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是真的光辉。
——柏拉图

柏拉图在其《会饮篇》中写到:永恒的美才是美的真谛,这种美如同太阳的光辉,每日轮回,不生不灭,不增不减。它不在某方面,不在某一地点,不是某个面孔,也不存在于某一篇文章,或某一个别物体,它是一切事物的源泉,有了它所散发的魅力和光辉,一切美的事物才能称其为美。可见,美之所以被称为美,是因为美的理念,美的性质所带来的长久的光热,给世人温暖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愉悦和满足。
真正的美发自内心,并由内向外散发,使整个人都笼罩在无法抗拒的耀眼光芒当中,不由自主地让人向往和喜爱,随之而来的是模仿所带来的巨大魅力。美丽的光辉,逐渐由点变线,由线连成面,越铺越广。整个社会在这种良好的状态下,人人自喜,美不胜收。
美丽和喝茶有异曲同工之妙。如果只为了解渴而喝茶,那茶的味道就不那么重要了,但是如果为了品茶,泯一小口,就能喝出诗意来;同样,如果美只在自身,充其量只能算是供人玩赏的尤物,但是如果它能普惠众生,用美制造出更多人能享用的财富和价值,那这种美才是伟大和永恒的。古代的四大美人之一的西施曾经流传着这样一个美丽的传说:西施是越国施姓樵夫的女儿,因家在西村,所以叫西施,她长得红颜花貌,如出水芙蓉。当时,吴王为报杀父之仇,领兵攻打越国,越军被打败,越王勾践和越王大夫范撯作为人质来到吴国做奴隶。三年后,吴大夫放回了勾践和范撯。勾践回国后,卧薪尝胆,他采用美人计,将西施献给吴王。西施背负使命,利用自己的美丽和琴棋书画,致使吴王不理朝政,整日沉醉酒色,最后终于在西施的内应下,越国勾践消灭了吴国。一个人的美丽是有限的和狭隘的,但是如果她把美丽变成武器,产生更大的价值和影响力,便可能会挽救一个集体甚至国家于水深火热之中,这时的美丽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美丽啊!
一名优秀的女大学生,在学校被冠以校花之名。毕业在即,很多学生选择了广东、深圳、上海这些大城市,而她却背着简单的行李和一堆书,来到了遥远的贵州山区,只身一人做起了山区支教老师,这样一做就是三年。在她的感染下,陆陆续续的一批又一批的美丽山村女教师诞生了,她们用自己平凡的人生铸就了那些山区的孩子蔚蓝色的梦想。她们把自己的美洒向那些有需要的贫穷的孩子,让他们插上梦想的翅膀,向广阔的天空翱翔。这种美是奉献,是牺牲,是善良,是真诚,是天底下最光彩夺目的光辉!
柏拉图在《裴德若篇》中这样描绘:这时他凭临美的汪洋大海,凝神观照,心中无限欣喜,于是孕育无数量的优美崇高的道理,得到丰富的收获。精力弥漫之后,他终于豁然贯通唯一的涵盖一切的学问,以美为对象的学问。那时,我们看到的景象是完整的、单纯的、静穆的、欢喜的,沉浸在最纯洁的光辉之中让我们凝视。柏拉图告诉我们,真正完整的美必涵盖于广阔的社会之中,以社会力量生长成惠及世人的参天大树,给芸芸众生带来一世荫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