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trong>2020年是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县管校聘”的全面推开之年。在“县管校聘”开始试点时,全面推行的时间表就定在2020年,果不其然,今年国家发布的1号文件明确,今年全面推进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的“县管校聘”。</strong></p><p class="image-package"><img class="uploaded-img" src="https://img.haomeiwen.com/i2630667/8db2c36882fb1604.jpg?imageMogr2/auto-orient/strip%7CimageView2/2/w/1240" width="auto" height="auto"/></p><p>因此进入2020年后,“县管校聘”成为教师们讨论和争论的热点。这一政策到底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各有各的说法。但现在却不是讨论这个的时候,不管你愿不愿意,不管你怎么说这个政策不好,它就这样来了。</p><p>前期就“县管校聘”多次发表过自己的观点。“县管校聘”对激发教师工作积极性,均衡区域内师资,打破教师管理的一些政策瓶颈,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p><p><strong>今天我却想换一个角度,说说我认为真实的“县管校聘”。</strong></p><p>可以肯定的是,一线教师都不会太赞成实施“县管校聘”。其实老师们,不只你们不愿意,你们口中权力大大增加的校长也不愿意,乃至县区级教育主管部门也对这项政策感觉很麻头。</p><p>从教20多年快30年的时间里,经历过不少教育改革,但真没见过有如“县管校聘”这样的不受人欢迎的改革。</p><p>虽然说站在不同角色立场上的人不欢迎“县管校聘”的理由各不相同,都有私心,但如此多的人抵触的现象也实在值得深思。</p><p class="image-package"><img class="uploaded-img" src="https://img.haomeiwen.com/i2630667/8a8b66ec651f8354.jpg?imageMogr2/auto-orient/strip%7CimageView2/2/w/1240" width="auto" height="auto"/></p><p>
</p><p class="image-package"><img class="uploaded-img" src="https://img.haomeiwen.com/i2630667/ef808402bb12e6fb.jpg?imageMogr2/auto-orient/strip%7CimageView2/2/w/1240" width="auto" height="auto"/></p><h1>教师为什么抵触“县管校聘”</h1><p>站在教师的立场,我想没有任何人绝对赞成“县管校聘”。因为没有哪一位教师愿意给自己头上套一个紧箍咒。</p><p>同时大家都担心“县管校聘”中校长权力太大,这其中很难保证会不会有什么不公平的事发生。而教师业绩考核又是最难保证科学公平的。</p><p>因此不管再优秀的老师,也担心三年一聘的“县管校聘”,交流甚至落聘会不会落在自己头上。特别是年龄大的老师更担心自己落聘,而每个人都有老的时候。</p><p>对“县管校聘”,我一直认为老教师应该受到照顾,而且我知道在一些地方教师交流把一定年龄以上的教师排除在外。可是有不少教师朋友在我曾经的文章后留言说,他们那里交流出去的就是老教师。</p><p>我不知道为什么这样,但我知道这样是极其不合理的。而且这样让教师们更抵触“县管校聘”。</p><p class="image-package"><img class="uploaded-img" src="https://img.haomeiwen.com/i2630667/7dcdd6f8ea0da95f.jpg?imageMogr2/auto-orient/strip%7CimageView2/2/w/1240" width="auto" height="auto"/></p><p>
</p><p class="image-package"><img class="uploaded-img" src="https://img.haomeiwen.com/i2630667/626907bb5e1aa501.jpg?imageMogr2/auto-orient/strip%7CimageView2/2/w/1240" width="auto" height="auto"/></p><h1>校长也并不愿意“县管校聘”</h1><p>在很多老师心中,校长应该是最拥护“县管校聘”的,有权力谁不喜欢?其实大家想错了,以一个曾经的中学校长对校长这一岗位的了解,也许大部分校长比普通老师更不愿意这一改革。</p><p>首先学校如何聘任教师,不会是校长一个人说了算,而必须是在聘任前就有详细的聘任方案,而这个方案也必须是教师们讨论通过的。</p><p>各地的方案肯定会不一样,标准也不尽相同,但总体上肯定是工作量大能教课的教师,工作绩效好能教出好成绩的教师不用担心被交流。而实际上可能交流出本校甚至落聘的教师只会是少数,而且多是平时不太愿意上课也上不好课的教师。</p><p>教师们认为校长的权力大,与校长交好的教师会受到照顾。在此我不敢排除有这种现象,但我认为这种现象有也会只是少数,不可能成为主流。拿不上台面的东西,而且涉及每一位教师的切身利益,老师们,你们会“任人宰割”?</p><p><strong>因此所谓校长权力大,也只是老师们臆想的权力大。</strong></p><p>更重要的是在现在这个社会,有些权力未必是好东西。要知道,交流老师,让少部分教师落聘乃至解聘,就不只是利益这么简单的事,而是涉及拿掉别人饭碗的事。这其中的矛盾和不安定因素,不是校长们愿意面对的。</p><p>
</p><p class="image-package"><img class="uploaded-img" src="https://img.haomeiwen.com/i2630667/c6b4cdd5c5462def.jpg?imageMogr2/auto-orient/strip%7CimageView2/2/w/1240" width="auto" height="auto"/></p><h1>主管部门也未必愿意改革</h1><p>校长要面对的矛盾,只来自己自己所在的一所学校,而教育主管部门要对面的却是一个县一个区的矛盾。我想没有哪一位局长愿意去直面可能让有些老师生存受到威胁的如此尖锐的矛盾。这样的矛盾不可是轻易能解决的。一个解决不好可能会造成不良的后果。</p><p>因此很少有地方主动实施“县管校聘”,而基本都是上级要求试点而不得不开展改革。</p><p class="image-package"><img class="uploaded-img" src="https://img.haomeiwen.com/i2630667/4bca5e6d2e651bbb.jpg?imageMogr2/auto-orient/strip%7CimageView2/2/w/1240" width="auto" height="auto"/></p><p>只是到今年,不管老师们、校长还是主管部门愿不愿意,“县管校聘”都得推开。因此,我们所讨论的将不应该是“县管校聘”是好是坏,而是在必需推开的大趋势下,如何让“县管校聘”更科学,更合理,把“县管校聘”有利的一面充分发挥出来,而尽可能规避“县管校聘”可能出现的不利局面。</p><p class="image-package"><img class="uploaded-img" src="https://img.haomeiwen.com/i2630667/ffaaebbe1c379d08.jpg?imageMogr2/auto-orient/strip%7CimageView2/2/w/1240" width="auto" height="auto"/></p><p>
</p>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