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的真谛一定不是一夜暴富,是能一直活在这个市场上笑到最后才算是精彩,我大概19步入金融市场,见多了各种各样的理论和分析,大多数人都做了炮灰能赚钱的少之又少,有句行话叫不比运气比命长,有些新手就算是一年十倍,遇见极端行情账户清零,不管对于年轻人还是上了年纪有经验的投资者都是一种很大的打击,做投资之前大家都要想好一个问题,你想要什么样的生活,要钱,要闲,还是能一边享受自己人生一边有所作为,如果可以牺牲一切,放弃生活和自己的时间和空间,为投资贡献自己所有的精力和时间,大可学习索罗斯的方法,收益更客观,当然对自己生活牺牲的程度也最大,交易员的压力很大,特别有杠杆的交易,索罗斯父亲去世他甚至都没能去陪伴,对于普通人来说有点难以理解,但对于老交易员来说完全可以理解,生活和投资有时候会比较残酷,如果大家想功成名就翻云覆雨,像股评家一样张口即来各理论,其实长期来讲对于投资本身并无好处,我希望投资者能低低调调的挣钱,开开心心的生活,不要因为钱太多而丧失自己的时间和空间,投资需要独立思考,独立思考就需要简单和空间,天天附在人堆里四处奔走的人很难做好投资,因为投资需要随时随地独立的思考,好的投资者应该在有钱的时候走在大街上没人知道你,没有保镖没有媒体,你吐口痰也没人知道你是张三李四,这样你就算成功了,生活还是生活不为投资所累,怎样成为一个成功的价值投资者,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需要回顾一下历史上著名的投资大师,研究他们的经验对我们也有借鉴意义。我最推崇的一个大师也是华尔街最年长的投资者不是巴菲特,他叫欧文·卡恩(Irving Kahn)2015年于2月24日逝世,享年109岁。Irving Kahn简直就是一部投资史,卡恩历经上世纪30年代的美国“大萧条”、二战、冷战、还有2000年的网络泡沫、最近的金融危机,直到去世前仍担任纽约卡恩兄弟公司董事长,每周三次乘坐出租车上班,管理大约10亿美元的资产。投资者如果在1978年向卡恩兄弟投资100万美元的话,如今这笔资金已经上涨至4000万美元。109岁时仍坚持上班,直到辞世,试想我们如果能活到100岁,而且还在做投资不断赚钱还能享受生活,世界上还有比这更成功的人生么?“停止购买你并不真正需要的东西,并开始注重生活的要领,你就会长寿和快乐!”华尔街价值投资大师欧文卡恩(Irving Kahn),以他自己健康、快乐和丰富的人生,向人们道出的生活和投资真谛,我并不太喜欢索罗斯的风格,没有生活要那么多钱也买不回来青春和快乐。媒体请教卡恩健康长寿的秘诀,卡恩则回应说:“每年有数以百万计的民众死于这样那样的疾病,只能说这些人缺乏智慧和能力控制他们的冲动。”虽然卡恩说得非常不客气,但仔细观察他道出了生活得真谛,自制很重要,智慧也很重要,原来我见过一个操盘手比我年长许多,朋友非要介绍给我,我拗不过就去了,他跟我讲各种分析和结论,我仔细打量了他一番,四十来岁,肚子相当富态,头发也越渐稀少,他看我年轻所以观点比较激烈,我很直接回道,你路不正,这么下去结果不会好,他很愤怒讲到我赚了很多钱,表情全是不服,语气也很激动,我问他你家庭怎么样?朋友多么?父母孩子怎么样?他瞬间沉默了,离婚孩子跟母亲,父母在老家,我当时觉得这人太可怜了,为了挣点钱搞的妻离子散,生活临近崩溃,有这么大的血本,干点什么别的也都成功了,为啥一定要炒股,炒股炒到这份上,我看到这状态就立即感觉路子不正,肯定会毁了生活,做投资应该是个很快乐的过程,简单开心,要是天天这么苦大仇深,妻离子散,自己天天在操盘室看数字,或者也太没劲了。钱不能给你一个完美的生活,但是自制力和智慧会让人活的很福。
提起价值投资就不能不说格林厄姆这个价值投资学派的开创者。1934年年底,格雷厄姆终于完成他的《有价证券分析》著作,并由此奠定了他作为一个证券分析大师和"华尔街教父"的不朽地位。格林厄姆是这个时代最博学最有远见的投资者,久经沙场,分析了无数的案例和实践经验,我们这代的投资者是幸福的,总能踩在巨人的肩膀上做事,为什么在这只提了格林厄姆和欧文卡恩,没有过多的讲巴菲特,因为格林厄姆和欧文卡恩是纯投资者,很少干涉企业的经营,而巴菲特已经不单纯是个投资者,因为有很多投资是从企业运营的角度并购角度来分析,而且他的书很少资料和文献都是只言片语,讲多了怕误导众多投资者陷入误区,比如巴菲特讲有价值的股票一定要长期持有可以在合适的价格买进,国内的投资者根本理解不了什么叫有价值的企业,中国船舶,中石油,都很有企业内在价值,埋葬了一大批散户,巴菲特最优考虑的也是价格,但是他不会说高价股就没有投资价值,因为伯克希尔就是美国第一高价股,格林厄姆会更考虑价格,同样一个股票以中石化为例,巴菲特会讲,企业是有内在价值的,是家非常具有竞争力的企业,必须有竞争力啊,你买了48块钱,之后就套在山顶,巴菲特一块两块可能才会出手,最重要的一句话没说出来,格林厄姆会说,1块的价格够便宜,之后企业也有内在价值,可以买,或者四十八块钱的时候,格林厄姆风格是太贵了不买为好,格林厄姆曾经评论通用电气,谁能保证它能一直这么好下去,价格太贵就是不买,也不可能长期持有,巴菲特会很官方的讲,企业是个好企业,非常值得投资,但是他不会告诉你他什么价位进去,所以为了不误导投资者,我的观点是在有价值的东西价格不合适尽量也不要碰,巴菲特可以搞你不一定搞得好,比如劳斯莱斯,巴菲特买了也会说,不错很有价值,舒适性很好,而且性能一流,你王狗蛋赵树根一买基本破产,好的东西尽量多看,贵的东西千万别瞎买,格林厄姆说过几句话,很经典,你怎么能确定通用电气以后不会破产?对一流公司的怀疑态度是他成为伟大投资者的基石,没有合适的价格,所有的投资都是自杀行为。格雷厄姆认为,作为一个成功的投资者应遵循两个投资原则:一是严禁损失,二是不要忘记第一原则。格林厄姆是个能把投资当艺术的大师,不仅擅长清算,财务重组并购的分析,还擅长各种无风险套利,市面上有很多书写道格雷厄姆提出两种安全的选股方法。第一种选股方法是以低于公司2/3净资产价值的价格买入公司股票,第二种方法是购买市盈率低的公司股票。当然,这两种选股方法的前提是这些公司股票必须有一定的安全边际。事实上,如果在香港,就算做出投资组合对这种投资手法进行分散投资,还是会亏到流鼻血,香港破净的股票和一倍市盈率的股票很多,如果断章取义,一定会亏到倾家荡产,(如果有兴趣可以研究香港的毛股细股和和股分拆的市场制度)格林厄姆有其特定的环境和智识储备,希望大家一定要研究透,格林厄姆投资方法其实也有需要完善的地方,提起来格林厄姆就不能不提费雪,1929年10月24日,历史上迄今最惨烈的股灾来了,史称“黑色星期四”。上午11:00,股市陷入了疯狂下跌的境地,人们竞相抛盘。到了11:30,股市已经狂跌不止。
从1929年9月到1932年大萧条的谷底,道琼斯工业指数大约缩水了90%!
在这次股灾中众多美国富裕家庭一夜之间变成赤贫,跳楼的人数以千计!20世纪20年代,费雪靠发行卡片索引系统成为百万富翁。到1929年费雪持有的股票最多时高达1000万美元!这1000万美元里还有老婆、妹妹、亲戚的储蓄。在1929年股灾中费雪全军覆没,还欠下了不少债务,几乎无家可归。1930年初,格雷厄姆日子也没好过到哪去,他非常自信自己的投资组合,错过了最后的逃命机会。
1930年损失了20%以后,格雷厄姆以为股票市场没事了,急于翻本的他又贷款抄底股市。然后的事情,用格雷厄姆的话就是“所谓的底部一再被跌破,那次大危机的唯一特点是一个噩耗接着一个噩耗,糟的越来越糟”,1932年联合账户跌掉了70%之多,格雷厄姆实质上已经破产了。据其回忆录中说:
1930年共同账户最糟糕的财务年度,亏损50%。
持续5年没有从共同账户上得到收益,靠教书、写作和审计维生。
与海兹尔的婚姻出现问题。
1931年共同账户又亏损16%。
1932年共同账户再亏损3%(250万美元已经损失70%).
幸好当时没有长期投资、价值投资的说法,那年头流行的投资真理就叫“跑得快”,也有个别相信股市有“神”的投资者,有一位叫鲍勃·马罗尼大款,特别相信格雷厄姆就是股神,把上百万美元都放到格雷厄姆这儿让其投资。等马罗尼要用笔钱还债、急需用钱时,格雷厄姆告诉马罗尼,您这钱基本已经没了。马罗尼是一位爱尔兰铁血硬汉,当时就崩溃了,眼泪跟下雨一样完全失控……
其他客户也纷纷后悔相信了格雷厄姆,纷纷把钱都撤走了,格雷厄姆没钱可管,公司只得关门大吉。格雷厄姆的故事本来已经到了大结局部分,可是峰回路转,格雷厄姆的合伙人纽曼的老岳父来救人兼抄底了,新投入了点钱,公司才勉强撑了下去。
1934年后为了谋生他写出畅销书《证券分析》,也奠定了价值投资在华尔街的基础,格林厄姆早期的投资其实还是有个致命的缺点,不管事费雪还是格林厄姆,选股上是都没有大问题的,问题出在策略上,交易投资永远是应对,如果股市跌了95% 格林厄姆和费雪的方法还有用么?如果全仓免不了破产,投资时候没有不可能的事,我不知道我们有生之年能否遇见股市下跌95%这么惨烈的时候,但是一定要找应对的方法,如果无论何时都半仓的话,就算股市崩溃到底,你还剩50%以上的钱,留条命在一切皆有可能,这个就是后边要讲的半仓原则,就算有一天上证跌的只剩100点你都有在大家的尸骨上有翻盘的机会,不赚最后一个钢崩,拳不打直,利不尽享,仓不过半,留着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不亏损远比赚钱重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