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眼看到它就没忍住想笑。

虽然《五牛图》是一幅非常有名的画作了,可是在此之前,还真的没有仔细看过。第一眼就被这个歪头吐舌头的牛萌到了,脑子里全是“略略略”的表情包!
《五牛图》的作者是唐朝中期的韩滉,他在唐德宗的时候曾位居宰相。官当的大,艺术修养同样也很高。朱景玄在《唐朝名画录》中评价他画的“田家风俗,人物,水牛”最妙,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评价他的画“牛羊最佳”。
简单的线条,牛的筋骨肌肉、姿势神态全部展现了出来。五头牛既能视为整体欣赏,又能单独品味。
《五牛图》是韩滉作品的传世孤本,也是为数寥寥的几件唐代纸绢绘画真迹之一,因此不论其艺术成就还是历史价值都备受世人关注。
这么可爱的牛不了解一下吗?(来自本命的偏爱)
勤劳的牛——当然要好好保护
作为“踏实肯干”的代表,牛是农业社会中人们依赖的重要畜力之一。中学课本里的“二牛抬杠”和“一牛挽犁”可记得?农业生产方式中牛的角色可以说是相当稳定了。

在唐代,北方旱作农业区的耕种可离不开黄牛。唐代民家养牛量是很大的,而且因为统治者对农业生产的重视,还出现过把官牛分赐给贫苦农民作耕牛。
为了保护耕牛,政府颁布法律,皇帝多次下达诏书,禁止民间屠牛。私自杀牛,搞不好是要被徒刑一年半的。“徒刑”是个什么刑罚呢?唐朝的徒刑是“五刑”之一,它指剥夺其人身自由并戴着钳或枷服劳役的刑罚。
不过看到宣宗的一则诏书,也是挺惨的,因为“天下诸州屠牛,访闻近日,都不遵守。”(唐宣宗os:气死宝宝了,都不听话,管不了管不了)
唐代依然要进行宗庙祭祀等活动,而牛、羊等牲畜自然就少不了被屠宰了。
有时候,皇帝也出面管管“牛牲”,当然,这个时候可能羊和猪就该哭泣了。(诸畜说:我们做错了什么)
大中五年正月一日巳后,三年内不得杀牛,如郊庙享祀合用者,即与诸畜代。
“老牛拉车”,了解一下
在唐代初期和盛唐,虽然骑马和坐马车很流行了,但是牛车也是重要的交通工具哟。
文献中的“犊车”可以说是继承前代的一种仪仗出行用具,就是那种出门象征身份的装逼必备。唐代文献中对于不同品级的命妇(贵族女性的编制)出门乘坐何等装饰的牛车可是有非常详细的说明。
贵族的牛车,可能是这样的?

听说吃不到牛肉
隔三差五的不让屠宰牛,哪里来的牛肉呢?禁令可能不被遵守,比如听说了诸州“都不遵守”皇帝急的下诏。
市场上时不时还有售卖牛肉的,一般而言,这些牛肉可能来自与牧区或者那些老了、残了的耕牛。(想想都不好吃ε=(´ο`*)))哎)

普通人的肉类食材肯定不是以牛肉为主,但是地位高的人自然是能吃到的。贵族宴会上,主人从自家牧场宰杀一头牛和大家食用还是可能的。贵族私自养的一些牛可能本身就不是作为耕牛,而是为祭祀和宴会准备的肉牛。
文献中一些官员食用牛肉,还有因为食用不当导致生病或者死亡的。比如大诗人杜甫,吃了牛肉,喝了白酒,没多久就呜呼了。
既然主要不是吃牛肉,那吃什么肉呢?A猪肉 B羊肉 C鸡肉 D鱼肉
北方而言,还是A和B多一些,在南方一些水产丰富的地区可能鱼类会食用的更多一些。
至于具体的“唐朝人的吃肉之旅”,就作为下周预告啦!(没准也有点其他副食一起来哦)
吃货永远关心吃什么的问题,嘻嘻,短小的介绍到此结束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