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人书,又名连环画。
对现在好多年轻人来说,小人书犹如天方夜谭,不知为何物。时代发展了,这其实没有什么不难理解的,现在的年轻人有更多的东西丰富他们的世界。
但在三十年前,小人书可谓司空见惯,尤其对上学的学生来说,尤为喜爱。
小人书体积小,便于携带,装在口袋里,随时随地都可以看。小人书图文并茂,尤其人物画的栩栩如生,线条特别优美。即使年龄小识字不多,光看这些图画,也能让人流连忘返,津津有味。可以这样说,我最初的文学启蒙,以及对历史的喜爱,就从看小人书开始的。
虽说小人书在三十多年前很普遍,但对我来说,要想拥有自己的小人书,还是不容易的。家里日子过得紧巴巴的,难能有闲钱给我买小人书。一看到别的同学拿着小人书,心里就羡慕的要命。办法总是有的,谁有小人书,我就和他搞好关系,关系好了,自然就有小人书看了。不看而已,一看就着迷了,上瘾了。好不容易拿到书,赶紧看,即使上课了,也要趁老师不注意,偷偷去看那么几页。
我看小人书最多的时间是在初中。那个时候,班里好些同学都喜欢看小人书。一下课,小人书迷们,聚在一块,什么《隋唐演义》呀,什么《岳飞传》呀,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说的眉飞色舞,兴奋不已;而争论到小人书中那个人物谁厉害时,你不让我,我也不让你,常常争辩的耳红面赤,口干舌燥。
要说那个时候,谁家小人书多,谁看得多读得精,那一定要属峰涛兄了。此兄是我的至交,我和他的交往,应该始于小人书吧!峰涛兄家在学校附近,寒冬宿舍太冷,住着实在受罪。峰涛兄往往这个时候,就让我到他家去,起先不好意思,但一听说他家有许多小人书,欣然前往。当峰涛兄把藏在屋里角落的小木箱搬出来,打开后,我还是被小木箱里一摆摆小人书惊到了。于是乎,我和峰涛兄睡在暖暖的热炕上,手里捧着小人书,如痴如醉地徜徉在历史当中。看到高兴处,我两总会停下来,切磋争论半天。
这么多年过去了,峰涛兄早在沪成家立业。每次我们见面,都会想起初中看小人书的情景。对于峰涛兄来讲,小人书不仅仅是少年时的回忆,而且还赋予浓浓的乡愁;而对于我来说,小人书不仅仅丰富了我少年时精神世界,而且给予了我许多不一样的东西。
记得,后来我也攒了一些小人书,当然,其数量没办法和峰涛兄相比的。我把小人书装在一个纸箱里,闲了就拿出翻一翻,虽然不知翻了多少次,但从不厌倦。大学毕业的那个暑假,应该是2001年吧,忽然想起小人书,打开布满尘灰的纸箱,里面的小人书,被可恶的老鼠咬的不成样子,我心疼了好一阵子。
岁月流逝,我的生活周围,越来越难见到小人书了。越是难见到,越是怀念。三年前,在宝鸡一家大型书店见到精装的《杨家将》小人书。欣喜之余,不顾价高买了下来。回到家,迫不及待翻看,但我怎么看,我在崭新的书页里,怎么也找不到当年的感觉。我内心有点失望,失望之后便是怅惘了。
前几天,峰涛兄在微信当中,给我发了两张《三国演义》小人书里图片,虽是网上下载的,但其画面,人物线条,一看就是三十前的那种感觉。
我心里明白,现如今世界,早已不是多少年前的世界了。世界再变,人也再变,变得让我们每一个人眼花缭乱,不知所措。但我心里相信,世界再怎么变,人再怎么变,但有些东西是不会变的,我相信,峰涛兄亦是。要不然,峰涛兄也不会在千里之外的大都市,给我发来两张小人书图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