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分享2826天。一天进步一点点,读书839(2025.9.8星期一)
今天听一个讲座,讲的虽是中医理论,但跟我们心理学学习极有相通之处。
比如:温和坚定,我们知道这个词,也知道它的内涵——“温和”是尊重他人当下的感受想法和情绪,“坚定”是守住自己的边界,清晰表达。自己当下想要达成的目标。
比如:尊重与共情。
但是,遇到事情的时候往往会忽略而直奔主题。
昨天读书会分享中,学友讲了处理的一件家庭矛盾:
晚上学习结束,先到老公输液的诊所去陪老公,结果人家输完液回家去了。她赶紧回小区,上楼后看到老公在厨房洗碗,一声不吭。要是平日里他会问候她:“回来了?”她敏锐地捕捉到了异样的味道。二话不说去找闺女,闺女的门紧闭着,她敲门喊到:“妮妮——”闺女气呼呼表达自己的立场说:“我今黑儿是不会开门出去的!”
如果是你,此刻会怎么着?我估计有很多可能会稳不住,或许会说:“妈又没惹你,开开门叫妈进去吧。”或许会说:“你来开门嘛,总得说说是咋回事!”细细品品这些话,有没有尊重对方?有没有以对方为中心?
我朋友这样回应说:“没事,我不叫你出来,妈进去,妈尊重你的选择!”门开了,进去后,先关照闺女:“你先跟妈说说。”“你先去听他说吧!”闺女还在情绪中,朋友又走到厨房,她见老公还忙着呢,就说:“儿子(我们这边对不懂事孩子的叫法)有时候说话都可叫人生气,没轻没重的。”这样的共情,老公噗呲笑了,说了事情经过,原来是因为看电视评论剧中人物起了争执。这时候我朋友依然陈述事实:“我听到的是恁俩都想让对方接受自己的观点。”老公此时说出了争执背后的担心。她问老公:“你现在啥感受?”,老公笑了。
她又去找闺女,进门就说:“你都够厉害了!能不跟他吵,关住门不出来。”然后闺女也说了一遍,,她看闺女说的差不多了(情绪出来了),问道:“你现在感受啥样?”闺女说:“我爸,都那样!”此刻,爸爸笑着走进闺女房间,这是他的道歉方式,说闺女说完着拿着一个玩意儿邀请爸爸一起去玩了。
整个过程中,我朋友都稳稳的,没有急着去解决问题,而是关注这个人,关注人的情绪,同时做到了,“跟谁谈话跟谁一伙”,父女俩情绪一出来,他们都知道如何解决。
母亲作为家庭的女主人,把自己的情感功能用上了,让家庭保持温度,在这样的环境中,换位思考,共情对方,既表达自己,又解决问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