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下君:
特别喜欢林下君这个称呼,第一个这么喊的应该是纸席,总有一种回到长袖飘飘鞠躬答礼的年代的错觉。在简书这个平台以及相关的社群里面虽然还是不能脱离现实的影子,但还是挣脱了一些现实的束缚,虚拟一把奢望的生活。
在虚拟中我应当是一个努力的形象,一个沉稳可靠偶尔话痨,多数时间一心扑在看文写文上虽然方向稀奇古怪才情有限却总爱做不切实际努力的形象。猫说群里基本只有还在坚持着每一期都写,虽然中间也空了一点点时间,还是想坚持一下,和猫说我争取在2024年写至少20篇,因为从4月份知道伯乐开始写到新历的年底一共写了17篇,这个数据应该不错吧。今年要努力,最起码不能比这个数据低,还多了将近四个月的时间,怎么也应该能写到20篇,我相信。
要写好文章,一定要多读书,只有输入才能输出,这一点我一直在做,毕竟职业的关系,读书也算是工作的内容。正儿八经戒了读网文开始阅读文学作品是在2022年,这一年我读了六十本书,中间有好多本是专业书籍,也有很多本没有读完,读了一个开头或者大概就舍弃了,不是所有的书我都能完整读完,再怎么删减,一半左右的阅读量还是能达到的。2023年一开始的阅读速度也还可以,反而是接触简书之后开始写作了,很多的时间都在写作上,没有大块的时间阅读,这一年读了33本书,除了基本哲学类读了个大概,剩下都还是花了不少心思。2024年再读三十本左右的书吧,至少一个月两篇的量还是要保持住,等到2025年写总结,可以把这个数据粘贴在FLAG后再比照一下。
读书是一方面,写读书笔记也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接触简书之后我感觉时间的紧缺,不是缺少零碎时间,而是大块大块的时间,可以静下心来完完整整做点事情的时间。大部分的空闲时间还是花在写作上,我对自己一直有清晰的认知,那就是我的才情天赋上限很低,单位效率一直不高,表面上我基本能保持两周一篇推文的节奏行进,可是这是我基本把每天晚上的时间都花在小说的写作上。所以到现在为止,我还欠下《赶时间的人》、《美丽新世界》、《东西文化及其哲学》、《小蘑菇》、《穷人》的读书笔记没有写,即便梁漱溟的哲学书我看不懂,把这一篇排除在外,也还有四篇读书笔记没有写。还是要坚持把读书笔记做好,虽然读书笔记的样子还是那么稚嫩,但是感悟就是在那些零碎的文字里面,对别人没用,对自己多少也算是一种提升。
关于写作,米妖给了很多很多指导,即便她卸任伯乐之后,还有一次长谈,特别感恩。又转战到猫的群里,猫也很可爱,猫让我找到自己的语言风格,我汗颜。不是不想找,而是我不知道我的语言风格是什么,太清楚知道自己的天赋有限有时也是一种痛苦的事情,所以我喜欢插科打诨,把情绪消解掉。工作本来就很痛苦了,如果写作也带来各种各样的痛苦,那人生未免太悲惨了。米妖说要写得开心和尽兴,老周也说过类似的话语。我在其中左右摇摆,找不到属于我自己的赛道。特别喜欢林曦一一和荆丘的文章(这个我好像在哪里说过),后来又看了老周的小黄文,也很喜欢,当然还有很多很多人的文章,只是说我最喜欢的几篇文章,就如我最喜欢《地下室手记》、《竹林中》、《饥饿艺术家》一样,不妨碍我还喜欢很多很多的作家,我无法分辨这些作家之间的差别,于是只能从我喜欢的文章代替作家本人。要找准一个赛道去写,还是先大量尝试各种各样的写法,然后找到自己喜欢的去模仿积累提高呢?我不知道,先写了再说,对拿不准答案的问题,我好像从来不纠结。
专门为简书建了一个微信,44个好友,14个群聊,很少私聊,大部分时间都在群里瞎聊,老周说他还有六篇文章等着去推,按照一个月两篇的节奏,一直到农历新年之后他都有存稿,有大把的时间可以去喝酒,看小姐姐跳舞。我喜欢这种荒谬感,一边是读写营的讲师、伯乐猫的拒稿编辑,一边天天叫嚣着喝酒,看各种各样的擦边视频,写很多很多入骨的小黄文,整个给人一种精神错乱感。我也想成为这样的人,能写小黄文,也能写正经的文章。
2024年的FLAG立一个,推文写满20篇,公众号投稿三篇以上,争取能在纸媒上发表一篇文章吧。
FLAG先立着再说,能不能做到,先去做吧,不纠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