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在春天播种的时候,憧憬的是秋天的果实累累。
我在春天报名二十二天写作营时,希冀的是打破固有写作思维模式,有所突破。
今天是写作营最后一天,我想说,自己心想事成,非常满意,二十二天,不虚此行!主要收获有三:
一、突破旧模式。
2002年,我开始学习心理咨询师。老师让我们学习了心理学理论后在生活中运用,并且写感悟。那时,我会写自己的生活案例,最后归结到心理学理论。
一写八年,竟然成了模式,文章面狭窄,总是围绕着自己的碎碎念。对比公众号的文章,我知道有差距,但具体怎样提升,很茫然。
本次训练营,我从标题、开头、架构、结尾、血肉、素材、拆解、金句等多方面,一步一个脚印的学习。
可以说,Peter老师把写作每个环节进行了拆解,每天践行一个点,最后连结起来,就是一个完整的写作思路。
我反复去读自己过去的文章,又对比新学的模式,终于明白了自己原先的局限。此时的心情,最贴切的就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二、确定写作方向。
前年,我报名了其他写作班,跟随了一段时间,感觉不适合我,那里是培养小说作者。我虽然喜欢读小说,但只是当成娱乐休闲时的放松,投入小说创作却是不愿意的。
二十二天训练营里,最戳中我的是要有用户思维。我的工作,我的学习,与学生家长距离比较近,我的写作对象应该是他们。
既然我想写给家长看,学生看,就不能光想着写我自己的案例,而要写大家关心的话题,跳出自己的视角,以后要多和学生与家长交流,贴近他们的心灵,把握他们的需求。
明白了这一点,我仿佛看到一条路,它从我的脚下延伸,通向远方,无限宽广。
三、搜集素材,打磨金句。
这几年,我经常做心理讲座,有时是为了单位培训老师,有时是为学生,还有时是家长。为了一场讲座,我会搜集很多资料。但写自己的文章,我从来不搜集素材,心里有啥写啥,这也是我文章干瘪的主要原因吧。
要让文章有看头,就得有血肉,多搜集素材,注意热点新闻与话题,并且不断打磨金句。
二十二天训练营介绍的方法,我会马上用起来。
总之,本次学习收获多多,远远不止这三点。“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今后,我会让自己的文章更上层楼的,因为,二十二天写作训练营,让我有这样的自信与豪情!
感谢Peter老师,感谢滕瑶老师,感谢美亚老师,感谢有缘遇见大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