,再次感谢阅读给我思维方式带来的提升。打磨一个账号的爆款,也许是一年前你发布的内容,一年后仍然有人有人从中受益并关注点赞,这就是有复利效应。
有的人也在用一种普遍方式取得收益,像送快递 、酒店大厨 、公司白领、 银行职员、 大部分的时间都是通过出售自己的时间和技能获取相应的回报 ,如果哪天不做了 或者辞职了 ,这份收益随之也就没有了。
单独看一件事并不会觉得有什么差异或特点 但是放在一起看, 是不是就有强烈的对比 。不同的选择, 同样是做一件事情, 但是如果你能看到背后的本质, 就能感受到复利效应的魅力啊, 自己在做决策和选择要做成一件事的时候,就会多一个考虑。
接下来学习的每一个观点 、技能, 都问问我能给自己提供什么什么价值 ,我能给别人提供提供什么价值?这件事是否能产生复利效应?
以下是我的思考
1.阅读 -积累素材-拓宽眼界-提升认知-看问题不再单一视角。把我所学分享出去,每一个没有接受或者不知道的这个认知的人都能够在一篇文章中重复获益。
2.写作-思考力提升-情绪宣泄不再是发脾气一条路-可以整理自己的心情-可以发布文章,通过反馈,提升自己对价值的敏感度。不用想写作本身就是具有复利效应的事情,
3.做小红书账号-学习什么样的东西能成为爆款-了解到复利效应-学会在学习中找到最有价值的部分-传播这份价值-自己成长-他人亦可以从中成长。
4.财务扎实的实操学习-突破工作中的瓶颈-向外传授干货、答疑解决别人的困惑-为自己能够取得更多收益多了一条路,找到价值所在 打消了我对自己财务工作很无聊这件事看法,我所做的事情遵循价值规律 ,就一定不会错。
未经自我审察的人生不值得过,反思、进步、成长,更好的认识自己,如果你也认可价值规律和复利效应是能够带来改变的,那就行动起来,一点点实践,不要让我们变成想太多却不做的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