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老年人都有晨练的习惯,甚至到了痴迷的程度。我妈每天早晨6点准时出门,风雨无阻。幸好我们这边不下雪,估计即使下雪,她老人家也会是傲娇的风雪晨练人。
这边厢,老太太醉心于早起做运动,那边厢老头热衷于与周公聊天,每日必然睡到自然醒,对运动没有丝毫的兴趣。
不过,实话实说,老太太天天锻炼身体,确实是精气神儿十足,面色红润,耳聪目明,声如洪钟,做起事来手脚麻利,干脆利落。真看不出是70好几的老人。
讲个小插曲。
有一次老太太回来,说要给我们讲一件好笑的事。我和老爸乖乖地坐着,安静地等着,只听老太太说,“今天有个年轻人问我,孃孃,你好大年纪,看到好年轻哦。”
我说,“你看喃?”
年轻人,“50多。”
我说,“我都70多了。”
年轻人,“哎呀,看不出来,真看不出来。你看你红光满面,皮肤又好,又会打扮,穿的衣服又新潮,又时尚,哪儿像70多岁的人嘛。”
“你们说,好不好笑?”讲完了,老太太问我和老爸。
对老太太的凡尔赛早已习以为常的我和老爸,应对这样的场景已是轻车熟路,信手拈来。一通彩虹屁适时奉上,夸得老太太那叫一个心旷神怡,心花怒放,心神荡漾,仿佛自己真的就只有50多岁。哈哈。
讲完小插曲,回到正题。
老太太爱运动,也切身感受到了运动带来的乐趣和益处。所以,就希望老头也能加入到声势浩大的运动队伍中一起动起来。
但是,老头可能因为年轻时候为了工作,为了家庭日夜操劳,奔波劳碌,累了,倦了,乏了,不想动了,就想每天睡到自然醒,然后和几个老伙计喝喝茶,打打小麻将。他觉得这样就很好。所以,并没有采纳老太太的建议,依旧我行我素。
老太太见好言劝说不行,就决定兵行险招,来个激将法。
时不时会在饭桌上,看似随意,实则有心地提起,某某老头每天6点就到公园跑步,80岁,一点看不出来,精神好得很;又或者某某老头都90多岁了,还是每天6点过就在公园散步,等等等等。
然后就说我爸,“你看看你,每天起来得迟不说,还不愿动,一天到晚都坐到。一点精神都莫得,说话做事一点都不利索,看到就焦人。人家年纪都比你大,但是精神都比你好。”
我爸知道妈妈是刀子嘴豆腐心,她这样说也是为了自己好。所以,一般都是安静地听她叨叨,实行不生气,不辩解,但也不合作的“三不政策”。
但是, 老爸的“三不政策”,并没有让老妈知难而退,反而是越挫越勇。这次不行,下次继续,下次不行,还有更多的下次。老太太也是深谙坚持不懈的道理。
直到有一次,老头终于忍无可忍,在老太太不厌其烦的念叨中爆发了。“对对对,他们都好,你觉得哪个好,你就去找哪个。”说完气呼呼地走开了。
那边老头气愤不已,这边老太太委屈万分。“我还不是为了他好,还不是希望他身体好点,现在生活那么好,开开心心健健康康多活几年不好吗?”
“好,当然好。你说这些啥意思,他都懂。只是,你也晓得他年轻时候那么要强,那么优秀,提起他,哪个不佩服。现在你在他面前说这个好,那个强,他心头肯定会有点不舒服嘛。”
“我晓得他就是要强。越老越小气,听不得说别人比他好。”
“都是这样的。我天天在你面前说别人的妈妈好,你心头安不安逸嘛?”
老太太不出声了。过了一会儿,颠颠儿地跑去问老头,“你今天泡不泡脚,我把药水熬起。泡了几次,是不是好多了嘛?今天继续泡哈。”
说完,又颠颠儿地去熬药。啥事没有。仿佛刚才那一幕根本不曾发生过。
我妈就是这样,心里有什么说什么,而且说过就了,然后该干嘛就干嘛。
所以,我爸常说,“就你妈这性格,肯定能活到100岁。她心头不留事,也不藏事。每天都开开心心的。”
我一直不觉得相敬如宾的夫妻关系是幸福的。在我的认知里,对待宾客必定是客客气气的,甚至会有小心谨慎的成分在里面。如果夫妻之间也这样,肯定会多了一些疏离感,少了一些亲近感。
当然并不是说,每天吵吵闹闹就是幸福。我理解的夫妻恩爱,应该就是爸爸妈妈这样的。
会发脾气,会耍性子,会吵会闹,会哭会笑,但是吵过闹过,哭过笑过之后,依然是彼此手心里的宝,相濡以沫,不离不弃。
有生之年,都有人问你粥可温,有人陪你立黄昏。这应该就是幸福吧。祝愿大家都能拥有属于自己的幸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