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睡前故事
奇幻《午夜巴黎》

奇幻《午夜巴黎》

作者: 木子端端 | 来源:发表于2020-03-10 07:38 被阅读0次

伍迪.艾伦的梦幻之作《午夜巴黎》是第一部,全部都在巴黎取景的电影。不仅是大多数人,在伍迪.艾伦的眼里,巴黎有着非常个性的外貌:早上很漂亮,下午充满魅力,晚上美得让人心醉,而午夜的巴黎更是具有非凡的魔力令无数影迷倾倒。如果用白天比喻现实,夜晚比喻梦幻,那么午夜就是将现实带入梦幻。可见它是一部虚妄与实景交织,人物在理想和现实的分界进退维谷的、奇幻的超现实作品。

一次时光旅行,周围的景色浮光掠影,一封奇妙的情书穿插其中,深层探讨了法国与美国的关联,从历史、艺术、生活,以及人们对生活选择的差异,一批同时代的美国作家,以海明威等人为代表,是对现实不满“迷茫的一代”,怀抱理想在巴黎点燃了一场“流动的盛宴”希望之火。

对现实产生厌倦的美国编剧吉尔,想在迷人的巴黎完成他的第一部小说 ,有一天的午夜走在街上,坐上了一辆二十世纪的马车,来到了一个Party,就像位于塞纳河畔的莎士比亚书店,与其说是一个Party,不如说是一个文艺沙龙,在里面他遇见了海明威、毕加索、达利等人。也遇到毕加索的女朋友,后来与之共生情愫的阿德里亚娜。

“这是巴黎历史上最伟大最美好的时代。”阿德里亚娜目光柔美地望向吉尔。

“可是二十世纪黄金年代呢?那儿有查尔斯顿舞;有海明威,有菲斯杰拉德夫妇,我是说我喜欢那帮人。”吉尔回答道,目光炯炯地看着亚娜。

“但那是现实很乏味。”

“乏味,可那不是我的现实,我来自于二零一零年。”

“你的意思是?”

“我到你那个时代,就像我们来到十九世纪,我试图逃避我的现实,就像你逃避你的现实一样,都在寻找黄金年代。”

“你总不至于认为二十年代是黄金年代吧?”

“是的,对我来说就是,那你看这几位,对于他们文艺复兴时期才是黄金时代,他们宁愿用美丽的年代换取与提香和米开朗基罗共同作画的机会,那个时代的人可能会设想可汗忽必烈的生活更美好吧?我现在算是明白了,虽然不是大彻大悟,但是让我明白了我曾经梦里的焦虑。”谈起文艺复兴,吉尔声音越发高昂。

“什么梦?”

“有天晚上我做了个梦,是个噩梦。梦见我的阿奇霉素用完了,然后我去看牙医,可他没有卢福卡,因你懂我意思吗?这些人根本没有抗生素。如果你留在这里,这里就变成你的现在,不久之后你就会开始想象另一个时代才是黄金时代,这才是现实,不尽人意,因为生活本来就是不尽人意的。”

“这就是作家的通病,喋喋不休,但是我更感性,我要留下来生活在巴黎最辉煌的时代,你曾选择离开巴黎,可是后来你后悔了。”亚娜边喝着红葡萄酒边说着。

“是我后悔了,那是个糟糕的决定,但至少我做了选择,我是做真实的选择,但是这些很疯狂,不会真的管用。如果我真的想写出有价值的作品,我必须摆脱我的幻想,认为过去比现在幸福就是一种幻想。”

影片上映后,编、导伍迪.艾伦接受了采访,被问道:

“如果你是伍迪艾伦的朋友,你觉得他最烦人的是什么?”

“不断发牢骚。”

“说一个去世的人,你现实不认识的,但想与之共进晚餐的人。”

“西德尼.贝彻。”伍迪.艾伦略为思索着回答。

“有什么技能你没有,而你想有。”

“音乐家。”

“有什么最难放下的,但因健康问题不得不放弃的?”

“蒙太奇。”

对现实中的矛盾感到焦虑不安的吉尔,在现实和虚幻中时空切换,一次次地穿越,这何尝不是伍迪.艾伦的一个写照。他的思想,他的作品追随着“蒙太奇”,甚至他生活以“不断地发牢骚”,对现实极其不满,自己的电影事业成绩斐然,屡次获得奥斯卡奖,却私底下说:其实对电影没那么敬业,可以放弃,最想成为一个音乐家。这就是有奇幻情怀的伍迪.艾伦。


西德尼.贝彻:美国古典音乐家,高音萨克斯管演奏家和单簧管演奏家。伍迪.艾伦对他的喜爱,可从《午夜巴黎》开篇曲,一首蓝调高音萨克斯风舞曲略见一斑。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奇幻《午夜巴黎》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izpd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