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给人力量的文字想法
他说,他小时候的自己救了他!

他说,他小时候的自己救了他!

作者: 醉余堂主人 | 来源:发表于2019-05-14 20:03 被阅读2次

1

昨天写了一篇关于童年的快乐的文字,写完以后,心里依然感慨。大多数人童年无忧无虑的时光,成年后回想起来,依然美好无比。然而这种纯粹的快乐,在成年之后愈来愈少,甚至终年难见。

我记得小时候因条件所限,玩乐的项目极为有限。在农村,父母干活还来不及,哪有时间管你玩什么。这反倒给了我们村里一帮同龄小孩玩乐的空间。玩打仗,玩过家家,一起骑车出去玩,漫无目的,随兴所至,玩到哪里是哪里。乘兴而来,尽兴而去。我后来想想,这种玩乐精神和魏晋名士的风度倒是很相似嘛。后来我才想,为什么成人做了一些随性玩乐的事情就成为名士了?因为成人后,再像儿童那样率性而玩的人太少了。所以,有些人偶尔做了一些这样的率性之事,一不小心就成“名士”了。

很多人对童年时的率性玩乐依然追念不已。因为,成年以后,他们发现自己做事情的量要比童年时多的多,开心程度却要少的太多。究其原因,因为,成年后,很多与想象无关的、而与现实功利相关的事情太多。那些加班,那些应酬,那些客套,那些各种忙乱、其实可做可不做的杂事,时间一长,居然就成了人们每日必做的事了。生活,就此固定。三点一线间,再无想象。以至于,我们连自己孩子的想象世界,也已经无法很好地接触与感知。我们能想到的,就是让孩子尽量多报几个班,让他们提前进入我们成人的竞争世界。

但我们有时候会迷茫,会怀疑:忙忙碌碌为什么?好像心里也一直没怎么太开心,更不要说有激情。我们一直在一个轨道上,精准前行。前面的路一望而尽收眼底。越是如此,心里倒越是发慌。偶尔闲下来,回过头去,依稀记得自己以前曾经说过想要做什么事的,想要看什么书的,想要陪孩子去哪里玩的,想要旅游多少地方的……这些,都一一搁浅。至于什么时候去做,以后吧。这“以后吧”这个词,其实是很绝望的词。因为,很多时候,“以后吧”意味着生命的尽头。买书如山倒,看书如抽丝。望着那一大堆想做而永远“没时间”做的事,我们除了迷茫,除了发慌,除了焦虑,还能如何?我们的生活到底应该怎么过才欢喜?

迷茫的时候,是否可以回忆一下自己的童年,回忆从小就让自己着迷的事情。你的快乐,就在那里。只是那么多年,被俗务包裹,被杂事隐藏,你童年那种纯粹的快乐才渐渐离你远去。

2

朱德庸说过,他小时候的自己救了他。

他说:“最早的时候画画是我的兴趣,到念书的时候画画变成了我的心理治疗,后来画画又变成了我谋生的工具,我觉得当我把它变成谋生工具的时候就是我迷失的开始,所以现在我又把它重新变回我的兴趣。”

“其实我在事业到高峰的时候也会迷失。当时我几乎从早画到晚,漫画能够做的事情我都做,像拍广告、代言,台北最时尚的百货公司的橱窗第一次用漫画是我做的,第一次把漫画用到信用卡上,我也做,只要任何跟漫画有关的能够发展的全部做,做到最后有一天,我差点从楼上跳下去,因为我已经忘了我为什么要画画,那个快乐消失了。我觉得那个时候是我迷失的时候,那时候我太太说你选事业还是选我,你选事业我们就离婚。”

“当我停下来以后,我开始回想,小时候我为什么要画?当时我在画的时候什么钱都没有,我为什么画?当我一点一滴地想起来,我就会知道我未来的路要怎么走,我就不会再迷失了。”

朱德庸觉得其实童年不会消失,它在另外一个时空里面,而小时候的自己也没有消失,其实还是在自己心里面的。我们只是要想办法把他们给唤醒。朱德庸在画《绝对小孩》的时候,就会常常花很长时间想他的小时候。

所以,很多时候,寻找原先的自己,和探索未来的自己,其实同等重要。

因为,寻找童年的快乐,很多时候就是在寻找这一生的快乐。哪怕这种快乐的具体载体有所变化,但它的根源却不变。这种纯粹快乐的时光,往往就是,花一段时间,在一件没有功利的事情上,观察,玩耍,发呆,想象,大笑,甚至有点莫名的忧伤。这是对这个世界有趣的探索。这种探索,友好而又喜悦,让你喜悦地沉浸到这个或者另一个世界中。它包括人类世界,昆虫世界,猫狗世界,古代世界,科幻世界,魔法世界等等。童年是一个无障碍打通各类世界的一个生命阶段。在这个阶段,我们尽管幼稚,但却是全身心敞开,对我们所有觉得好玩的事物,全心接纳。这是一种与世界沟通的最好方式。你看到过一个小女孩对一个洋娃娃深情说话吗?你看到过几个小孩正儿八经地过家家吗?你看到过一个小男孩跟一只狗狗亲密无间的玩耍吗?无论这个玩具,这个周遭世界能不能说话,只要小孩喜欢的,孩子们都会敞开心扉,倾情投入,心无旁骛。

3

这种体验,其实,就是被我们很多人推崇的“心流”体验。

心理学家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把心流定义为一种将个体注意力完全投注在某活动上的感觉;心流产生时同时会有高度的兴奋及充实感。他认为它就是人们获得幸福的一种可能途径。

后来他在TED(2004)的演讲中,将人们处于“心流”中的感受归纳为以下7个方面:


完全沉浸;注意力高度集中,你感觉对自己正在做的事情充满热情。

感到狂喜(Ecstasy);你觉得自己从日常现实的琐事中脱离出来,进入另一种现实状态中,类似于宗教人士在宗教场所所感受到的喜悦,或普通人在剧院/舞台等所感受到的喜悦。

内心清晰;你知道什么是需要被完成的,以及目前为止自己做的怎么样。你了解自己的目标,并且清楚地认识到当下与目标之间所需要做的努力。

力所能及;你知道尽管这件事情可能存在挑战,但仍然是自己所能胜任的。

平静感;毫不担心自己,甚至丧失自我觉察,连自己的基本生理需求都无法意识到,例如,有些人在全神贯注地写作、打游戏时,进入一种废寝忘食的状态。

时光飞逝;由于全身心地投入在当下的事情中,时间便在不知不觉中飞速流逝,比如专心致志地做某件事情时,猛然抬头发现窗外早已从白天到黑夜。

内在动力;你觉得自己做这件事情源于内心的渴望和对该目标的认同。并且,一种“心流”的状态又能帮助你完成这件事情、实现该目标。例如,一些作家在创作过程中,对于新作品的渴望,令他们进入一种“忘我”的境界,而这种境界又使得他们的创作充满了创造力。


我们的心流何时出现得最多?童年。在那个物质贫瘠的年代,我手里的几本小人书给我带来了太多的乐趣与想象,后来是杂志,是章回小说,是现代文学。再以后,我最喜欢的依然是心无旁骛地看书。然而,忙忙碌碌到现在,看书的量却比以前减少了。为什么?“忙”了。为何忙?茫然无所知。只知道好“忙”哦。这个很忙的阶段,心流会频繁出现吗?并不。

有人说,为什么我一玩游戏,就忘记了时间?这个问题如同,为什么我小时候一看书,就会忘记时间一样。这种感觉已经久违了。心理学家哈里.契克森米哈赖认为,忘我的心流体验可以令人获得幸福。所以,我们要寻找心流。心流,如同我们心中的光。其实我们心里本来有光的,只是被生活挡住了。我们需要拨开繁忙的迷雾,寻找自己心里的真正所爱。

也许,我们该好好回忆一下我们的童年,我们曾经多少次把痴痴沉醉的目光洒向那些虫子,那只小狗,那连环画,那小说,那一段乐曲,那一个微笑,那一种幻想,那一刻冲动,那一片美丽。仔细回忆,细细体会,我们会找到那束光,在我们迷茫的“成熟”中,找到我们的初心,忠实于自己的乐趣,继续寻找自己的这一份欢喜。

相关文章

  • 他说,他小时候的自己救了他!

    1 昨天写了一篇关于童年的快乐的文字,写完以后,心里依然感慨。大多数人童年无忧无虑的时光,成年后回想起来,依然美好...

  • 他说他自己(开端)

    他在农村出生,在农村度过物资贫乏,生活却多彩童年。后来,他的大部分少年时光是和他的父母在城市中度过的。所以他...

  • 他的一时心软,救了自己女儿也救了他自己。

    有位大叔,他讲自己做的最对的一件当年没有扔掉患病的女儿。 大叔有三个孩子,大儿子已经结婚了,在老家面粉厂做会计,(...

  • 他说他说

    他说他的屁股疼, 他说他是老油子。 他说他该讲规则, 他说他是倒霉蛋。 他说他缺乏素养, 他说他不懂道理。 他们各...

  • 他说。他曾说。

    他曾说,我要你做我一辈子的模特。 后来,他的镜头里有你的画面却已寥寥无几。 他曾说,你还回去干嘛,你回不去了。 后...

  • 他说,他说,她说……

    川端康成说 凌晨四点钟 看到海棠花未眠 顾城说 一颗星星刹住了车 照亮了我们 汪曾祺说 如果你来找我 我不在 就请...

  • 他说,他爱我

    01 我第一次遇见他是在妈妈的新家里,妈妈和爸爸那年离婚了,而我跟在妈妈身边,他则是妈妈闺蜜的儿子,那年我5岁,他...

  • 他说,他爱我

    台风来袭,树叶被风吹的沙沙的作响。停靠在路边的电瓶车也被一阵大风吹倒在人行道上。 烈日当空,中午的路上行人好少。只...

  • 他说他陪我

    世界上最苍白无力的就是口说的承诺,但是我还是愿意听,愿意相信,好像抓住一根救命稻草一样的心里得到些安全感。 我说我...

  • 他说他爱你

    他说他爱你,每天按时早安、午安、晚安。 他说他爱你,天冷了叫你多穿点,天黑了叫你早点睡。 你说,谢谢,不用了,我自...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他说,他小时候的自己救了他!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hnea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