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炎炎夏日乘车,来到老家的镇上驻留。风中夹着热浪轻轻吹拂面庞,灼热任性;洒水车响着笛,喷出细细水丝飘过,时有时无;镇边的小河依然蜿蜒流转,无声流淌。
镇上,当年漂亮的少妇已成白发苍苍的老妪,坐在街边的小店里纳凉;街道上,当年一块玩耍的孩童已变成其父当年的模样,顶着烈日在修路。街道变宽敞了,不再如当年那般碎石细砖铺垫;回家的路变短了,不再如儿时眼中那般九拐十八弯。
一切,都在变,又一切都没变。
弃车,走在回家的路上。仿佛回到童年,一群小不点儿,嘻嘻哈哈,你追我,我追你,形成了一道另样的风景。站在当年的戏台旁,极目远眺,那小瓦青砖的厢房,那高楼大厦的建筑,那庭院式的别墅,尽收眼底,满是新奇。
偶尔,会遇到年轻的妈妈牵手的孩子,彼此观望,暗自猜测,已经互不相识。亦有胆大的玩童,跑过来,朝对你一笑,算作招呼。“哎,小朋友好,你是哪家的?”我主动与他打招呼。“我不认识你!”一声回答后,跑得无影无踪……
经过此的交流,我已经恍然大悟,离开家乡多年以后,彼此已经不再熟悉。而今,虽乡音未改,已物是人非。再过几年,可能已经找不到了回家的路。
再忆,童年时光。到镇上的小学去读书,可爱可亲可敬的狄老师,总是望着我,脸露微笑。“卿,你把你的文章读给大家听一听。”狄老师总是把手放在我的背上,站在我身边。当我读完,“看,卿的作文写得通顺流畅,书写工整……”这时候,狄老师总会如此点评。
那时候,我望着狄老师的身影,总会在心里默默发誓,我长大以后一定要做一个像狄老师这样的好老师,热爱自己的学生。若干年后,当我真的像狄老师那样,站上神圣的讲台,我像狄老师当年一样,倾注爱心,柔情万丈。而我极其感性,又极其理性。
移步到家,回到童年的老屋。房前屋后,触手可摸自己童年的影子,和飘逝的温馨。恍惚中,往昔时光,不由重见。
我在院中看书,母亲在厨房忙碌,院中屋檐的影子在悄悄移动。绿绿的枝叶在风中婆娑,饭菜香味丝丝缕缕地从厨房飘出……
记忆中,那一串串欢声笑语,恍若隔世的烟花,璀璨须臾;那一幕幕团圆镜头,幻化成一张张发黄的照片,缓缓飘移。
彼时,娘住镇里,这里叫娘家,尽皆温馨;此时,娘已搬走,这里成老家,回乡思情。回乡,思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