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思考及回复:
如果有最优解,谁会选次优解?
对于爸爸来说,宁愿自己去打工让孩子读书,就已经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见过上班带孩子的家长吧?
老师在教室上课,孩子在办公室写作业。
医生早上6点在准备交接班,孩子在休息室还没睡醒。
这个搬钢筋的爸爸,也是没办法带孩子上班了:
人家东西收拾得比我还快。
相信这个爸爸平时应该是说过很多次的:“我干活那么辛苦,还不是为了你?!”
孩子无动于衷。
今天,让一根钢筋的重量去告诉他爸爸这句话的分量。
让一滴滴汗水去告诉他爸爸撑起这个家的艰辛。
网上有句话:“以后的你一定会感激当年那个拼命的自己。”
现在,这个孩子,一定会感激自己那天心急火燎地“去大城市,不用上学”的行动。
老话说:“不当家不知柴米贵”
炮火隔了岸,就宛如看烟花。
身临其境,现实,就是最好的教科书。
搬钢筋、推水泥、拌浆……
就连在工地上都充满了鄙视链:人家那些开重型机械的,就是可以挣得更高一些。
可你当年上技校都没学会……
带上一瓶水和一点吃的,塔吊上面一待大半天,可以挣得更多点。
那也得你学会操作才行。
不是离开了学校就不用学习
人生处处需要学习
从你小时候学着“三翻六坐九爬爬”到后来的ABCD……
从你学着遵守开会纪律到后来自己看书学习学习“如何高效开会”
从你从室友的恋爱屡战屡败学习到自己主动去修炼提高双商
人生处处需要学习。
你的价值观,不是别人灌输来的。
父亲可以对孩子造成的影响,随着孩子年岁的增大,微乎其微。
身体力行,更有说服力。
父亲教会他务实、负责。“哪怕工作辛苦、不体面,但是依然是一种选择”的乐观。
没毛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