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一段时间,心理颇不宁静,心情在沉痛中徘徊,接二连三传来的都是生命的逝去。从李咏到金庸,从学者到教研员,从重庆公交车的14 个生命到单位里的同事……在我不长不短的生命历程中,还没有如此频繁的接收关于死亡的讯息,一个比一个让我震惊,一个比一个让我惋惜。
对于自然的死亡我们通常能够接受,然而,让我们痛心疾首的是一些年轻生命的猝然离世。他们有理想,有才华,就像天上正在闪闪发光的星星,却由于人为的缘故,瞬间陨落,留给亲人朋友无尽的伤痛和思念……
这些生命的离去带给我的是无比的沉痛,沉痛之后是无法停止的思考,关于生命的思考,关于死亡的思考,关于活着的思考,关于权势的思考,关于人性的思考,关于良心的思考……这些思考连成串转着圈向我袭来,最后定格在良心上。
是的,很多生命的消失与人的良心有关。这个世道缺乏良心,我们需要良心教育。在某些金钱至上权势为高的人心里,亲情友情爱情都可以被轻视以致践踏。
在普遍缺失信仰的情况下,我们还是应该相信良心。凭良心做事,就能秉持公心,一视同仁;就能明辨是非,不被蒙蔽;就能活得从容坦然,不卑不亢。
良知是天赋予人的一种道德观念,是每个人都具备的,只是随着社会环境的浸染,有些人把良知坚守在自己的做人行事中,有些人则被世俗的功名利禄转移了性情,坏了心肠,做起了伤天害理的事情。
明代海瑞是我们都知道的清官。明世宗迷信巫术,不理朝政,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海瑞心急如焚,无奈之下,抬棺入朝,冒死进谏,希望皇上能以天下黎民为重,远离巫术,他的良心之举,不仅激怒了明世宗,还获罪入狱,论以死刑。直到明明穆宗即位,才得以释放。在那个皇权当道的封建时代,秉持良心的大臣尤其难能可贵,因为一旦遇到昏君,人头落地是轻而易举的。正因如此,良心自古至今都很珍贵。
社会在发展,科技在进步,然而人的良知却变得越来越稀缺。在商品经济大潮的席卷之下,人们普遍缺失了道德上的自我追求和完善。从教育的发展链条上来看,从家庭教育到学校教育到社会教育,强调的是竞争与分数,名利与成功,很多时候,我们看不见“人”的存在,人常常被当做没有尊严、没有情感的机器看待。
有些身居高位的老板、领导更是目中无人,把压榨员工的剩余价值当成自己功成名就的砝码。下面那些尸位素餐善于钻营的人使尽手段往上爬。常见的是一些女人利用自己的美色和职位便利专门瞄上自己的领导,打着爱情的旗号破坏其家庭,致使其妻离子散甚至家毁人亡。这样的渣男领导和不知道良心为何物的女人据说为数不少,他们置家庭和廉耻于不顾,把自己的所谓幸福建立在他人的痛苦之上,还大言不惭地宣称:糟糠之妻,你去死吧,但是不要影响了我的前途!
这是什么鬼话!真的是从人的口中说出来的吗?他们的良心真的被狗吃了!朋友的转述引出了我的一腔悲愤。
一个鲜活的生命就这样在我们眼前消失了,她没有勇气说出自己满腹的委屈、不甘与怨愤。她展现在人前的,一直是乐观、干练、善良与真诚,我们没有看到她内心的创伤,没有关注到她被一个强势小三的围追堵截,她的自尊被无情践踏,她无法做回最好的自己。
在没有能力退守的时刻,她选择了解脱。那个没有良知的男人,不仅没有一点忏悔,还想方设法模糊死因,想借此掩饰自己的过错,以求仕途的飞黄腾达。
良知、生命与权势,哪一个更重要?泯灭良知而做的事情,危害的常常是人最宝贵的生命。
逝者已逝,原因各不相同。与良心相关的,希望能引起人们的反思与追问。
我们也不能在痛定思痛以后没有实际行动,不管工作有多忙,我们都要适时停下来,关心一下家人朋友同学同事,不论是默默的倾听还是真诚的鼓励,不论是温暖的陪伴还是行动的支持,都是一股爱的暖流,会给困境中的人带来前行的力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