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国学与传统文化哲思
《正蒙》句解第七十八

《正蒙》句解第七十八

作者: 泮溪秋玉 | 来源:发表于2019-03-24 11:26 被阅读6次

作者:夫子音

《正蒙》句解第七十八

【原文】:

“野九一而助”,郊之外助也。“国中什一使自赋”,郊门之内通谓之国中,田不井授,故使什而自赋其一也。

【译文】:

郊野的地租是九分抽一的方法,国都以内是十分抽一的贡法,郊野门以内的都成为国都,不能按照井田制度授田,所以才会在收成的十分里取一份作为地税(古代的地税制度,国都是十分抽一份)。

【原文】:

道千乘之国,不及礼乐刑政,而云“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言能如是则法行,不能如是则法不徒行,礼乐刑政亦制数而已尔。

【译文】:

治理拥有一千辆马车的国家,没有说到要制定礼仪刑罚制度,却说要节省费用,爱护民众,让人们按照一定的时间去服役,如果能这样做那么法度就能实行,如果不能这样做那么法度就不能实行,礼乐和刑罚制度也只是徒具的形式罢了(这是实行仁政的做法,首先要考虑民众的安慰,要保障民众最低的生活需求)。

【原文】:

富而不治,不若贫而治;大而不察,不若小而察。

【译文】:

国家富裕但是却不能得到很好地治理,那么就比不上贫困的时候去治理;国家广大但是不能体察民情,那么就不如国家小时能够体察民情去治理了(说明从一开始治理时,就应该考虑要治理深入民心和善于体察民情)。

【原文】:

报者,天下之利,率德而致。善有劝,不善有沮,皆天下之利也。小人私己,利于不治,君子公物,利于治。

【译文】:

上下级之间要有相互报答的心理,这样才有利于天下的发展,这也是实行德政的结果。实行德政,就会使品德善良的人得到鼓励,而使品德落后的人得到阻抑,这都是有利于国家治理的事情(实行德政就能发扬广大善行,和阻抑恶行,而有利于治理国家)。道德品行不够的人总是自私自利,他们喜欢天下混乱,那么有修养的君子认为天下万物都是大家公有的,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所以这样才有利于国家治理(所以在道德品行上一定要注重提升,让所有人都能得到德能的普照,从中得到利益,才有利于民众治理)。

相关文章

  • 《正蒙》句解第七十八

    作者:夫子音 【原文】: “野九一而助”,郊之外助也。“国中什一使自赋”,郊门之内通谓之国中,田不井授,故使什而自...

  • 《正蒙》句解第七

    作者:夫子音 【原文】: 两不立则一不可见,一不可见则两之用息。两体者,虚实也,动静也,聚散也,清浊也,其究一而已...

  • 《正蒙》句解第七十

    作者:夫子音 【原文】: “子欲居九夷”,不遇于中国,庶遇于九夷,中国之陋为可知。欲居九夷,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

  • 《正蒙》句解第十八

    作者:夫子音 【原文】: 阴性凝聚,阳性发散;阴聚之,阳必散之,其势均散。阳为阴累,则相持为雨而降;阴为阳得,则飘...

  • 《正蒙》句解第七十六

    作者:夫子音 【原文】: “进贤如不得已,将使卑踰尊、疏踰戚”之意,与《表记》所谓“事君难进而易退则位有序,易进而...

  • 《正蒙》句解第七十一

    作者:夫子音 【原文】: “放郑声,远佞人”,颜回为邦,礼乐法度不必教之,惟损益三代,盖所以告之也。法立而能守,则...

  • 《正蒙》句解第七十二

    作者:夫子音 有德篇第十二 【原文】: “有德者必有言”,“能为有”也;“志于仁而无恶”,“能为无”也。 【译文】...

  • 《正蒙》句解第七十三

    作者:夫子音 【原文】: 君子于民,导使为德而禁其为非,不大望于愚者之道与!《礼》谓“道民以言,禁民以行”,斯之谓...

  • 《正蒙》句解第七十五

    作者:夫子音 【原文】: “不僭不贼”,其不歧不求之谓乎! 【译文】: 一个人如果不会违背度量和伤害他人的界限,那...

  • 《正蒙》句解第七十四

    作者:夫子音 【原文】: 归罪为尤,罪己为悔,“言寡尤”者,不以言得罪于人也。 【译文】: 如果将过错全部推到别人...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正蒙》句解第七十八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gayv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