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用这句中国属于来形容《红手指》的内容是再好不过了。《红手指》解释了养老问题和繁琐的家庭矛盾。
首先,我要介绍一下东野圭吾在这本书的创作背景:20世纪90年代日本国内爆发了经济危机,由于社会物质的匮乏,为了支撑起日本的生存开销。每个家庭中的父亲角色不得不极度努力去工作。然而,工作上时间和精力的大量投入带来了别的负面影响,这直接导致许多父亲与孩子之间日常交流的缺失,切切实实影响到了孩子家庭教育的完整性。对于子女而言,父亲甚至不是一个活生生的人,而是变成了母亲口中和自己记忆中的一个模糊印象。小说中的昭夫就是典型的父亲形象,昭夫工作任务繁忙,将所以与育儿有关的事务全丢给妻子八重子,甚至在儿子直已遭遇到校园暴力时只不过是教育两句却不做出行动,加上八重子的溺爱育子方针,使得直已性格扭曲,道德败坏。导致小女孩被直已掐死悲剧发生。当然直已扭曲的性格并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作者有将原因隐藏在内容中,直已在杀人之前的日常生活就是每天躲在家里玩暴力游戏。直已掐死小女孩后直接回到自己房间玩电脑游戏,父母发现此事后,昭夫要儿子下来交谈,但巴虫子一直极力反对,维护儿子,趁儿子情绪不稳定。杀人这件事情在现实生活中无疑是一件极其恐怖的。直已放下如此大错,非但没有发大火,反而一直保护儿子。第一件事情并不是想到如何处理这件事,而是想到安慰儿子。作者笔下的家庭谈话也较为平淡,建平时父亲与儿子吵架一般,家中无法感受出真正杀人后紧张的气氛,作者故意描写放大了家庭中的矛盾。
当昭夫八重子并包庇儿子,为儿子隐瞒事实,一切都做得近乎完美无缺。加贺出现了,昭夫知道自己怎样也无法隐瞒女孩死在昭夫家中的事实,昭夫做出一个恐怖的决定,你那患有老年痴呆的母亲(并没有痴呆)作为儿子的替罪羊。母亲政慧想尽办法暗示儿子昭夫回头,一直等待儿子昭夫亲口认罪,但儿子一直铁了心的不肯供罪名,直到儿子看见母亲拐杖上的名签,昭夫才真正面对现实。
小说中昭夫对儿子说的“把父母当成什么。”儿子在被警察逼问时还说:“都是父母的错。”,加贺最后对昭夫说:“你认真看过你母亲的眼睛吗?”,这些令人自省的话也许是作者为天下所有父母子女写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