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美国学前教育变革历史研究2)

读美国学前教育变革历史研究2)

作者: X逆生长 | 来源:发表于2020-03-07 21:49 被阅读0次

幼小衔接课程的出现

在幼儿园课程的发展过程中似乎不可避免的遇到幼小衔接问题,在美国也是如此。

在20世纪初,美国工业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剧,导致城市人口不断增多,幼儿园的招生不断翻倍,幼儿园也逐渐变成了公立学校的一部分,对于幼儿园和小学一贯性的需求也被提出,公立学校系统需要建立起有机的联系。为了给儿童们提供连续性的教育,幼儿园课程和小学课程开始互相渗透。

学前课程与小学课程的融合

学前课程对一年级课程的影响:1)改变了小学课堂的氛围,使学习过程更加有趣味性,强调通过游戏的方式促进儿童各方面发展的方式渗透进来;2)改变了某些学科的教学方法,增加了新的材料,帮助儿童表达;3)引进了一些新学科,比如手工活动等。

一年级课程对学前课程的影响:幼儿园的手工活动和游戏开始包含算数的内容;并开始引导儿童进行阅读。


盛极一时的蒙台梭利课程

蒙台梭利课程是由意大利的一位女医生——玛丽亚·蒙台梭利设计并努力向公众传播的课程模式。

1907年,蒙台梭利在罗马开办了第一所“儿童之家”。蒙台梭利学习研究了法国伊塔(Itard)和塞根(Seguin)为智力障碍儿童设计的教育方法和教具,在此基础上创造了一系列精巧的“训练材料”作为教具,并粗略地勾画出帮助儿童进行阅读和书写的蒙台梭利教育方法。

蒙台梭利的基本理念就是自由民主和对个体的尊重。

蒙台梭利课程内容的设置主要包括实际生活技能的练习、感官训练以及读和写能力的培养。

蒙台梭利课程的特色

一、注重实际生活技能的训练。

蒙台梭利专门设计了一系列练习各种生活技能的方法和教具。

二、重视儿童感官训练和智力的培养

蒙台梭利认为感官教育是智力发展的基础。为此设计了一套教具针对儿童各种感官进行训练,带纠错功能,实现自动教育的目的。

三、对儿童早期书写和阅读的强调,而且要求书写练习先于阅读练习。

蒙台梭利把书写和阅读的练习作为感官训练的一种自然延伸,她认为经过感官训练之后,书写和阅读能力在儿童4岁左右就可以发展起来。

蒙台梭利课程在美国的反响

蒙台梭利的教育理论与实践在当时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关注,并于1910年左右传入美国,曾在美国一度引起强烈反响。

但蒙台梭利热在美国迅速降温,美国教育学者们很快就蒙台梭利课程达成了共识,认为它有很大的局限性。

尽管蒙台梭利将其教育方法自诩为“自由的教育”,但无论在思想上还是在行动上,都未赋予儿童真正的自由。各种技能的练习都是非常正规和精密严格的,儿童必须按照预先规定的方法来操作蒙氏教具。

美国学前教育者认为:

1,蒙台梭利课程最大的缺陷在于不能培养儿童的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虽然“儿童之家”中的民主氛围让人佩服,但美国学前教育者认为蒙台梭利课程中的感官训练是建立在过时的官能主义心理学基础上。

3,蒙台梭利课程对阅读和书写的重视与美国当时对智力发展的看法是背道而驰的。他们都反对过早对儿童进行读、写、算的教育,认为这是毫无意义的,甚至对儿童发展有害。

4,对于熟悉福禄培尔课程的教师们来说,蒙氏教具对他们没有任何吸引力,教师们不想受它的束缚。

总之,随着对蒙台梭利“儿童之家”教育实践的深入了解,美国人对蒙台梭利课程的热情迅速减退,到了20世纪20年代,人们几乎不再提及蒙台梭利课程了,而是继续进行本土化课程改革的探索。


以上大部分为整理的要点书摘。

个人感觉国内对于蒙台梭利的概念还是比较认可的,尽管正宗的蒙氏园并不多,但对于蒙氏教具还是相当推崇的,不管是生活技能和感官的训练,以及算数方面都有他的可取之处。此外关于混龄教育也体现了一定的好处,让孩子处在一个较为真实的社会环境中。

但说到儿童的民主自由这方面,貌似蒙氏园的小朋友到了小学后的纪律性问题似乎受到了各种诟病。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美国学前教育变革历史研究2)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grkd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