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简读 | 史记上下五千年读书
略读《史记》(二十五)赵

略读《史记》(二十五)赵

作者: 面包马戏团 | 来源:发表于2017-03-09 20:11 被阅读293次

13赵世家

女修

秦、赵都是我的娃

赵、秦都是女修的后代,他们的远祖是颛顼。传到了中衍,其后代蜚廉有2个儿子,一个叫恶来,他的后代是秦人;一个叫季胜,他的后代就是赵人。

季胜生孟增。

孟增受到周成王的宠信,是为宅皋狼。

皋狼生衡父。

衡父生造父。

造父

为周缪王亲驾马车,平定叛乱。于是造父被封在赵城,从此成为赵氏。

老司机造父

造父经6代传到奄父。周宣王伐戎,他给宣王驾车,还帮他脱离了险境。

奄父生叔带。叔带看不惯周幽王,于是去了晋国,侍奉晋文侯,从此赵氏家族在晋国落根。

叔带经5代传到赵夙。

前661年,晋伐霍、魏、耿,赵夙作为将军伐霍。

赵夙生赵衰。

赵衰侍奉晋公子重耳,陪他一起逃亡,最后一起返回晋国。赵衰死,谥号成季,子赵盾立。

赵盾

赵盾

赵盾多次劝告晋灵公向善不成,灵公还心生怨恨派人刺杀赵盾。

刺客来到赵盾家,发现大门敞开,屋内更是简陋,就叹息说,杀忠臣和违君命,罪是一样的啊。于是撞树自杀。

赵盾曾经打猎时救过一人,那人虽然饿极,但是只吃赵盾给的一半食物,另外一半想留给家中老母。赵盾觉得他孝敬,又多赏赐了些东西。还来此人做了晋君的厨师,发觉了晋灵公想对赵盾不利,于是暗中保护了赵盾。

赵盾意识到危险,就赶紧逃亡,结果没出国界,弟弟赵穿杀死灵公,迎回赵盾。

晋国太史董狐写

“赵盾弑其君。”

赵盾说,国君是我弟弟杀的,又不是我杀的,我没罪。太史说,你是正卿,逃跑没出国境,回来也没诛杀作乱之人,不是你又是谁呢?(在晋董狐笔)

赵盾死,谥号宣孟,子赵朔立。

前597年,晋大夫屠岸贾想诛杀赵氏宗族,老友韩厥通知赵朔快跑,赵朔不肯,只是请求韩厥保住赵氏血脉。屠岸贾屠戮了赵氏宗族。

赵朔的妻子留有身孕,躲藏起来。生下男孩后,被发觉,于是夫人把婴儿藏在裤裆里脱险。

赵朔的门客公孙杵臼与好友程婴为保住赵氏孤儿,商量一计,两人先弄得一婴儿,藏于深山,再等程婴出山后,假意为求钱财出卖赵氏孤儿的藏身地,带着将军们去攻打公孙杵臼。

然后公孙杵臼假意痛斥程婴小人,出卖朋友,请求用他的命换孤儿,结果都被杀死。至此所有人都认为赵氏绝后了。

前583年,15年后,晋景公后悔自己做的太绝灭了赵氏,韩厥知道赵氏孤儿还在世,于是把当年实情告诉了景公。于是屠岸贾被灭了族,景公又重新立了赵氏遗孤赵武。(赵氏孤儿)

赵氏孤儿

赵武成年后,程婴对赵武说,当年事变,所有人都能死,但我不能,因为我要扶立赵氏后人,现在你已经长大,继承了祖业,我可以去地下给赵盾和公孙杵臼报告了。

赵武痛哭叩头,请求程婴不要死。但是程婴坚决认为自己如果不去复命,地下的他们会认为我还没有把任务完成,于是自杀了。赵武为程婴守孝三年。

赵武死,谥号文子,子景叔立。

赵景叔死,子赵鞅立,是为赵简子。

赵简子

有位家臣叫周舍,喜欢直言进谏。周舍死后,赵简子上朝处理政事的时候常常不高兴,说,我听说千张羊皮也不如一只狐狸的腋毛。大家确实恭敬顺从,但再也听不到周舍那样的争辩之声,我为此忧虑啊。

赵简子

赵简子消灭了中行氏和范氏。

赵简子死,子毋恤立,是为赵襄子。

赵襄子

赵襄子除知伯

前454年,知伯和赵、魏、韩三家把范氏和中行氏的地盘瓜分了,还打跑了晋出公。

之后知伯骄横,让赵、魏、韩三家割地,赵氏不给,知伯就率领韩、魏两家攻打赵氏。赵襄子暗中结交韩、魏,于是三家一起打败了知伯。

赵襄子死,立了哥哥的孙子赵浣,是为献侯。

赵襄子的弟弟赵桓子赶走了献侯,自立为侯。一年后死了,赵人迎回了献侯。

献侯死,子烈侯赵籍立。

赵烈侯

前403年,赵、魏、韩都自立为诸侯。

烈侯喜好音乐,想把土地赏给歌手,国相公仲嘴上答应了,但就是不给。一个月后,烈侯问起,公仲说,地还没找到合适的。过了不久,烈侯又问起,他干脆称病不上朝了。

有人劝公仲,国君其实是想好的,只是不知道该怎么做,你作为国相呢应该给他推荐人才,比如牛畜、荀欣、徐越这三人。于是公仲向烈侯推荐了他们。

烈侯后来又问起赏地之事,公仲继续敷衍。牛畜、荀欣、徐越三人就开始给烈侯讲道理了,烈侯听得在理,于是赏赐也就作罢。

烈侯死,弟武公立。

武公死,烈侯子赵章立,是为敬候。

前385年,赵伐齐。

前384年,赵援魏,打败齐军。

前383年,赵被魏打败。

前382年,齐、魏援卫伐赵。

前381年,赵向楚国借兵伐魏。

前379年,赵伐魏。

前378年,赵伐齐。齐伐燕,赵又援燕。

前377年,赵国与中山国交战。

前376年,赵、魏、韩灭掉了晋国,瓜分了土地。赵伐中山国。

敬候死,子成侯种立。

前374年,公子赵胜叛乱。

前372年,赵伐卫。魏伐赵。

前371年,赵与秦交战。

前370年,赵伐齐。魏打败赵。赵伐郑。

前369年,赵伐魏。

前368年,赵伐齐。赵、韩伐周。

前367年,赵、韩把分裂周国。

前366年,赵伐齐。

前365年,赵伐卫。

前364年,秦伐魏,赵救援,

前363年,秦伐魏,赵救援。

前362年,秦伐魏,赵救援。

前361年,赵、韩伐秦。

前360年,赵援魏伐齐。

前354年,魏伐赵。

前353年,魏伐赵。

前351年,秦伐赵。

成侯死,子肃侯立。

前344年,赵伐齐。

前343年,赵伐魏。

前339年,秦伐魏。赵伐魏。

前333年,赵伐魏。

前332年,齐、魏伐赵。

前328年,赵与秦战。

肃侯死,子武灵王立。

赵武灵王

前317年,赵、魏、韩伐秦,秦斩杀三国8万人。齐打败赵。

前316年,秦伐赵。

前313年,秦伐赵。

前312年,赵伐魏。

前307年,赵武灵王意图强兵,为此想推广穿胡人的服装,以便骑马射箭。群臣反对,赵武灵王说,我明知穿胡服是正确决定,但就是怕别人笑我啊。笑就笑吧,聪明人会明白的,中山国我一定会拿下的。

“吾不疑胡服也,吾恐天下笑我也。狂夫之乐。智者哀焉;愚者所笑,贤者察焉。世有顺我者,胡服之功未可知也。虽驱世以笑我,胡地中山吾必有之。”

于是带头穿上胡服,推行政策,并招募士兵练习骑射。(胡服骑射)

胡服骑射

前305年,赵伐中山国。

前303年,赵伐中山国

前300年,赵伐中山国。

前299年,赵武灵王传位给太子赵何,是为赵惠文王。赵武灵王自称主父。

主父乔装潜入秦国,暗中观察秦国情况。

前296年,赵灭中山国。

前295年,主父想把赵国一分为二,让长子赵章做代国之王。结果赵章叛乱了,被惠文王的大臣打败,赶紧逃到主父那里,主父收留了他。

大臣们带兵包围了主父的宫室,突然意识到即使撤兵,这也是灭族之罪。于是围了三个多月把主父活活饿死。

前290年,赵、齐伐韩。

前287年,赵伐齐。

前285年,燕乐毅率赵、魏、韩、秦伐齐。

前284年,赵、魏、韩、秦伐齐。

前283年,秦、赵伐齐。

前282年,秦伐赵。

前281年,秦伐赵。赵国决黄河水来讨伐魏国。

前280年,秦伐赵。赵伐齐。

前279年,赵廉颇伐齐

前276年,赵楼昌、廉颇伐魏。

前275年,赵廉颇伐魏。

前274年,赵燕周伐魏。赵、魏伐秦,秦白起击败赵军。

前273年,赵从东胡手里夺回代地。

前271年,赵蔺相如伐齐。

前270年,秦、韩伐赵,赵奢打败秦军,被赐号“马服君”。

赵惠文王死,子丹立,是为赵孝成王。

赵孝成王

赵孝成王

前265年,秦伐赵,赵向齐求援,齐王要长安君来做人质。

赵太后死活不肯,左师触龙劝太后,让子孙养尊处优,不是真爱;如果真的爱这个孙子,就该让他多历练,多立功,以后他才能安身立命。太后这才同意。(触龙说赵太后)

前262年,韩国把上党城送给赵国。

前259年,廉颇被免职,赵括领军,被秦军围困,赵括率军投降,结果40万士兵被坑杀。秦军包围赵国国都。

前258年,楚、魏援赵。

前256年,赵乐乘、庆舍攻秦。

前251年,燕伐赵,廉颇为赵国大将,大败燕军。

前250年,赵廉颇包围燕国都城。

前249年,赵武襄君乐乘伐燕。

前248年,赵援魏伐燕。秦伐赵。

前246年,秦伐赵。

赵孝成王死,子赵偃立,是为赵悼襄王。

前243年,赵李牧伐燕。

前242年,赵庞煖【nuan】伐燕。

前241年,赵庞煖率赵、魏、韩、燕伐秦,没赢。又伐齐。

前236年,赵伐燕。秦伐赵。

赵悼襄王死,子赵幽缪王迁立。

前234年,秦伐赵。

前233年,秦伐赵,赵李牧击退秦军,李牧被封“武安君”。

前232年,秦伐赵,赵李牧又击退秦军。

前231年,赵国发生大地震。

前230年,赵国发生大饥荒。

前229年,秦伐赵,赵李牧和、司马尚反击秦军。李牧被杀,司马尚被免职,赵军最终被击败。

赵幽缪王投降秦国。

赵国灭亡

略读《史记》专题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略读《史记》(二十五)赵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gfig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