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对方着想

作者: 岚源 | 来源:发表于2021-01-18 18:48 被阅读0次

文/岚源

今天,在网上无意中看到了一位宝妈发布的一条信息,说自己因为逼着孩子努力学习而与儿子爆发了“战争”,为此她很困惑。“可怜天下父母心”,很明显,宝妈的初衷肯定是对的,只是因为与孩子沟通交流的方式方法而引发了争端。相信这样的“战争”如今可能在很多家庭上演,“不写作业母慈子孝,一写作业鸡飞狗跳”的场景让许多人似曾相识,也让很多为人父母者感同身受、不胜喟叹。

作为网友,结合自身的感受,我与这位宝妈互动,回复了这样一段话:把“我希望你努力学习”改为“我相信你能努力学习”,试一下或许有变化。其他事情也一样,鼓励表扬胜于逼迫批评;另外一定要表扬得具体些,改变主观式的语言,如“儿子,这次你考得好,真棒,妈妈真高兴”,不如这样说:“亲爱的儿子,这次你总分多考了35分(或前进了5名),特别是数学做对了好几道难题,妈妈知道这是你努力的回报,妈妈真为你而高兴!”(一点建议)

在亲子教育中,站在孩子的角度与孩子探讨学习,沟通起来相对能轻松一些。暂时抛开“家长”的角色,与孩子做朋友,相信孩子会亲近你、接纳你,进而接受你的提醒、建议和观点。很多时候,孩子反感的不一定是家长的话,而是说话的态度,“高高在上”必然会让孩子产生抵触心理。当然,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个性,具体的家庭环境也因人而异,具体怎样沟通也很讲究艺术,也是需要去认真思考、潜心学习的。

我们每天要面对很多人,无论是亲人还是同事,相处时如果都能设身处地为对方着想,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或许就能避免很多的不愉快和无谓的争吵。

现实中,我们习惯用美好的话语对待陌生人,却常常将挖苦、挑剔、难听乃至怒怼的话语抛给亲人;我们常常对陌生人微笑,却经常与熟悉的人争吵。或许在潜意识中我们认为,面对亲人,我们可以“为所欲为”,因为他们会理解包容我们,但任何事情都有限度,过多的语言伤害也会让亲情疏远、让亲人产生隔阂。因而,无论是与谁相处,我们如果都能和颜悦色地交流,用友善的理解消融情感坚冰,我们的生活也会时时暖流涌动,也就不怕心田荒芜……

相关文章

  • 为对方着想

    文/岚源 今天,在网上无意中看到了一位宝妈发布的一条信息,说自己因为逼着孩子努力学习而与儿子爆发了“战争”,为此她...

  • 老为对方着想

    我们家经常有这样的场景: 我在电脑前工作、写稿… 就听到老婆说,“老公,我可以听一下古典音乐吗?我可以看一下电视吗...

  • 为对方着想 书摘

    有一家生产饲料添加剂的工厂,他们打听到一个肉禽饲养公司正在改产扩建,他们认为这是一次好的机会,便派出了很多...

  • 互相为对方着想

    事实,孩子六点要培训机构上奥数,按照路程我们需要5:40就要从家出发,我们下班回来已经五点半了,看到我叫了孩子好几...

  • “为对方着想”的误区

    “为对方着想”是为了让对方感受到你的体贴,或是做事的时候照顾对方的感受。 “为对方着想”的时候,如果想象力不够多,...

  • 我们

    我们抱着想成为闺蜜的心走向对方。 我们自以为很为对方着想,爱着对方,为对方做着伟大的改变。 然而,现实却是我们以爱...

  • 松浦弥太郎的《100个基本》之No21-No25

    No.21 不是“为对方着想”,是“想象力”。 为对方着想,这当然很重要。但若想错一步,就会变成“自以为是”。如果...

  • 《100个基本》续更

    021 不是“为对方着想”,是“想象力”。 为对方着想,这当然很重要。但若想错一步,就会变成“自以为是”。如果只是...

  • 如果事事为对方着想,而对方却说你伤害了他是怎么回事?这样做,难道

    自觉事事为对方着想,而对方却说是一种伤害。 从这样一则命题,我们不难看出,名义上是处处为对方着想,而实际则是一种强...

  • 松浦弥太郎的100个基本 21/100

    不是“为对方着想”,是“想象力”。 为对方着想,这当然很重要。但若想错一步,就会变成“自以为是”。如果只是自我满足...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为对方着想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iwxz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