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方法、中医和科学——《罗辑思维》118期观后感

方法、中医和科学——《罗辑思维》118期观后感

作者: 聆歌 | 来源:发表于2015-06-16 00:34 被阅读1112次

之前因为工作和生活的种种原因,有感而发,在朋友圈里留下这样一段话:做事要有想法,更要有方法:只有想法而没有方法,只能流于空想;只有方法而没有想法,则只能墨守成规……

做事不是凭热情往前冲,有热情固然是好的,但只有热情却是万万不够的,所以做事情终究还是要有方法的。


今天下班回家,吃过晚饭想着好久没怎么看过《罗辑思维》了,于是点开看一下,在目录里扫来扫去,最终确定今天就看第118期的《你怎么还信中医》

点开这集,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我本身还是比较倾向于信中医的,而罗胖如此嘲讽的语气,着实让我不满,于是带着挑刺的心态开始看下去。

这集从医学讲到了科学、从理论讲到了实验,还用事实去打了揣测的脸。

这集之中,让我从反感到认同的,是他说到的科学方法论:事情是否有效,不是凭借主观臆测,而是凭借一整套完整有序的方法去执行、去实验、乃至于去证伪,就像我在开头说的——做事不仅要有想法,还要有方法。


其实我还是蛮迷信的一个人,不仅信中医,还信算命。

这样说来,我与科学似乎是背离的。

但同时我也坚持自己要拥有对事物的分辨能力,而不对他人盲从盲信,我既不会盲从于中医,也不会盲从于科学,更不会盲从于所谓的专家教授、意见领袖,比如罗胖。

在我看来,算命并非无中生有,凭空揣测,我更倾向于『算命』是一种体系更加庞杂的科学:它既包含社会学,又包含心理学,也涉及到生物学——涉及到整个社会的方方面面。

中医也是一样。

只是罗胖说的也对,中医确实有非常大的一部分,是不曾经历『科学的方法』验证过的。

当然也不仅仅是中医,也包括很多所谓的常识。

对此,我们要保持警惕。


我不太认同李子旸先生的话:信中医的,就是思维有漏洞的;不信中医的,就是坚持科学方法论的。

我相信,一个人是否拥有独立思考的能力,是否有科学精神,并不能通过信不信中医这么一个简单的点给凸现出来。

况且,如果拿这个评判标准来讲,任何人都可以说自己不信中医,一句话而已,伪造的代价极低,而对于某些乐于取巧的人来说,这是否又是一条捷径呢?

在《思考,快与慢》中就曾说到:人有两种系统,一种是快的,一种是慢的,在这个复杂的社会,人们用这套快的系统帮助自己迅速地做出判断,然而不幸的是,这种迅速的判断常常让人被误导。


我们也必须承认,自己的能力有限,现实世界的变量太多,即使我们知道应该『单一变量对照实验』来确保自己的实验准确无误,然后很多时候,我们仍然无法控制将变量单一化:比如物理学中就有,『观察即干扰』的观点。


况且,科学也并不是真理本身,而是不断接近真理的方法。

我们一直在接近,却从未触及过。

在光的波粒二象性被证明之前,人们不停地争论——光究竟是粒子还是波。

波粒二象性让这些关于是粒子还是波的争论消弭,却无法消弭掉另外的一些争论——光是否具有其他属性,换句话说它是否具有三象性、四象性或者更多象性。

人无法描述一个自己不知道的东西,不是吗?


节目的最后,罗胖说,中医和西医并非对立的,并非非此即彼。

是的,中医的发展同样可以借鉴西医的方法,依照『科学方法论』去研究进步,而不是让两千年后的中国人,抱着对他们来说四千年前的《黄帝内经》去展示自己的『文化自信』。

发展,永远是『动态的眼光看问题』。

同时,我们也要对未知保持敬畏。

因为未知,远远大于已知——不管你知道多少,你总会发现自己仍然有未知,并且知道越多,越发觉得自己无知。

相关文章

  • 方法、中医和科学——《罗辑思维》118期观后感

    之前因为工作和生活的种种原因,有感而发,在朋友圈里留下这样一段话:做事要有想法,更要有方法:只有想法而没有方法,只...

  • 对于中医的思考

    香港才子萧若元以及罗辑思维罗振宇,均有对中医的批判的言论,主要论点是中医不符合现代科学,因为缺乏大样本随机对照双盲...

  • 罗辑思维方法4

    罗辑思维方法4,今天依然是死磕罗辑思维方法。今天琢磨的逻辑思维方法是批判性思维。批判性思维是指对原有思考方式...

  • 逻辑思维方法

    最近一直在琢磨,罗辑思维的方法。其实发现罗辑思维的方法和模型有很多,也有很多算法。 但最古老的一种算法就是...

  • 《罗辑思维》五本书

    今天下午,终于读完了罗辑思维出版的五本书:《罗辑思维》、《罗辑思维2》、《罗辑思维:成大事者不纠结》、《罗辑思维:...

  • 成功就是付出代价

    成功=努力+运气+正确的方法 吗扯淡,成功就是付出相应的代价。——罗振宇(罗辑思维节目创始人) 本文为罗辑思维节目...

  • 对《罗辑思维》的一点想法

    最近听了罗辑思维第118期《你怎么还信中医》,总觉得对罗辑思维的三观越来越不认同,正好最近看了《生死平衡》里面科幻...

  • 好老师,我选我

    Tyger向知识服务商罗辑思维自荐: 三年前,Tyger和罗辑思维结缘。2016年,Tyger订阅罗辑思维“五分钟...

  • 毕业第1168天分享

    第1168天锻炼,今天看《家庭教育》、罗振宇《罗辑思维:中国为什么有前途》、《罗辑思维:我懂你的知识焦虑》和《罗辑...

  • 毕业第1168天分享

    第1168天锻炼,今天看《家庭教育》、罗振宇《罗辑思维:中国为什么有前途》、《罗辑思维:我懂你的知识焦虑》和《罗辑...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方法、中医和科学——《罗辑思维》118期观后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fcsq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