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人赞美你,你会怎么反应?
是感觉不自在,赶紧吐露自己的缺点说明并非如此,还是会坦然接受,并向对方道谢……
如果是有机会来临,亦或者是一份美好的爱情靠近呢?
如果你总会莫名制造出一些问题将那些靠近你的机会或美好推开,在幸福触手可及之际逃走,那么请注意:
不是你运气不好,也不是能力问题,而是你内心深度的“配得感”在作祟。
《显化》这本书揭示了一个残酷的真相:
你的外在世界,是你内心信念的忠实投射。如果你潜意识坚信地认为自己“不配”,那么谁都不能将美好强塞给你。
01
当“不配得感”在暗中操纵你的人生
玛丽莲·梦露说:“如果你不能包容我最差的一面,那么你也不配拥有我最好的一面。”
一个小伙伴跟老板说,自己不行,胜任不了老板刚才交代的工作……
拒绝很简单,但你有没有想过拒绝的背后所隐含的内容,即不配得感。
不配得感,是编写我们人生剧本的隐形后台程序,通常的表现为:
遇到升职加薪的机会,不敢去争取,也不敢为自己的服务定更高的价格,总认为自己还没准备好或自己不值那么多。
这背后反映的是自我设限的天花板。
就像曾听一个阿姨说,自己好好工作,上面要是看到会提拔,如果是别人上去了,自己也会开心,但在场的人都心知肚明,如果没有疏通关系的行为,那基本不可能。
曾想起某个小伙伴,送了对方当季水果,想到对方会开心,我也十分欢喜。但随后,我收到了对方双倍的水果,那一瞬间,我感受到的是压力,因为对方不接受我的好意。
如果你收到礼物或帮助,所感受到的是不安和亏欠,并非是喜悦和赶紧,在第一时间想办法还回去。这是第二个表现无法接收的馈赠。
曾见过一个奶奶,家人做好饭,正叫所有人快来吃饭,她却对着家人说自己要去某某家拿点东西,等下回来吃。
等所有人吃完了,那个奶奶也回来了,开始吃剩菜剩饭,并说自己的苦难生活。
这是第三个表现,苦难才能安心。这类人觉得好事是需要通过痛苦和挣扎才能换来,如果轻松获得成功,会感到不真实,即使现在得到了,未来也会要还。
最后一个是破坏成功的冲动,这是在项目即将成功时突然会犯错,且还是非常低级的错误。这不是故意的,是人无意识地自己,破坏了那个即将可能地成功,以验证自己果然不配的语言。
这就象有的人不断通过各种试探去验证对方的真心,直到对方被搞得精疲力竭而决心离开,于是那人心下了然,看吧,果然如此。
02
“不配得”的故事从何而来?
盖伊·亨德里克斯说:“我无法充分发挥出我的创造天赋,是因为我在根本上就有缺点。”
精神分析流派认为,人的创伤通常源于童年或原生家庭。其说的也没错,人们的不配得感,通常来自这三方面:
第一,童年烙印。
从小被教导“你要懂事““为什么会丢了一分,没拿到满分?”,殊不知这在你心中早就埋下了“我只有十分优秀才会被爱”“我满足了他人的期待才有价值”的种子。
所以,后来为了得到爱,得到他人的关注,会拼命拿到成绩,去达到对方的要求。
第二,创伤事件。
韩信受了胯下之辱,但他并没有因此而留下极大的创伤,而是为自己的抱负努力。
但有些人受了一次当众的羞辱、一次努力的失败和一次情感的背叛等,都可能会产生一个核心信念:一定是自己不够好,才会遇到这事。
第三,社会比较与文化植入。
社会文化暗示我们要谦卑,枪打出头鸟,甚至自我牺牲才是美德,这些弱化了个体的价值,体现的是个体的渺小与不配。
就如《长安的荔枝》中,李善德在没有将功劳分出去之前,他干什么都不顺,同僚不配合,也得不到上司的大力支持。
03
如何重写你的人生剧本?
投资家查理·芒格说:“人这一辈子,活到最后,配得上拥有什么,基本上就会拥有什么。”
作为人生的编剧,我们可以重写自己的人生剧本,将不配得感转为配得上世上的一切。
首先,是觉察。
当我们每次自我怀疑的时候,想要退缩和出现破坏行为时,先暂停。
比如当我意识到是不是自己不够好时,才让对方不喜欢,立刻打住,转而问自己:现在我所讲述的是什么故事?
是能力不够,还是不值得被爱?
当我们开始觉察到这一步,改变已经发生,故事也将重塑。
其次,是证据审查。
这是验证故事的真实性。像刑侦警察一样,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收集那些反证,以驳倒我不配的谎言。
“我能力不够”,那就列出通过自己努力所做成功的事,比如拿下驾照,比如写出了一篇过万阅读的文章。
用文字记录下这些证据,你会发现所谓的不配得,是荒谬的。
接着,是微小成功法。
这一步很简单,就是用新的体验覆盖过去的经历。让大脑通过重复体验来建立信念,这是我们主动为自己创造大量我值得的微小体验,以重建神经通路。
比如老板突然给你一个紧急任务,这时你正在吃饭,你会先吃完饭再说,还是直接去处理工作?
请允许自己享受,心安理得地享受一顿饭,一个下午地休息时光。 大方接受他人地赞美,简单回应谢谢即可。 提出一个小要求,有人邀约说换个时间,现在不方便。
每一次微小的“我允许自己拥有”,都是在为“我配得”的新故事添砖加瓦。
最后,是身份重构。
这是从我不配到我本自具足。这是治本。运用显化工具,直接在我们的潜意识层面重塑信念。
运用针对性的肯定言辞,不用空洞的表述,而是直指核心:我存在就值得被爱,无需其他条件。
也可以进行视觉化升级:在视觉化时,真切看到那个想要的理想状态所呈现的画面,且真切感受到自己拥有它的感觉,就像理所当然的笃定与平和。
记住:你的价值,不依赖于你的成就、你的付出、你拥有什么,或任何人的评价。你的价值,在于你存在本身。你是生命伟大奇迹的一部分,你作为宇宙的一部分,天然配得上宇宙所有的丰盛。
真正的成功与幸福,始于你内心相信自己值得拥有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