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生活出一个故事读书让生活美好
学校和家庭不应该是“养鸡场”——读《愿你拥有被爱照亮的生命》

学校和家庭不应该是“养鸡场”——读《愿你拥有被爱照亮的生命》

作者: 抱着落日__ | 来源:发表于2018-12-20 22:59 被阅读2次

一度,高校对大学生的严格管理成为热点新闻。

在青岛海滨学院(民办大学),又1名大学生被开除,原因是“搂抱”“偎依”“坐的很近”“牵手”等“不同程度的身体接触”。

在长三角,浙江大学、南京大学等高校发布规定,禁止新生自备电脑,以防止他们沉迷于网络而不能自拔。

因这两起新闻,有评论说,我们的大学校园越来越像“养鸡场”,“不成熟的小鸡们”被圈养起来,以帮助缺乏自控能力的大学生们“健康成长”。

因为。创造力的源头是自由意志,是一个人对自己的感觉和判断的新人与尊重。如果老有人替他做主,老有人替他安排他的人生,那其实就是在说,一旦一个人失去了对自己感觉和判断的尊重,就不可能拥有丰沛的创造力。

我们国家提倡自主创新,这可以放到每个人的身上来。一个人首先要有自主,然后才有创新。

如果我们国家变成了无数“养鸡场”的大集合,那我们未来面对的就是无数没有自主能力的青年,创新也无从谈起。

这个真滴就是,关系的双方,即孩子与家长。都是独立的人,他们在这个关系中占据着同样的分量。

可以说,在亲子关系中,孩子的精神分量,与家长一样重。

并且,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孩子比家长更重要。他的主动探索,比家长的安排和指导更重要。一个孩子必须通过自己的独立探索,才能成为自己,才会拥有强大的独立意志和高度的创造力。

只有尊重这一点,一个家庭或一所学校才不会变成“养鸡场”。

人本主义心理学和存在主义哲学的最核心概念——我们活着的终极目的,是成为自己。

成为自己,是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的概念。换成马斯洛的说法,就是自我实现。他们两个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旗手和灵魂,他们都认为,这是一个人生命的终极诉求。

如果换成存在主义这雪的术语,就是选择与自由。法国哲学家萨特称,自由最重要,而自由即选择,我为我的人生做选择,就是自由。

按照这些观点,孩子只有自己为自己的人生做选择时,他才是自由的,才能成为自己,走向自我实现。

被管教太严的孩子,也许会成为一个特别焦虑、特别渴望成功从而特别努力的优秀人才。然而,他一定不会有卓越的创造力。

因为,创造力来自“内在的小孩”,如果“内在的父母”太强大,“内在的小孩”被严重压抑,创造力不可能强。

如果一个家长、一个老师,乃至整个社会真想培养出有创造力的人才,而不是听话的庸才,我们就应该放弃“养鸡场”的逻辑。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学校和家庭不应该是“养鸡场”——读《愿你拥有被爱照亮的生命》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gjdk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