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简友广场哲思散文
真正的行万里路读万卷书——文化苦旅

真正的行万里路读万卷书——文化苦旅

作者: 普通市民兰同学 | 来源:发表于2020-06-14 08:44 被阅读0次
“万般皆空无喜无悲唯余秋山雨雾缥缈依稀
千载如梭无生无灭只剩月夜鸟声朦胧凄迷”

全书凭借山水风物来寻求文化灵魂和人生真谛,探索中国文化的历史命运和中国文人的人格。

《文化苦旅》是余秋雨的一部散文集,于1992年首次出版,是余秋雨先生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和九十年代初在海内外讲学和考察途中写下的作品,是他的第一部文化散文集。全书主要包括四部分,分别为如梦起点、中国之旅、世界之旅、人生之旅。 

书中通过一个个古老的物像,描述大漠荒荒,黄河文明的盛衰,历史的深邃苍凉。以柔丽凄迷的小桥流水为背景,形神俱佳地表现了清新婉约的江南文化和世态人情。通过文化人格、文化良知的描述和回忆,展示了中国文人艰难的心路历程以及文化的走向。

书中也对中国文化进行深刻反思:中华文明能成为唯一没有中断和湮灭的古文明,粗粗一想,大概有五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赖仗于地理环境的阻隔,避开了古文明之间的互征互毁; 二是赖仗于文明的体量,避免了小体量文明的互相吞食,也避免了自身枯窘; 三是赖仗于统一又普及的文字系统,避免了解读的分割、封闭和中断; 四是赖仗于实用理性和中庸之道,避免了宗教极端主义; 五是赖仗于科举制度,既避免了社会失序,又避免了文化失记。现在中国很多地方有点做坏了。总是在古代文化中寻找自己这个地方可以傲视别的地方的点点滴滴理由,哪里出过一个状元或进士,有过几句行吟诗人留下的句子,便大张旗鼓地筑屋刻石。如果出了一个作家,则干脆把家乡的山水全都当作了他作品的插图。大家全然忘了,不管是状元、进士还是作家,他们作为文化人也只是故乡的儿子。在自然生态面前,他们与所有的乡亲一样谦卑和渺小。

文化苦旅

“趁还有点时间,我觉得比较有趣的事情是多走走,探寻各种历史选择的生态理由。探寻不到便猜测,猜测不到便想象。只有走在路上,才能摆脱局限,摆脱执着,让所有的选择、探寻、猜测、想象都生气勃勃。 我对人类前途的展望,是一种宏大而美丽的悲观。只有走在路上,使一切活动起来,我们才会凭借着山河找到大量真实细节,真切感受到在天地间活过一次,也许不错。”

相关文章

  • 《文化苦旅》Ⅱ踏上征程,来一场心灵与文化契合的旅行!

    《文化苦旅》是一本关于文化的散文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不得不说,余先生的文章有着浓厚的文化气息。读《文化苦旅》就像...

  • 万里路即万卷书

    有人说先读万卷书,再行万里路;也有人持不同意见,觉得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而《文化苦旅》这本书,是万里路走出来的书...

  • 穿越北京中轴线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不是文化苦旅,读是乐,行也是乐。不是一边走路一边掉书袋。只是穿街过巷时,头顶隐约的鸽子咕咕,你...

  • 《文化苦旅》第二卡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文化苦旅》明显能感觉到作者在孜孜不倦地探求“万卷书”的那份心情,作者想去的地方,总是古...

  • 现在开始不算晚

    文化苦旅 1.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两者关系如何? 没有两者。路,就是书 2.敦煌者,吾国学术之伤心史也 Html的...

  • 真正的行万里路读万卷书——文化苦旅

    “万般皆空无喜无悲唯余秋山雨雾缥缈依稀 千载如梭无生无灭只剩月夜鸟声朦胧凄迷” 全书凭借山水风物来寻求文化灵魂和人...

  • 《文化苦旅》读后感

    ---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 未看过《文化苦旅》之前,不会想到,一处处令人流连忘返的风景名胜与历史古迹在他们的背后会...

  • 路,就是书

    余秋雨在《文化苦旅》中一篇文章中写过这样一段话:“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两者关系如何?”这是我碰到最多的提问。我回答...

  • 《文化苦旅》|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当这些国家越来越强大时,古老的中国仍在沉睡。” 与秋雨老师初相遇于《文化苦旅》,之后便爱不释手,从《文化苦旅》、...

  • 2019-06-25

    人要先读万卷书, 再行万里路, 等阅人无数后, 才有能真正评价别人的能力。 单读万卷书的是呆子, 单行万里路的是快...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真正的行万里路读万卷书——文化苦旅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eztx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