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要讲的是一个被误传了将近百年的故事!
首先,开篇我就单刀直入的告诉你:“其实富兰克林没有放过那个风筝。”
此时屏幕前的你可能是这个样子的
你的心中:1丶富兰克林是谁? 2丶放风筝干啥?
别急往下看,听我娓娓道来:
说到富兰克林,现在很多人会突然想起的是这位:
但我们是正经的知识传播者,是不会去讲一个游戏人物的;
所以很多人又想到了另一位:Franklin D.Roosevelt
Franklin D.Roosevelt
富兰克林·D·罗斯福是美国第32任总统,美国历史上唯一连任超过两届的总统。
但这两位都不是我们今天故事的主角,这次我们要讲的是本杰明·富兰克林(Benjamin Franklin)
Benjamin Franklin
这位富兰克林是美国政治家、物理学家,他是美国独立战争时重要的领导人之一,参与了多项重要文件的草拟;同时也是杰出的外交家及发明家。
他曾经进行多项关于电的实验,并且发明了避雷针,最早提出电荷守恒定律,他还发明了双焦点眼镜,蛙鞋等等。
说到这可能很多人都想起来了
我们最早接触富兰克林是在小学的课本上,富兰克林是世界上第一位提出用实验来证明天空中的雷电就是电的科学家,他就是那个在雷雨天用风筝把“闪电”给引下来的人。
这个“放风筝”的故事在250年中被讲的绘声绘色:
1752年一个大雨滂沱的夜晚,富兰克林将一只带有避雷针的风筝放飞,风筝的线被大雨淋湿,成了最好的导电体。
线的末端挂着一把铜钥匙,当电闪雷鸣之时,钥匙上充满了电。富兰克林怀着激动的心情把手指伸向钥匙。
顿时,两者之间爆发出强烈的电火花,富兰克林感觉到一阵强烈的电击。富兰克林大叫一声,赶紧把手远离了钥匙。
他喊到:“威廉!我受到电击了!现在可以证明,闪电就是电”。
就这样富兰克林证明了闪电就是电,就是普通的自然现象。
“风筝实验”
这就是我们所熟知的富兰克林的“风筝实验”,这个故事至今还在被部分教材所沿用。
知识反转
今天橡皮鸽告诉您:这个故事其实并不是完全真实的,其中有纰漏。
这个故事中,最大的纰漏竟然是富兰克林并没有放过这个风筝。
在图克尔出版的《命运的闪电》一书中,清楚的写到:“富兰克林本人从未正式地说过,他当真做了这个实验,只是在几个月后的《宾夕法尼亚学报》上简短地提及了一下实验的设计而已。”
按照他对于风筝的描述(正方形的),人们复制了他的实验,结果这些风筝根本就飞不起来。这倒不是最重要的,大不了我们把它改成能飞起来的形状。
关键是,富兰克林真的有那么愚蠢,去做这样一个绝对会致命的实验吗?
不乏有好事之徒复制过风筝实验,他们把电压上升到48万伏,然后用一个富兰克林假人去触碰金属钥匙。
结果电火花自然是产生了,但假人的心脏记录到了可以令他死100次的电击。
如果是真的闪电的话,那电压还要高得多——富兰克林绝对不可能把手指伸过去以后还能活着缩回来。
在此基础上,图克尔做出了一个相当惊人的推论:富兰克林的风筝实验是一个大骗局。
在此之前,富兰克林给英国皇家学会寄了不少关于电的实验,但英国人对于“粗俗的美国佬”根本就不予理会。
法国人和俄罗斯人倒真的认真地重复了,结果是俄罗斯的物理学家李赫曼被一个球型闪电炸死了。
这样一来,富兰克林反而声名大噪,他也就顺水推舟地默认自己真的有过实验了。从富兰克林的性格来看,他是不反对自我吹嘘或者添油加醋一番的。
富兰克林并没有像流传故事中的那样亲自进行了“风筝实验”,这只是他为了验证“闪电就是电”而设计的实验方法。
富兰克林并不是第一个进行实验的人
“铁棒实验”
富兰克林是第一个提出用实验来证明天空中的闪电就是电的的科学家,但是第一个付诸于实践的却是法国科学家——他像图中那样观察到了铁棒上的火花,不过没有用身体近距离去碰铁棒。
在几年之后,富兰克林参照该实验,并设计了新的实验方法,而那个方法也就是后面的“风筝实验”。
现在的人们对电能的依赖,已经如同水和食物一般重要了。
假如全球停电一天,全世界都将陷入一片混乱的灾难。
看看如今高大建筑上布满的避雷针和避雷设施,无论富兰克林是个什么样的人,都无法磨灭他在研究雷电方面,对人类所做的巨大贡献。
2019年是富兰克林诞辰第313周年,让我们在这个电力带给我们无穷便利的时代,谨记这位“从苍天那里取得了雷电,从暴君那里取得了民权”的伟大科学家富兰克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