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历史有意思简书历史专题精选
西夏纪事(二)从定难军节度使到夏国公

西夏纪事(二)从定难军节度使到夏国公

作者: 此间不留白 | 来源:发表于2020-03-19 22:13 被阅读0次

战火和尘埃带走了幻灭盛景,而今的人们只能从半埋泥土的断井残垣中遥想纵隔千年的盛世繁华……

自党项从富平败退至夏州后,拓跋思恭便深以为耻,一直想着报仇雪恨。拓跋思恭吸取了上次兵败的教训,不再一味扩充军队,而是以质量取代数量,重新在部族中挑选八千精壮,修缮甲兵,日夜操练,准备再次入关中平叛。党项部落准备充分后,拓跋思恭向天子上书,请求再次入关平叛。拓跋思恭的行动深得天子心意,唐僖宗赐军号“定难军”,以示嘉奖,并下诏催促拓跋思恭入卫京城。


大明宫一角

宰相王铎见诸镇将领虽然响应天子号召讨贼,但是并没有实际行动,反而趁机劫掠州县,大为愤慨,请求总领各镇,入关中平叛。王铎有经世之志,素以安邦为己任,深受当时士人推崇,各藩镇将领在王铎的号召下,再次齐聚关中,图谋收复长安。 拓跋思恭响应王铎号召,被任命为京城南面收复都统,受王铎节制。

拓跋思恭再一次屯军渭桥,率领八千锐士,频频与敌军交战,互有胜负。拓跋思恭的行动也再一次受到天子的嘉奖,被任命为京城四面收复都统,暂代京兆尹(相当于今天的北京市长)。

大明宫含元殿

中和三年(公元883年)四月,各路诸侯镇压黄巢起义的战争终于迎来了转折点,而黄巢大将朱温也在不久前归降了唐朝,一时间形势大好。拓跋思恭跟随李克用连连击败黄巢大将尚让、黄揆(黄巢弟),进军渭南,一日三捷,锐不可当,黄巢大军接连奔溃。黄巢自知长安不可守,便准备撤离长安。黄巢大军撤离长安前,却一把大火烧掉了幻影迷城一般的大明宫。从建成之日算起,存世222年的大明宫毁于战火,而“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的盛景再也不曾复现。


大明宫太液池

黄巢已平,唐僖宗大赦天下,改元光启。朝廷论功行赏,拓跋思恭因为平叛有功,加太子太傅,进爵夏国公,这也是日后西夏国名的由来,按照唐朝惯例,拓跋氏被赐李姓,拓跋思恭也就变成了李思恭。而黄巢被平定后,却并没有给整个天下带来太平,反而隐藏着更大的危机。

唐僖宗逃亡蜀地时,中尉田令孜在蜀地招募士兵,重新组建神策军,但是黄巢起义摧毁了政府的整个财政体系,神策军的赏赐无法兑现,士兵多有怨言。田令孜在焦虑之下将目光转向了了河中节度使王重荣。王重荣据河中(今山西永济),有盐铁之利,田令孜意图收回盐池管理权,以盐税安定军心。而王重荣又怎么可能放弃盐池带来的巨大利益呢?田令孜与王重荣几番争斗,终于逼反了王重荣。


大明宫丹凤门

光启元年秋(公元855年),王重荣据河中反叛,田令孜派遣邠宁节度使朱玫和李思恭讨伐河中。王重荣率兵抵抗的同时,向河东节度使李克用求援。朱玫与王重荣相持数月,而李克用对朝廷早有怨言,早就有意攻打汴州(今河南开封),对李克用而言,王重荣的求援来得正是时候。李克用援兵抵达后,朱玫与李思恭联军腹背受敌,大败而归。

朱玫大败,河中,河东联军威逼长安,宦官田令孜携天子逃离长安,前往凤翔(今陕西宝鸡)。长安城再一次遭到诸镇乱兵劫掠,房屋烧毁大败,几乎成为一片废墟,而以关中形胜,长安却再也没能成为后世王朝的都城。

朱玫虽然听从宦官田令孜的命令攻打王重荣,但是却对宦官执政早有不满,而朱玫自被王重荣和李克用打得大败亏输之后,心中愤懑难平,索性联合李克用,王重荣,并以清君侧的名义要求唐僖宗诛杀宦官田令孜。田令孜携天子逃到凤翔后,心中仍然不安,再次入散关,赴兴元(今陕西汉中)。朱玫包围凤翔后, 听闻天子逃向散关,便率兵长驱散关。朱玫虽攻散关不克,却在散关附近遇上襄王李熅。于是,朱玫据长安立襄王为帝,意图携天子以令诸侯。


大明宫 梨园

唐僖宗听闻长安巨变,下诏定难军与山南诸镇入长安平叛。李思恭却认为朱玫专断朝政,生性多疑,为人刻薄寡恩,长安必生内乱,而朱玫虽一时得意,其下场又与董卓何异?李思恭便发兵入绥州(今陕西绥德县),观望不前。不久,朱玫部下王行喻果然倒戈,在朝堂之上杀朱玫及其同党数百人,襄王李熅也被河中节度使也被王重荣所杀。长达一年的长安之变宣告结束,而田令孜携天子两次逃离长安,自知不为天下所容,便解除自己的一切职务,入成都寻医。由河中盐池引发的战乱虽然结束,但是军阀之间的吞并战争却愈加剧烈,而李思恭却带领党项在军阀混战的局面中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公元664年,雄壮巍峨的大明宫落成,占地五千多亩,相当于3个凡尔赛宫,4个紫禁城,12个克里姆林宫,13个卢浮宫,15个白金汉宫,500个足球场大小。后世的我们也许只能透过斑驳的史书想象这座梦幻瑰丽的宫殿。

扫码关注,发现更多精彩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西夏纪事(二)从定难军节度使到夏国公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epry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