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有幸,被邀请到北京市东城区分司厅小学参加该校原创剧《箱子里的图书馆》首演现场进行报道工作。
该剧以我们熟悉的课文《珍贵的教科书》为蓝本进行修改而成。剧情虽然耳熟能详,但是观看期间,小新哥还是忍不住几次动容落泪。细想起来,也许这部剧戳到了我的内心最深处。
小新哥小时候也和剧中男主角经历类似,也是因为某些原因搬到部队大院生活。也是从陌生逐渐熟悉,从熟悉到亲切的过程。
观看后,回去路上,不由有些感想,于是,打开微信又开始了新一篇的胡思乱想。
小新哥乱语,关于戏剧教育官方说法的好处,优势,我不在这里赘述了。我想说的是,在我看来,好的戏剧教育一定要有强烈的冲突。
这里所谓的冲突,首先是指的是角色的冲突。我们知道无论是谁,只要在戏剧情节中担任角色,就势必会有戏里戏外的冲突。这种冲突是由于戏里扮演的角色与戏外自己的本色一般是矛盾的,很难统一。如果说,戏里的角色与戏外自己的本色没有冲突,那么这部剧还是可以看的,但是不会好看。因为没有了冲突,就没有人物的心里活动。没有了人物的心里活动,演员就仿佛提线木偶,没有了灵魂,也没有思考,更没有了活力。
角色的冲突,在我看来,应该从人物的性格入手最容易把握。比如,现实生活中一个乖乖女,妈宝男就应该尝试让其在剧目中扮演一个特立独行,性格自立的人。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学生思考,进而推动其观察力,表现力的发展。
其次,冲突还体现在情境方面。众所周知,每个人的性格,为人处世的方法都和他所生活,成长的情境不同,因人而异。因此,在日常生活,工作中我们之间就会产生误会,甚至矛盾。当然,这不是说我们相安无事才是最好的。我们的误会,矛盾是客观存在的,不可能消失。因此,我们要做到的只是要相对平衡,也就是所谓的求同存异。
那么,放到我们的戏剧教育就应该抓住这种客观存在的冲突,让学生在参演的过程中,理解这种冲突的客观性和不可避免性。也就是说,我们给予学生一个设计的情境,这个情境要与其真实生活的情境有冲突。这样才能让他们在一个自己不熟悉的情境中找到自己,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如果我们设计的戏剧情境与学生日常生活,学习的情境相同,就会缺少了冲突。就会让戏剧教育的作用弱化。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