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代王烈的故事

作者: 浅思浅语 | 来源:发表于2020-08-29 18:36 被阅读0次
图片来自网络

晋代陈寿撰《三国志》史书后,裴松之加以补注。补注本第十一卷引述《先贤行状》中,叙述了一位名叫王烈的先贤事迹,至今读来,仍令人肃然起敬。文中写道:

王烈是东汉时代的人,他博学多识,通晓大道,秉义处世,百折不回。品性和学问都很优秀。他在父亲死后,守孝持家,辛勤尽心。家乡遭遇饥荒,路上多有饿死的人。王烈家境并不富裕,却节衣缩食,经常省出一些食物,分给乡里的贫苦人家,救活了不少人命。因此,人们都称他是:宗族里的孝子,乡里中的仁人。

度过饥荒之后,王烈以诵读古代经典娱己,以教书弘德育人。自办了学校,自任教师,诲人以道,励人以德,使人从善远恶。受他教导的众多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大德大智,成为社会的栋梁。真所谓“大化隆行,皆成宝器”。王烈的弟子们出入亲友家中,个个都行为端庄,容止可观。他们走在街头、田间,都与那些小混混们有着天壤之别。人们称赞说:“这就是王烈的弟子啊!”

在王烈的教育和影响下,小自乡里,大至郡州,人多向善,蔚然成风!

那时,国内有个偷牛贼,被失主抓到了,失主因受到过王烈的仁德熏陶,对偷牛人予以劝导,打算把他放走。偷牛人说:“我是一时糊涂,失了本性,今后一定改恶从善。您既然已经宽恕了我,请莫将这事告知王烈,免得他为我操心难过。”

失主后来把此事告诉了王烈,王烈拿出半匹布,请失主转送给偷牛人。失主问道:“此人既为盗,又怕您知道;反而送布给他,这是为什么呀?”王烈说:“此人能悔其过,是知耻恶。他怕我知道了难过,是有善心。我送给他半匹布,既鼓励他改过,又表示对他的关心和感谢。”

这一年内,另一个老人挑着重担子走路,走得十分艰难。这时有一个人接过他的重担,帮他挑了十几里路,送到老人家门口。问他姓名,也不回答,就走掉了。

不久,这个老人又将一把剑丢失在路上。有一个人见到这把剑,想不捡它,走自己的路;又怕这把剑被永久地丢失了。只好捡起来,守在路旁,专等失主来找。一直等到晚上,这才遇到有个老人来找剑。失剑老人一看,原来就是不久前帮他挑重担的人。老人握住他的手,激动地说:“您以前帮我挑担,隐名不告,使我一家人想念得好苦。今您复守我剑于路,时至日暮。感君之仁,求告以名,我将告王烈知之。”那人道:“我这区区小事,不足以为王烈知晓。”

后来,这位失剑老人把此事告知王烈,王烈叫人仔细察访、了解那位好人的情况,发现他就是早先盗牛之人。王烈赞叹道:“美妙的音乐,能使众人齐歌;善良的品德,能使众人齐学。这种境界,真是令人高兴啊!”王烈便将此事表彰四方,闾里间,众人都受到激励。

当时的人,互相有争讼之事,为了辩明谁是谁非,便去请王烈裁判。双方向王烈家中走去,行到半途,想到王烈的宽厚仁义,心中顿生惭愧,互相都想到了自己的错误之处,双方变得冷静、和善,没有脸面去见王烈,于是“或半途而返,或望庐而还。不敢使王烈闻之。”

当地的人,强不凌弱,众不欺寡;商贾之人,市不二价。王烈感化了众多的人,善化了当地的风气。后来由于董卓作乱,祸国害民。王烈逃难,避世僻居,年七十八岁而终。

王烈和当时的许多人,他们的行为,正是我们民族美德的体现。我们的民族美德源远流长,如江河之行地,似日月而经天,正是:

民族有美德,光艳照千秋;我辈再弘大,万代永传流!

相关文章

  • 晋代王烈的故事

    晋代陈寿撰《三国志》史书后,裴松之加以补注。补注本第十一卷引述《先贤行状》中,叙述了一位名叫王烈的先贤事迹,至今读...

  • 哭孝三年的王烈故事

    哭孝三年的王烈故事 管宁的故事见我所写拙作《三国史话》中的《“割席分坐”的管宁》一文。 王烈(公元141年—...

  • 第五回 齐威王朝周誉天下 韩赵分歧魏王保国|东周风云|通鉴演

    周烈王在位七年,即从公元前375年到公元前369年。周烈王去世后,他的弟弟姬扁即位,是为周显王。 周烈王在位期间,...

  • 对联故事061-王尔烈:双肩明月;两袖清风

    王尔烈从江南主考回来,嘉庆登极继位,召见王尔烈说:“老爱卿,家境如何?”王尔烈回答:“臣家里依然是几间草房,半藏农...

  • 那一口气,不必争

    一、争赢了一口气,你却不知小人的心计 “华亭鹤唳,不复可闻也!”这是晋代陆机被杀之前的悲慨。 晋代八王之乱,有才华...

  • 奇才王尔烈

    近几日读《王尔烈全传》,被他的学识超群深深震撼! 王尔烈父亲王缙学识渊博,王尔烈幼年在其父亲熏陶下开始了启蒙教育。...

  • 阿烈的故事

    前言:爱你的人甚于爱自己。 (一) 提起笔,烈在纸上写下今天度过的一天的生...

  • 李烈的故事

    我和李烈已有两年没见面,这期间通话数次,但都感觉没什么话好说,要不就是他正忙着,或者我不在状态,仅有的表达是我问他...

  • 做人的奥妙

    昨天闲翻,看到一个晋代的故事,和现在有些关联,所以拿来说一下。 晋朝盛行浮夸风。在晋代做士大夫,你得会清谈,不然别...

  • 小故事一则

    看了一个小故事,写晋代竹林七贤之一的阮籍请同是竹林七贤的王戎喝酒,当时任兖州刺史的刘昶也在座。这个刘昶特别喜欢喝酒...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晋代王烈的故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fhuj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