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海底捞张勇:“我怎么死的,我得想清楚”

海底捞张勇:“我怎么死的,我得想清楚”

作者: 修连邦 | 来源:发表于2020-04-10 15:51 被阅读0次

“有些事情能从冲击中受益,当暴露在波动性、随机性、混乱和压力、风险和不确定性下时,它们反而能茁壮成长和壮大。”

——《反脆弱》塔勒布

01

生死一线的餐饮业中,

它为何会成为最好的榜样?

新冠病毒突然来袭,全国实体门店经营呈现空前经营压力,餐饮业首当其冲。全国60多个城市拥有400多家门店的西贝,只保留100多家外卖业务,董事长贾国龙预计春节前后一个月时间将损失营收7-8亿元。老乡鸡董事长束从轩直言,保守估计至少有5个亿的损失。

显然,用“生死一线”来形容疫情当下的餐饮行业真的并不为过。

作为国内餐饮业的带头大哥,海底捞在休市仅仅9天后,门店营收损失+支付员工成本就超过了7亿元,面对危机,创始人张勇还是保持了一贯的低调,并没有向外界过多的发声,但即便如此,他还是成为了老乡鸡董事长束从轩眼中最好的榜样。

在其看来,海底捞有两个非常值得借鉴的地方:

“第一个借鉴是价值观,海底捞的价值观一直以来都很正确。

第二个借鉴是它的企业文化,海底捞始终把顾客看作第一位,在你看不到的地方,它有很多对顾客好的行动。

在这场疫情当中,海底捞究竟过的怎样呢?

它在应对危机上又有哪些值得我们汽修行业学习和参照的举措呢?

02

独特的预警与响应机制

一直以来,对于海底捞,张勇最关心的其实只有两件事:流程制度管理和食品安全。而对标维修行业,则是流程制度管理和安全作业。

流程制度管理,其核心目标在于实现组织内外人与人之间的协同,以此提高工作效率,再用一套标准来保证工作质量。

而对于食品安全,张勇则曾如是说,“我怎么死的我得想清楚”。

对于所有餐饮企业而言,此次肺炎疫情危机对他们最核心的冲击也正源于如上两件事,但要想把这两件事解决好,餐饮企业还要先面对两个挑战:

1.企业是否具备危机/安全预警机制?

海底捞有食品安全管理中心,这套食安管控体系是作为的,而非摆设,它会迅速汇集内外部信息并进行及时响应;此外海底捞具有高效的信息情报反馈机制。

2.从几百到数万人的企业,如何保证顶层的安排、指令能够不变形的高效传导到企业末端的每一名员工?

为此,海底捞架构起了一套战时组织。

1月25日,疫情在全国蔓延开来,海底捞遂在全国范围内成立24个城市区域现场指挥部,涵盖内地所有门店。

此次战时组织架构,打破既有的层级,每个城市委任一位现场总指挥,直接管理所有门店店经理,同时有店经理、蜀海供应链人员、食安人员加入成为副指挥或组员,协助工作,但副指挥不具有决策权,统一由现场总指挥决策。确保执行力和决策的效率。

换个视角来看,这正是海底捞的一场全员练兵,也是其人才培养、干部选拔的绝佳试炼场。

03

最大可能保障生产及供应链的安全

在暂停营业之后,海底捞总部关注的重点转向对海底捞在全国100多个城市的近10万名员工的安置、安抚与管理之上。其核心指导原则为:把员工健康和安全放在第一位,一个员工都不能落下。

除了要安置大量门店员工之外,海底捞还涉足了食品生产(颐海)及食材供应链(蜀海),这意味着还有一大批工人、生产人员需要被妥善安置。

1月26日,海底捞在简报中提及“总指挥部组织工厂全力以赴加大生产能力,保质保量供应市场。”

海底捞还决定,采用自建工厂、OEM代加工以及与所在国供应链合作的多种方式,在半年内将供应链产能大幅度提高。 

04

维修行业有哪些值得借鉴的经验?

在疫情的影响下,大批实体门店的老板都感觉无可适从。加上疫情对经济的打击下,车主的消费力也不断下降,让汽修门店的盈利能力逐步下滑 ,而消费本身就是一个让客户得到满意体验的过程,只要客户能得到满意的消费体验,客户才会心甘情愿的买单。

在十年前,也许人们更加关心的,是产品的质量和价格,而对其他因素重视程度不够。到了现在,产品由于同质化现象严重,在大家卖的东西都差不多的情况下,汽车门店们就开始进入了新一轮的挑战——服务取胜。尤其是现在的客户,相比较产品,往往更加在意是否受到重视,因此门店能否通过服务创造价值,将成为留住客户的根本。

那么作为汽车维修行业的实体门店如何在这种环境下脱颖而出,做好服务呢?

提升店内服务人员的服务水平

强化服务人员的沟通技巧。

汽修美容店的销售人员,不能仅仅停留在“卖项目”这个层面了,而是要把更多更好的服务提供给到店的客户,提供给客户更多的附加价值。作为与客户接触的第一线人群,一定要具备专业的沟通技巧,服务沟通技巧必须准确、规范。

从一个人的言行举止,就可以看出他的综合素养和专业性,而作为直接面对客户的服务人员,一定要让服务的沟通技巧做到专业、规范、笃定、不拖沓,并且尽量和蔼可亲,让车主如沐春风。

当车主咨询一些保养知识时,该怎样为其解答……种种状况,服务人员都应该考虑周全,并根据车主的实际情况,给出合理、专业的沟通技巧。

从客户进店到离店简单的通用沟通技巧

礼貌用语系列:“欢迎光临本店”、“您好”、“您有什么需要”等。

询问用语系列:了解车型情况,以便切入主题时,可以问“您好!请问您是什么车型”、“您的车是哪一年购买的”、“您上一次保养是什么时候”等。

传达门店理念系列:“谢谢您选择了我们店,我们是有着专业维修资质的修理厂,我们的强项主要有……现在可以耽误您几分钟时间吗?给您简单介绍一下保养及相关情况,可以吗?”

结束用语系列:“不用谢,这是我们的职责。请拿好您的车钥匙,收好维修单,后续有什么问题也可以咨询我,再见。”

不要轻易给客户百分百的保证。

门店的产品,门店内的服务人员自己最清楚,因此他们可以为客户详细地介绍其情况。但要注意的是,绝不能夸大其词,过度宣传,比如在客户咨询的时候,避免拍着胸口打包票的行为,以免误导消费者,带来不必要的麻烦。但凡是向消费者保证过的,就一定要做到,譬如车主咨询什么时候能取车,一定要根据实际情况预估时间,而不能一味求快。

亲自为客户把关产品质量。

销售产品的质量,是直接影响到门店形象甚至轮胎品牌商的形象的,所以服务人员一定要严格把好产品的质量关,对于各种价位、各种质量的产品、项目,要实事求是地向客户介绍,给出最佳的解决方案,或者给出专业的建议,绝不能仅仅为了销售,就以次充好。

随着汽车后市场的迭代,小邦认为所有的竞争到了最后的阶段,一定是围绕产品品质进行的。所以下一轮的竞争不是产品价格的竞争,而是客户体验的竞争。

这才是我们管理者,或者是管理制度、管理方向,应该着重考虑的。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海底捞张勇:“我怎么死的,我得想清楚”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iirm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