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一直以其体量庞大,晦涩难懂让所有爱好历史的读者为之望而兴叹,时间越久也越让人难以窥其真实面目,只能依靠流传已久的史料记述抽丝剥茧观其真容,这也是为什么会出现历史断点的现象。
由于史料的不完整性,许多历史上的人物、事件以及朝代的兴衰嬗变只能通过相临时期的历史记录,结合历史的发展特性来勾勒出时代发展的原貌,但这也无可避免的会出现某个阶段历史发展模糊期。
在中国历史发展时期,春秋历史由于其时代过于遥远,史料记述并不完善,故许多历史学家在研究、探索这一阶段时,常截取出现历史大事件的重要时期作为整段历史的叙述点进行研究,进而忽略造成这段历史重要时期的起源期。
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收录至中华历史小丛书,历史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教授黄朴民的著作《春秋后期霸权兴衰大起底》一书在某种程度上弥补了这一缺陷,自春秋时期的肇始开始,讲至春秋终结的年代,以战争为引详述整个春秋战国时期的战争高潮:吴楚竞逐和吴越喋血。
整个春秋时期,各诸侯国利用自身地理优势,不断吞并周边孱弱小国,以其壮大军事力量,这其中以晋国、楚国、秦国、齐国势力最为强大。随着战争不断扩大,各国战略部署不断改变,逐渐演变出两场生死博弈,即吴楚竞逐和吴越喋血。
史上著名的典故“卧薪尝胆”便是出自于此时期的兼并之争。作者首先在书中总览全局,对春秋时期的争霸过程进行了概述性总结,并以春秋后期吴越战争及吴楚战争为总领,详细而生动的解读了这两场战争在春秋历史上所占据的重要位置。
深度剖析战争过程,实为解惑的一种方式,作者认为春秋从争霸到兼并的过程,是从“以礼为固”到“兵以诈立”的过程,是春秋时期历史嬗变下不断发展的必经之路,是中国历史上由古典宗法社会逐渐递嬗为帝国专制社会、由贵族有限分权体制逐渐转型为君主高度集权体制的重要过渡阶段。
春秋近300年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分封期,也是第一个乱世的前奏,它所代表的不仅仅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大变革,也是从争霸到兼并的民族大迁徙的交融过程。它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百家争鸣的时期,也看到了一个“礼崩乐坏”的乱世之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