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赢者通吃的社会

赢者通吃的社会

作者: 砺石商业评论 | 来源:发表于2018-09-26 09:48 被阅读41次

砺石导言:无论城市、家庭还是商业世界,赢者通吃的现象比比皆是,留给弱者的空间越来越小。

刘国华 | 作者

“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

这是《圣经》中的“马太福音”第25章中的两句话。话中描述的现象,正是1973年美国科学史研究者默顿提出的“马太效应”,强者恒强,弱者越弱。   

1

1939年,马克·杰弗逊(M.Jefferson)发表了一篇文章,因为文章的重要性,50年之后美国一家地理学杂志又全文重登了该文章。杰弗逊在该文章中提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首位城市和首位度。

杰弗逊通过数据发现,在很多国家、民族中,最大城市的人口比第二大、第三大城市的人口多得多,他称为首位城市。首位城市人口是排名第二、第三的多少倍,被叫做首位度。他分析了51个国家,其中有18个国家最大的城市是第二大城市人口的3倍以上,其中28个国家最大城市的人口是第二大城市的2倍以上。

在这些城市中,还有几个特别夸张。比如,英国的首位城市伦敦是第二位城市利物浦人口的7倍,丹麦的首位城市哥本哈根竟是第二位城市奥尔胡斯的12倍。

上海交通大学陆铭教授指出,由于政府行政力量对于经济资源配置的干预,导致了“经济发展的零散分割,以及地区之间分工水平的下降”,很难实现区域经济“从集聚中走向平衡”。

人口过度向首位城市集中同时,无疑也伴随着财富、人才的集中。

瑞士信贷银行研究所发布的《2016年全球财富报告》显示,全球前1%的富豪所拥有的财富超过了全球总财富的一半,达到了50.8%。这与法国经济学家、《二十一世纪资本》的作者托马斯·皮凯蒂(Thomas Piketty)在书中所说的一致。

这种“首位度”现象甚至发生在电视剧中的演员片酬上。比如在广电总局披露的一个数据中,某部电视剧中2位明星主演合计拿走了1.5亿的片酬,在总制作成本中的占比超过了60%。

财富、人才的集中带来的另外一个问题是:不同等与阶层固化在加剧。

美国当代社会科学家哈罗德·克博( Harold R. Kerbo)写过一本长达800余页的社会学巨著,叫做《社会分层与不平等》。这部书以全景形式展示了美国社会分层的历史与现状,即社会收入与财富上的不均,并由此导致基本必需品分配、健康、税收、政治产出等诸种不平等。这种不平等的主要维度包括三个:一是荣誉、地位、声望的不平等,二是经济权力与物质报酬的不平等,三是武力、政治、行政权力的不平等。而三个不平等维度之间,又存在内在相互影响。

美国另外一名著名学者,哈佛大学教授罗伯特·帕特南在2015年出版过一本影响很大的著作《我们的孩子》。通过追踪访问美国各地107位年轻人与他们的家庭,帕特南和研究团队从家庭结构、父母教养方式、学校条件和邻里社区四方面入手,详细讨论了美国贫富两个阶级的孩子们在成长经历中的全方位差距。

帕特南在书中提到一个词:弱关系。所谓弱关系,是指孩子的父母是否有朋友的朋友,能够在孩子找工作、申请大学或生病就医问题上随时施以援手。他在书中指出,而受教育程度较低的父母,他们的孩子的社交圈就很难超出亲戚与邻居的范围。在诸多社会职业中,较之于高知家长,他们认识多一些的只有“保安”。

英国BBC系列纪录片《五十六已知天命》,也描述了类似的现象。该纪录片从1964年一直持续拍到2005年,导演迈克尔·艾普特选择了十多位不同阶层的英国孩子跟踪拍摄,每七年拍一次。

从纪录片给我们看到的人生轨迹中,可以看到阶层固化对人生所起到的至关重要的影响。上流社会的孩子读私立学校,进名牌大学,成为社会名流;而底层,则一辈又一辈做着同样卑微的生存梦想。

2

回到商业领域,也是一个强强联手,没给弱者剩下多少空间的时代。

《经济学人》一篇文章统计了20年美国电影票房的分布数据发现, 排名在前面1%的电影,过去大约能拿走10%的总票房收入,现在则超过25%。排在后面90%的电影,过去能拿走一半的票房,现在能拿走的,只有10%多点。

而且最成功的电影还都集中在少数几个公司手里。2016年美国电影票房前五名,全是迪斯尼一家的。漫威、皮克斯、卢卡斯影业,这些声名显赫的电影公司,现在其实都属于迪斯尼。

在移动互联网领域,移动应用优化公司Senor Tower发现,App Store已经被大的应用开发商垄断,想要做一个独立应用开发商越来越难。他们的数据显示:2016年第一季度,App Store总下载量为138亿次,前1%的约62家应用开发商获得了70%的下载量,从营收来看,前1%占到总营收的94%,也就是总营收143亿美元中的134亿美元,余下的少得可怜的0.9亿美元由6200家应用开发商“抢夺”。

Sensor Tower在2017年发布的数据显示,在下载量最高的5个应用中,Facebook拥有3个。在中国的App store排行榜也存在类似的情况,前10大下载应用中,腾讯占了3个。

从流量去向来看,基本上都高度集中在微信、微博、支付宝、今日头条、抖音以及一些刚需的软件,如美团、滴滴等上,其他App的打开度越来越低,越来越多非金字塔端的App得不到用户。

对于很多中小型App开发者来说,要想生存只有三条路:一是冲App store的排名,不断更新刷存在感;二是做垂直精品用户,专注在某一领域;三是想办法接入BAT生态体系,尤其是在微信端、支付宝端的接入。

以微信来说,小程序的开启其实进一步加速了App们向微信靠近的进程。小程序的投入使用意味着现在很多App的功能,直接可以在微信上完成,相当于把众多的App接入了微信端口。用户不再需要在手机上单独打开App,而是从微信上打开小程序。这就会逐渐形成一个以微信为中心的App生态体系,进一步加强微信的流量中心地位,成为微信的“吸星大法”,吸取用户的同时,也在吸取软件的开发人员。

在流量赢者通吃的情况下,中小互联网企业盈利上涨也就变得极其艰难。相反,腾讯和阿里巴巴这两大巨头,却在2017年股价都上涨了一倍以上。两家巨无霸公司都是4000亿美元左右的市值,营收还在以大约每年60%的速度增长。

麦肯锡(McKinsey)数据显示,美国大型科技集团在其国内市场风险投资总流量中的占比不足5%,而阿里巴巴和腾讯在中国内地风投流量中的占比却达到40%-50%。

赢者通吃的明星企业掌握着国民生活最重要的领域,凭借着早期的技术积累,良好的运营管理,的确给社会创造了巨大的价值。消费者喜欢,银行倾心,在这样的背景下,这些企业横跨的生态领域也越来越多。

与他们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小企业的吸引力越来越弱。银行在他们面前高高在上,人才流失严重。稍微做得好点的公司,最佳的归属也是被巨头收购。在国内投资圈有一句戏语:只要到了C轮,就必须接受BAT的投资,否则你就玩不下去。很多互联网公司开始还做得有声有色,但只要到BAT开始做,这些小公司就消失了。

BAT、TMD等几大公司几乎覆盖所有的赛道,创业者很难绕开这些大公司。甚至,很多创业公司一开始朝着投靠这些公司去的。从长远来看,这对创新其实是一种伤害。

这种伤害,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巨头往往出手阔绰,使得这些被投的公司估值很高,有些当然是物超所值,但是也制造了相当多的泡沫。二是一旦创业公司被巨头所投,它的独立性就基本丧失。而且由于估值做得很高,创业公司就把心思花在如何去继续撑高估值。有些公司为了开拓市场,扩大用户数,不得不玩起了烧钱的游戏。但在这种情况下,一旦资本决定不再投入,创业公司就面临崩塌的局面。三是由于巨头的影响力,一些类似于“中间商”类的资本,他们做投资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包装公司,再卖给巨头。就违背了创业投资做价值发现的初衷,使得这些公司的价值“中空”,金絮其外,败絮其中。

在强者愈强的环境下,投资者在策略上也发生了一些明显的变化。其中最重要的变化是,当捕捉到头部公司时,很多资本就会不断地加码。这句话背后的意思是,小公司受到的关注会越来越少,生存空间被挤压得非常厉害。

3

国企的“铁饭碗”曾是人人趋之若鹜的香饽饽。但是随着市场化改革的进程,民企成为最具经济活力的形式,成为很多人的选择。但这几年“国进民退”已是基本事实,甚至有人还喊出了“民营经济要开始退场”的言论。

国企重新成为很多人找工作的首选,一些靠着资源垄断的大型国企售卖除了产品和服务,更提供了体面的社会地位。国企凭借很多资源垄断和政策红利,再次站在了赢者通吃的位置。

根据2016年上市公司的财报,利润最高的20家上市公司中全部为国企,其中金融占到了14家,前10大中金融占到9席。

2017年7月《财富》杂志发布的世界500强排名显示,中国大陆106家公司的总营收达到6.04万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39.26万亿(按当时美元兑人民币1:6.5汇率折算),占2016年中国GDP(74.4万亿人民币)的52.7%,占到了中国GDP的一半以上。

2018年上榜《财富》500强公司,111家上榜的中国企业按利润计算,基本上集中到了国有银行企业。他们的平均利润高达179亿美元,远远高于全部入榜中国公司的平均31亿美元的利润水平。其中,10家银行的总利润占了总利润的50.7%。作为对比,美国银行总利润仅占126家美国入榜公司总利润的11.7%。

这是一个极不健康的利润结构比例。如果这种趋势一直发展下去,资源越来越向大国企、金融机构集中,那么未来中国经济发展必然存在严重的结构化问题。

4

按照全国工商联主席高云龙“56789”的说法:民营经济对国家财政收入的贡献超过50%;对GDP、固定资产投资、对外直接投资的贡献均超过60%;对企业技术创新和新产品的贡献超过70%;对城镇就业的贡献超过80%;对新增就业的贡献超过90%。

这组数据中,我们完全可以看到民营经济对整个中国社会的贡献。事实上,真正健康的经济结构应该是以民营中小企业为主体。只有让民营经济公平参与到经济活动中,才会根本上保证整个经济的活力。

但随着国企越来越强,无数中小民营企业的生存状况越来越艰难。在一定程度上,今天民营经济已经处在走钢丝的境地,稍微一点风吹雨打就有可能跌落下来。

造成如今民营经济困境的,原因有很多。比如,不断增加的税收负担。

根据世界银行前两年发布的营商环境报告显示,在不含增值税的情况下,中国企业的税费负担(税费额/利润)是67.5%,税费中的社保费占企业利润的49%。对比一下,美国是百分之十几,瑞典是高福利国家,也只有35%。根据中金公司的最新测算,明年社保征收交由税务部门进行后,民企上市公司利润将要下滑约8%,中小公司利润下滑约9%。

原因再如,国企资源垄断带来的成本传导。原材料是制造业的起点,但大部分的资源其实都掌握在国企手里。一些掌握上游资源的国企,这些年的利润增长实际上是靠原材料价格不断上涨带来的。这种源头的成本上升必然一层层会传递给中下游的企业。这种靠着独特的资源红利,吸食下游利润,我想绝非改革的本来方向。

2015年曾是国企的艰难时刻,当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0944亿元,私营企业实现利润总额23221.6亿元。但经过2016年开始的供给侧改革后,到2017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6651亿元,私营企业实现利润总额23753.1亿元。这一前一后的对比可以发现,国企增长很强劲,民企则在原地踏步。在这场改革中,民企实际上做了很大的牺牲。至于其中原由,不言自明。

5

客观来说,赢者通吃是世界性的现象,但在中国还是颇有些不同。

早在1995年,康乃尔大学教授罗伯特·法兰克就曾经和杜克大学教授菲利普·库克合作出版过一本书,叫做《赢者通吃的社会》( The Winner-Take-All Society)。这本书的核心思想就是技术进步能加速好产品的扩散,导致市场被少数几个大公司垄断,本地的小工厂出局。他们考察了很多领域,从轮胎到演艺明星,都是这个局面。

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应用,赢者通吃的局面得到了进一步的强化。因此你会发现,互联网行业成为赢家通吃的主要战场。究其原因,是因为在传统年代,由于社会组织是散落状态的,所以很多小的区域容易形成独立系统。在这个分散的社会系统里,独立的小经济体是有很大生存机会的。

但在“连接”无处不在的时代,整个社会的资源和财富就开始打破空间的阻隔,开始往极少数人手里集中,做“小生意”的机会越来越少。同样由于互联网解决了信息的对称性,以往处在灰色地带的机会也在消失,社会由此失去了众多中等收入的机会,“个体户”被迫走进了“格子间”。

在这种情况下,再加上政府的行政偏向,中小企业的日子必然难过。但是在既有的环境下,中小企业要生存,怨天尤人显然不是出路,还是要尽力想办法去适应,让自己强大起来。

按照熊彼特的观点,商业社会中,企业家是“灵魂”,是经济发展的核心力量。企业家和员工最大的不同,就是能够在艰难中发出微光,能够引领团队走向胜利。哪怕面对死亡的时刻,都能够从容引领团队去迎接挑战。

实际上,中国有很多中小企业的企业家、年轻创业团队,他们夜以继日的奋斗,不断的在思考用什么样的变革可以活下去。虽然他们依然会面临困难,但企业精神在,未来定然能找到机会。

在这方面,德国企业的结构或许值得我们学习。虽然他们有影响全球的大企业,更有生命力强大的中小企业。这些中小企业的核心发展策略,就是不和大企业争辉。他们通过攻克小众领域的难题,最终形成技术壁垒,成为打不死的小强。

6

90年代有个女网球明星叫做施特菲·格拉芙。她在整个90年代的水平一直稳定在世界顶尖高手的级别,但她的收入真正达到最高是在1993年4月份以后的12个月。水平还是这个水平,收入为什么突然猛增呢?因为当时世界排名第一的莫妮卡·塞莱斯,因为被粉丝刺伤,被迫休假了12个月,整个舞台都让给了格拉芙。

给中国中小企业的机会,难道也只能等待大企业犯错么?

相关文章

  • 赢者通吃的社会

    砺石导言:无论城市、家庭还是商业世界,赢者通吃的现象比比皆是,留给弱者的空间越来越小。 刘国华 |作者 “凡有的,...

  • 赢者通吃

    这是一个赢者通吃的时代。 有很多人经常感到很迷茫,很困惑,不知道要干什么?觉得自己做什么都没用?好像市场已经被别人...

  • 赢者通吃

    如果说我们所处的时代与30年前的最大不同,我觉得是赢者通吃。30年前沟通没有那么发达,以农村为例,每家都要生产日常...

  • 赢者通吃

    对于年轻人而言,失去奋斗的目标,生命还有什么意义?阶级固化也好,上升空间减少也罢,在中国,你还是少不了很多机会,特...

  • 赢者通吃

    金字塔。 赢者通吃。 饿的饿死,撑的撑死。 没有任何怜悯,没有任何施舍。 不是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的道理。 这是赢者通...

  • 赢者通吃

    你有一年没怎么搞你的副业了,因为你发现与其把时间浪费在那点蝇头小利上面,不如用这些宝贵的时间来看书、学习、充实自己...

  • 互联网思维2

    互联网时代有赢者通吃、合作共赢的特点。不知道为啥,每次船长讲到“赢者通吃”,我都会想到微神。可能我在她身上看到了“...

  • 输家游戏,赢者通吃

    成王败寇,赢者通吃,在游戏盘口上除了赢就是输,没有第三种可能。 我们一直都在追求赢的路上,在学校比成绩,社会比工作...

  • 赢者真的能通吃?

    这条音频和你聊一聊「赢者通吃」。 「赢者通吃」是随着移动互联网发展,逐渐火起来的一个词。大意就是新风口出现的时候,...

  • 你恨这个功利的社会吗

    大家可能发现如今的社会越来越是“赢者通吃”的社会了,同时分层现象也越来越明显 如果你有钱有势,你会很好的被这个社会...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赢者通吃的社会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gqdo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