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一趟老家,四天没有阅读,正常情况下不是没有时间阅读,而是自己给自己不阅读找了一个很好的借口。
这几天当不断地自我观察、自我反思时,感觉自己以往的行为习惯真是可悲,每天像做白日梦似的胡思乱想,没有方向、没有动力、不知所想为何?时至今日,我也不知道未来的路在何方?
世界是动态变化的,不知道其实也正常,但是要活在现实生活中,不能活在自己虚构的世界里,踏实做好生活中的每一件事,让自己或者感觉有价值。不了解自己也没什么,因为一直没有学习自我觉知,现在有了这方面的意识和行为,开始学习,便是进步!
今儿继续阅读《身心合一》这本书,主要学习5种身体心灵分裂的类型。
身心本为一体,之所以会出现分裂,那是因为身体出现了问题,不同分裂类型的划分,意味着从不同的维度描述不同的问题,这也是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种思路。
左右分裂
左半脑主要负责分析、逻辑思考,尤其在语言和数学功能上占优势;左半脑控制身体右边的活动。
右半脑主要负责确定空间方位、艺术活动、手工艺、身体形象、辨认脸孔等等。右半脑控制身体左边的活动。
右侧——阳——创造的力量
左侧——阴——包容的力量
左右侧的差异
1观察左右侧的差异,最简单的方法就是观察表达时的举动。
比如:当一个人释放情绪、彻底发泄时,左右侧的偏好会表现的最为明显。
2肌肉和组织的形状、移动和运用身体各部位的方式、沟通及表达态度与情绪的方式等都可以看出左右侧的差异。
在这里,印象最深刻的一个观点是:大多数人之所以养成喜欢使用右侧身体的倾向,主要是因为在生命早期发展出攻击性的态度,深深影响了身心运作的缘故。
上下分裂
身体心灵的下半部,与稳定、移动、平衡、支持和固定有关;负责让我们以舒适的状态站在地面上。
下半部涉及到隐私、支撑、反省、舒适、稳定情绪、依赖和动作
身体心灵的上半部,与视觉、听觉、说话、思考、表达、抚摸、打击、持物、沟通与呼吸有关。
上半身则负责与社会、对外表达、人际沟通、操作物体、自我肯定、发出声音以及采取行动。
上下差异
1了解身体心灵是否上下分裂,最简单的方法就是观察全身重量如何分布,体重的分配与注意力的分配大致相同。
2从身体心灵某半边的活力与健康状态看出某些部位的觉知程度。
3没有所谓正确的身体心灵结构,每个人的身体反应出它独特的存在方式,因此无论你呈现什么样的外形,最重要的是你必须体会你的身心灵有许多不同的元素组合而成,其中有些心理特性与偏好便反映在上下两半和左右两半的结构与功能上。因此平时进行的锻炼和练习,大多会依据本身的需求和位置来塑造身体心灵。
前后分裂
不同的情绪和心理状态似乎是由前面和后面自然产生。
前半面主要负责意识得到的自我层面和日常生活中的主动反应:悲伤、快乐、渴望、照顾、关爱、沟通、欲望等。
后半面反映出隐私、不自觉的自我。许多不想要的情绪,尤其是所谓的“负面”情绪,都储存、藏匿在身体心灵的后半面,沿着脊椎和双腿后侧。
身体心灵所产生的东西并不是说拿走就拿走,说扔掉就扔掉的。
身体心灵的前半面就像一栋房子的客厅,每件家具都安排的安排得当,以便接待客人;而后半面就像小阁楼或地下室堆满了老旧、没用或舍不得丢弃的物品。这些隐藏不曾表达出来的情感和态度,往往冻结在身体组织里,形成紧张、压力和肌肉武装,结果只会更进一步的阻碍生命能量在身体心灵里的流通。
头部和身体分裂
头部与脸部代表着最具社会性的层面,构成了我们面对外在世界的面具。
身体其他部位通常都穿着衣服,比较隐私,也比较容易被忽视。
西方人认为头部是心智、思考、理性所在的位置,身体则是和情绪、动物性、较不具创造性的层面有关。
在几种主要的身体心灵分裂的类型当中,头部与身体的分裂通常是最显著的,对整个人体的损害性也是最大的。
躯干和四肢分裂
躯干是自我的核心,它所应对的层面包括自我满足、自我反应、自我了解、自我保护等。
四肢是身体由中心向外延伸的部分,负责执行移动、采取行动、对外接触、操作、沟通等功能。
躯干与四肢分裂的类型,最典型的两种例子:
1手脚软弱无力,而躯干饱满发达。这种情况代表此人充满了感受与热情,但无法适当表达或以行动展现出这样的感受,他往往觉得自己就像被装在瓶子里那样受到压抑。
2手脚强而有力,躯干却很脆弱。这种情况表明他很难接触到自己的核心,因为他忙着发挥手脚所负责的功能,无暇顾及其他;忙于参加各种活动,和别人相处的时间大概比和自己相处的时间来得长。事实上,静静的享受一个人的世界,对他而言可能是一种酷刑。
当我认真读到这些内容时,反观自己过去的绝大多数的言行,有种还真被说中的感觉!这也更加坚定了以后自己要不间断的读书,以不断地发觉自己的缺点,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尽快地完成自我成长!
感恩遇见,祝愿所有的人健康喜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