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文言中国传统文化读书
《帛书老子》辅万物之自然而弗敢为

《帛书老子》辅万物之自然而弗敢为

作者: zeeb | 来源:发表于2023-11-19 12:28 被阅读0次

为之者败之,执之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也,故无败也;无执也,故无失也。民之从事也,恒于其成事而败之,故慎终若始,则无败事矣。

为所欲为的人会失败,把持的人会失去。因此圣人不为所欲为,所以不会失败,不去把持,所以不会失去。民众做事,执著于已经成功的事情而遭遇失败,所以谨慎的对待最终就像开始一样,那么不会有失败的事情了。

是以圣人欲不欲而不贵难得之贿,学不学而復众人之所过。能辅万物之自然而弗敢为。

因此圣人断绝欲望而不贵重难得到的货物,不去学习而是去总结众人的过失,能帮助万物保持本来的样子而不冲动去为所欲为。

故曰:为道者,非以眀民也,将以愚之也。民之难治也,以其知也。故以知知邦,邦之贼也。以不知知邦,邦之德也。恒知此两者,亦稽式也。恒知稽式,此胃玄德。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乃至大顺。

所以说,建立‘道’不是让民众看的更清楚的,而是使他们变得愚钝的。民众难以治理,是因为他们的“智慧”。所以用“智慧”来治理国家,国家就会出现盗贼;不用“智慧”来治理国家,国家达到德治。牢记这两者,也是治理的法则。牢记治理的法则,这就称为‘玄德’。‘玄德’藏起来了、远离了,与万物常道相反了,才能达到大治。

(大意)

过度执著于过去,过度沉迷于眼前的成果会使人们忽视对未来的合理规划,盲目的行动会造成失败。老子认为统治者要自身做榜样,藏器于身,让整个社会降温下来。通过减少礼制,减少军事行动,使经济社会恢复到本该有的稳定水平。

相关文章

  • 我翻译的《道德经》第六十四章(6)

    原文: 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 译文: 因此,有道的圣人追求...

  • 《太一生水》

    据《庄子·天下》,老子的思想是“建之以常无有,主之以太一”。然而,世传的《老子》和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本《老子》均...

  • 张咪第274天寄语

    随感 【道德经】第六十四章,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学别人所不学,改正众人过失,辅助万物自然...

  • 《道德经》与马云(第六十四章)

    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 首先要说明的是王阳明:“精金之所以是...

  • 尊道贵德勤而行之

    尊道贵德 天下万物尊道贵德而常自然。 圣人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 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在多个场合谈到中国传统文...

  • 道德经成功之道:找到通道法门

    先天自然善融:尊道贵德而常自然。 后天相生善融: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 道德家:尊道贵德、修德合道者也。 道德商...

  • 《道德经》132

    1、原文 道渢呵,其可左右也。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帛书未见此句) 成功遂事而弗名有也。万物归焉而弗为主。则恒无欲也...

  • (转发)幸好没读《道德经》,老子写作的出土甲、乙原版来了

    马王堆汉墓帛书《老子》甲、乙本合校及文字复原 《史记》:“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

  • 罗大伦《道德经》292

    第六十四章8 顺丰上市的背后您了解吗 是以圣人欲不欲,而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而复众人之所过,能辅万物之自然而弗敢...

  • 字源其说帛书《老子》第二章

    帛书《老子》第二章 【帛书原文】 天下皆知美为美,恶已;皆知善,斯不善矣。 有无之相生也,难易之相成也,长短之相刑...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帛书老子》辅万物之自然而弗敢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dxmw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