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是“长期”还是“无期”?

作者: 梅子的江湖 | 来源:发表于2018-01-21 12:39 被阅读0次
飞跃

不知道你有没有这样的经验,在定目标的初期,由于没有定下来具体的内容和完成进度,所以完成期限一直在调整。

而且会在一天天的拖延中,把短期目标拖成长期目标,然后无期目标,最后不了了之。

所以最近在制定目标的时候我都会问自己:自己所谓的想达成某个目标,到底是短期、长期还是无期呢?

最近看李笑来的一篇文章,我才幡然醒悟所谓长期和短期,关键点在哪里。

【1】敢想敢做

计划与行动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关系密切。

最近在与读书营小伙伴交流的时候,我会问:进驻读书营你想在一年内达到的主要目标是什么?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自己?

我得到了很多答案,想要在某些方面达到技能的提升,想要在未来一年成为更好的自己。有些很精准,但也存在目标模糊、笼统的现象,听着很美好,但完成的时候就会感觉无处下手。

2017年我的目标也是让自己变得更加美好、执行力更强、学习力更充足,然后屯了很多课,开始接触很多的东西,每天像个陀螺,可年底复盘的时候,我并没有可以量化的指标来表明自己的进步。

没有量化就是无法数字化自己的成长,那么成绩必然就不直观,不能积极地给自己反馈和动力。

所以依我过去的经验来说,如果只是心怀美好而空泛的梦想,依然每天照常如昔地过或者没有目标地过,行动上没有明确的方向和指标,那么梦想依然会是梦想。

稻盛和夫说: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

猫叔说:不去做,然并卵。

猫叔还说:每天都要特别认真地活着。

【2】保持持续增长

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想必这个公式大家都明白,但是365天都保持这样的增长率很难,所以我们来降低点难度。

以财富增长为例,假如我们的起始单位财富都是1,

每年10%的增长率,10年变成2.59, 20年变成6.73;

每年15%的增长率,10年变成13.79, 20年变成190.05;

每年20%的增长率,10年变成6.19, 20年变成38.34。

上述数据是按自己的收益率随着时间持续迭代。假以时日,一个很丑很丑的毛毛虫也能蜕变成一只美丽的蝴蝶,毛头孩童可以成为独立担当、财富自由的个人,所以每年按10%持续迭代,虽然很慢,但是10年后、20年后依然可以实现倍数地增长,而且这个迭代速率也不至于在大时代中被淘汰。

但是如果高一个档次,达到15%或者20%的增长率,那么我们就会看到自己被远远抛在了后面。

为什么说在大学毕业五年后就是拉开差距的时候呢,因为当你的增长率达到一定程度,五年足以看到质的变化。

而后面的很多年,或许被落在后面的人再也没有机会超越了。

但并不需要气馁,毕竟只是或许,我们接着看下面。

在第一个财富为1的基础上,每年增加投资单位1,就是持续投入。

持续投入1,且每年10%的增长率,10年变成18.53, 20年变成64;

持续投入1,且每年15%的增长率,10年变成24.35, 20年变成118.81;

持续投入1,且每年20%的增长率,10年变成32.15, 20年变成225.03。

每年增加一个同样单位的投资,就是每年都存入单位资产,然后共同参与迭代,而不是只有第一年的单位投资进行迭代。

从第二个投资种我们可以看出成长的倍率已非前面一种投资可相比。哪怕你每年只有10%的增长率也有机会超越第一种投资中最高增长率的迭代值。虽然长期看,依然是高增长率占优势,可是当我们实在无法达到时,依然可以通过一些捷径实现弯道超车。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目标达成的时间由自己的增长率和迭代方式来决定。

你选择了什么样的方式,即选择了什么时候来达成目标。

有时会有疑惑:为什么明明一年我们都呆在一起,但是别人的进步却呈指数级增长,而自己就在底部一直徘徊。

环境会给我们很多影响,会给我们很多外驱力,因为想要成为同样的人,因为见贤思齐。但个人内心的笃定、目标的清晰和步骤的明确规划,这些作为我们的内驱力,也是我们进步中必不可少的。

上面两种情况所展示的都是在进步,所以照此发展,我们总有明天可期望,总有美好可期待。

可遗憾的是,其实大部分人可能会是下面的情况。

在起始单位财富1的基础上,每年不另追加投资,而是花费0.2个投资。

持续支出0.2,且每年10%的增长率,10年变成-0.59;

持续支出0.2,且每年15%的增长率,10年变成-0.02;

持续支出0.2,且每年20%的增长率,10年变成1。

你是不是发现了什么,努力进步,10年的时间过去了,我们依然活成了当初;这就是我们的现状——在积蓄的同时持续内耗。

或许有人会问:我每天都在工作,每天都在努力挣钱,怎么可能到最后积蓄为负呢?可是你挣钱的速度,一旦赶不上家庭的开支,或者账户入不敷出,那么结果就必然会是这样,不信看看我们身边多少父辈,一辈子围着自己的出发点转,却也没能走出半步。

人生最好的年纪是20到45岁,45岁之后,不论是精力还是身体都在走下坡路,而且身上的担子也会越来越重,如果你赚钱的能力和财富升值能力没有达到指数级增长,那么在家庭成员保障上面就会面临一些压力。

此时的成长只有在增长率大于消耗率的时候才能实现,若无法实现,就会把希望寄托在下一代人的身上。这不算悲哀,因为很多人都这样,所以我们也并不孤独。

爱因斯坦说:复利是世界第八大奇迹。

但是,复利的前提是你积蓄的速度大于你支出的速度,所以,提高增长率就成了必经途径。

【3】保持紧迫感

所谓的轻松,假若有人为我们负重前行,那么人生体面尚可保证,假如无人替自己负重前行,我们又该何去何从?

今天早上重温了春雨医生CEO张锐去世的前后。文章来源于秋叶大叔的公众号,以秋叶大叔的高强度工作,压力负荷下的全力前行,必然会产生一些别样的情怀。

任何一个时代,想要取得成就,想要取得突破,所付出的努力和承受的压力都是别人无法想象的。

我们个人,想要在自己的专业范围内作出点成绩,想要自己的目标在限期内完成,就要保持一点紧迫感。

我无法掌控生命的长短,但可以掌控生命的宽度。

学习一些方法,提高自己学习的质量和效率,提高自己进步的速度,通过这种模式来增加生命的面积其实也就相当于增加长度了。

15岁的时候,觉得未来很遥远,我还有很多时间,所以会有恣意妄为、不负责任的浪费精力和时间。

20多岁时,我就发现想要做出成绩,时间却很有限,比如在读大学和读研究生的几年间,因为有deadline,所以时间其实没有那么多,不努力就会有一种紧迫感,但这种紧迫感是种被动的紧迫感,所以并没有对我造成很大的困惑。

30多岁时,上有老下有小,刚想要付出精力去学习和增进自己,却发现工作上的事儿、家庭里的事儿,此时,才深刻感到时间的紧迫性。

刚过去的2017年,我觉得每一周过得像一天,时间是如此之快。快到我很多事情只是想了一下,完全没有机会付诸行动,每天像被赶着一样。

这种紧迫感除了来自于对自我的认知,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和缺陷,也来自于我所处的环境。

读书营那些优秀的年轻人,他们在这个年纪所做的事是我曾经根本无法想象的,或许时代的进步催促人们去发现更快的迭代捷径,但我觉得更多的是个人内质的优秀和对未来目标的笃定。

愿你我的目标从无期变成长期,从长期变成短期。

很多时候不是漫漫人生路,而是嗖然间时间都不知道去哪了。

相关文章

  • 到底是“长期”还是“无期”?

    不知道你有没有这样的经验,在定目标的初期,由于没有定下来具体的内容和完成进度,所以完成期限一直在调整。 而且会在一...

  • 遥遥和无期

    "你说遥遥无期到底是遥遥更让人绝望还是无期更让人绝望?""当然是四个字在一起的时候最绝望了啊。" 遥...

  • 到底是持有现金,还是持有资产?

    到底是持有现金,还是持有资产? ——从长期来看,要持有资产。现金是纸币时代最大的坑,长期持有纸币的损失,...

  • 树洞

    承诺 让你在遥遥无期的晦暗中 抓住一丝光亮 可这到底是希望 还是本就是个无底洞

  • 到底是持有现金,还是持有资产?

    9到底是该持有现金,还是持有资产? ——从长期来看,要持有资产。现金是纸币时代最大的坑,长期持有纸币的损...

  • 投资的长期到底是多长?

    投资的长期到底是多长? 无论我们是投资基金还是投票,我们总是在投资和投机,短期和长期之间不断的犹豫及矛盾。这一次我...

  • 第11篇:长期长期还是长期

    巴菲特有句名言是:人生就像滚雪球,最重要的是发现湿雪和长长的山坡。 “小雪球是启动资金,湿雪就是低成本的长期资金,...

  • 还是垚垚无期

    不要试图去感动一个不爱你的人,即使感动了,但那也不是爱。而且你还要尽早忘了她,还要更少的接触,不然你总会心存侥幸,...

  • 散文小说:家的味道

    家的味道 文:小人鱼 人们常说的:家到底是种什么味道,是迟迟不见的分离,还是遥遥无期的思念呢?我不知道答案是什么?...

  • 长期持有洋河的定力在哪里?

    做投资一定要区分股价的波动到底是基于长期因素还是短期因素,如果你在一开始对某个股票就是以长期的视角来做投资,那么短...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到底是“长期”还是“无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gvfa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