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生活态度取向

生活态度取向

作者: Amy张的幸福房 | 来源:发表于2025-11-18 22:23 被阅读0次

阿德勒说:“你的想法没有意义,除了你赋予它的意义之外。”

我们每个人生下来就像一张白纸,纯洁无瑕。随着自我意识的产生,这张纸开始有了颜色和线条。这些就是我们称之为“性格”的生活态度。在压力模式与安全模式下,我们每个人应对外界的方式,都会因为个体差异选择一个与他人不同的方式,来作为自己的安全模式,这就是“生活态度取向”,最初是由以色列心理学家尼拉·凯弗提出的。“生活态度取向一共有四种,在正面管教里把它们分别命名为安逸型、控制型、取悦型和力争优秀型。

实际上呢,成年人既会形成一种基本生态度取向,又会形成一种次级生活态度取向,那这一章会帮助你识别你的基本生活态度取向(也就是当你感到自己的归属感和自我价值感受到威胁或不安全时所采取的行为),以及你的次级生活态度取向(当你有安全感时,所采取的通常行为)。

下面的例子说明了孩子们在相同的环境下可能做出的不同决定。

“我小,别人大。因此,我必须让别人照顾我。”(安逸)

“我小,别人大。因此,我必须控制自己和局面,这样我才不会觉得受到了羞辱。”(控制)

“我小,别人大。因此,我必须讨好别人,这样别人才爱我。”(取悦)

“我小,别人大。因此,我必须更努力地赶上,甚至做得更好。”(力争优秀)

这些幼年时的决定造成的结果影响着未来。想到你一生行为的蓝图是由一个3岁的孩子绘成的,你会不会悚然而惊?

刚学习正面管教我们就做了这个“生活态度”的测评,结果显示我的主要生活取向是取悦型,次级生活取向是力争优秀(偶尔对孩子会控制)。

以前我会非常纠结,就是我的生活取向是取悦型的,对于我来说它就是一个负面的评价,我觉得这是我所不能容忍的。我希望自己是一个完美的人,是一个力争优秀的人,甚至是一个可以掌控局面的人。

从前我不敢也不想承认自己是一个取悦型的人格。我一直认为我必须要力争优秀,这样我才能获得别人对我的认可和欣赏。

经过这么多年的学习,现在的我已经不再纠结,觉得无论是取悦型还是力争优秀型,甚至成为控制型的人,它都是在给自己贴一个标签,就是我要成为这样一个人,才让我更有安全感。现在我开始尝试,每时每刻都沉浸于当下自己所能做出的最好的反应,我欣赏我能做到的一切,欣然接受我能做到的一切,甚至开始带着一些探索的好奇,去看自己究竟能做到哪一步,这样我才能慢慢成为更好的自己。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生活态度取向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eoofs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