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行记

作者: 野雾啦吠放 | 来源:发表于2016-06-13 18:34 被阅读102次

接到系里指示, 出差去瑞典北部上两天能源与电力课。

这是一个需要从哥特兰一直往北飞,转两趟小飞机,接着再往大森林里开上100多公里才能到的瑞典小镇,接近北极圈,背靠大雪山,气候寒冷,人烟稀少。

从飞机上往下看,远处是巍峨的雪山,近处是森林和湖泊,看得人心旷神怡。

学校提前安排了一个叫Tommy的老师在机场接我。

下了飞机,一个陌生的号码打电话过来。

我:哈喽啊!

对方:嘿嘿!

我:我已经出来了。

对方:哦。你长什么样。

我顿时被这个直白的问题问住,后悔从来没有认真思考过该如何回答。

沉思五秒...

我:你找行李传送带旁边站着的男的。穿一身黑。包也是黑的。

说话间我前方晃荡过来一个魁梧健硕的瑞典哥们儿。

手机摁在耳边,径直走到我跟前。

一边上下瞅着我一边对着电话听筒里说:找到了,行李传送带旁边,一个男的,穿一身黑。你在哪。

我也瞅着他,思考了五秒钟。慢慢把手机举了举示意。

对面的这位大汉继续对着听筒说:举手这个人,是你吗。

我不知如何作答,只能对着电话说,应该是。

大汉说,那我挂了,黑豆。

两人见面,使劲握了握手。互相打量了一番。

我: 鼓捣鼓捣!

Tommy: 歇哪来!

Tommy应该没看过我们国家的样板戏,不然此时应该再加一句应景的台词: 同志,可把你盼来了!

两个壮汉肩并肩出门上了车。

我问Tommy,要开多久?

Tommy说,一个半小时。

我说,得嘞,走着。

Tommy大概有50岁左右,少言寡语而并非自闭,性情寡淡却眼神犀利。

如果一个人具备了以上这两种硬性特征,而且碰巧又长得不是特别难看,一般就会很容易被认为高冷。据我多年的经验,高纬度地区的瑞典人要高冷过低纬度地区的瑞典人,一和日照时间有关,二和表达能力有关。

于是乎,为了缓解两个男人长时间单独共处于一个狭窄私密空间的尴尬,并打发掉这100公里的开车时间,我不得不主动承担起扯淡的责任。

我说,今天天气真好啊!

Tommy说,嗯。

我: 温度没想象那么低啊?

Tommy说,嗯。

我: 哥特兰比这边暖和一点,你去过哥特兰吗?

Tommy: 嗯。

我:你们这人挺少的哈。

Tommy: 夏天来玩的人挺多的。

我:冬天呢?

Tommy: 去年冬天没有课的时候,我曾经连续14天没有找到一个人说话。

我:我去,你平时一个人住?

Tommy: 不是,我家还有一条狗。

汽车开出机场,很快进入森林区。

我: 这一路经过的都是这样的森林吗?

Tommy: no,现在经过的是松树林,过一会有一大片云杉林和白杨树林。

我:反正都是树呗?

Tommy:不是,还有少部分的灌木和木质藤本植物。

我:你对植物很了解啊。

Tommy:我只不过是一个普通的环保主义者。

我:哇哦,失敬失敬!

Tommy: 好说好说。

我:森林里有没有人住?

Tommy说: 可能有萨米人,住帐篷里,他们不需要手机信号。

我:那萨米人靠什么为生?

Tommy:主要靠养麋鹿。之前这片森林里有好多麋鹿,也有很多撒米人。后来切尔诺贝利核泄漏飘过来的毒气把麋鹿都害绝种了,好多萨米人也一起消失了。

我: Sigh!森林里除了鹿还有什么动物吗?

Tommy说: 有野鸡,野兔,野猫,野猪,狐狸,狼,黑熊瞎子啥的。

我: 那在森林里住着岂不是很危险?碰上熊瞎子可咋办?

Tommy说: 不危险,森林是我们共同的家。我们在森林里和平共处。

我: 你见过熊瞎子吗?

Tommy:见过一两次。

我:你不害怕?

Tommy: 为什么害怕?他们挺可爱的。

我:我看荒野猎人里美国的那边熊瞎子老吓人了。

Tommy说: 瑞典的熊都挺害羞的,听到狗叫两声,就跑没影了。

我: 跟这边人一样。

我:去年好像来了不少难民?

Tommy: 好像有几千。

我:他们都住哪了?

Tommy: 住在政府给建的小木屋里。

我:有那么多地方盖小木屋吗?

Tommy: 森林有的是。

我:难民的到来对你的生活有影响吗?

Tommy:只要他们不破坏森林,就没有影响。

我:听说有的难民被送过来的时候嫌这边人太少天太冷拒绝下车,又被拉到南方去了。

Tommy: 森林里的生活很美好,他们不懂。

我:平时的森林里有啥娱乐活动吗?

Tommy: 太多了,春天可以骑骑马种种菜,夏天露露营酿酿酒,秋天钓钓鱼溜溜狗,冬天洗洗桑拿滑滑雪。

我: 听着这么美好呢,我们中国曾经有个叫顾城的诗人,天天写诗向往这种生活。

Tommy: 后来呢?

我:后来那个人给抑郁了,为了个小三把老婆给砍了。

Tommy: ojojoj,这可不好。不过他是怎么能一下子找到两个女人的?

我:那边人口基数大,再加上长的帅的男人比较抢手。

Tommy:我们这边一个村里就住着五户人家,互相太熟了,都不好下手。

我:那大龄男性怎么解决单身问题的。

Tommy:娶越南和泰国媳妇呗。

轻松的森林的话题被扯到沉重的娶媳妇上,车内气氛又回归短暂的沉默。

我:你在学校教什么课?

Tommy: 数学,体育,环保,机械维修,领导学。

我: 佩服。我以前总听人说,你数学是体育老师教的吧,原来真有这种可能。

Tommy: 我们这边学校老师资源有限,都是一个人教好几门课,学生也可以自由选择,叫Libre education。

我: 你们学校有多少学生?

Tommy:方圆几百公里就我们一个学校,整个学校得有一百个学生。平时有开车来的,有骑马来的,如果所有学生都同时来上课是很壮观的。

我:你没见过什么叫壮观,改天去中国蓝翔技校看看那才叫壮观。

Tommy:他们有多少学生?

我:一个班2000个学生,也就1000来个班。

Tommy若有所思了一会,应该是很难算出来一共的人数,于是说,那是挺多的。

Tommy:你都教哪些课?

我教风力发电和电网规划。

Tommy: 风电比核电好一点,但是还不是最好。

我:为什么这么说。

Tommy: 风电污染环境,影响人和动物。

我: 风电怎么影响人了?

Tommy: 视觉污染,很多人看到风车在那转就头晕恶心想吐。

我: 相信我,任何人只盯着风车看久了都会头晕恶心想吐,盯着看超过半小时还有被催眠的风险。不过这个问题可以解决。

Tommy:怎么解决。

我:不盯着看。

Tommy: 瑞典每年撞死在风电塔上的鸟有5000多只,不包括自杀的。

我:你不能怪风电塔。我听说瑞典每年撞死在汽车火车飞机上的鸟有50万只,另外还有撞死在各种窗户上的10来万只,不包括自杀的。

Tommy:他们很可怜,每年大老远从意大利那边飞过来。

我:没办法,谁让我们总说,傻鸟。

Tommy: 风电还影响麋鹿的繁殖。风车转动产生的噪音会增加麋鹿的焦虑情绪,影响交配成功率。

我:森利里有那么多打野战的地方,却非得在风车下面挤着约会,这样的麋鹿,一定是有性格的麋鹿。绝种了真挺可惜。

Tommy: 冬天风车叶片上结的冰甩到地上可能会砸到人和狗。

我: 冬天一结冰风车就不转了,冰甩不了多远。还有,大冬天冰天雪地的,不在家里待着跑风电塔下面溜什么狗。

Tommy: 现在还有很多风电场建在海里,影响鱼类在公海里的航行自由。

我:即使有那也是美国的鱼在抱怨。

Tommy: 反正我觉得风电还不够好,应该更考虑对环境的影响。

我:那你觉得哪种能源好?

Tommy: 水力发电。0排放0污染,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我:取几个月就没了。

Tommy:可以先在瑞典北部的雪山顶上挖好很多蓄水池。然后从南极北极一块往瑞典运冰块。化开以后再用几万个水泵一起往雪山顶上抽水,组成高山水库群,随时待命。

我:那得花多少钱?

Tommy: 能用钱解决的问题都不是问题,做拯救地球的事可以不计代价,泽背后世,功在千秋。

我:国家拿不出没那么多钱运冰块怎么办?

Tommy: 可以增加税收。

我:现在都快40%了,加到多少合适?

Tommy:每人留下吃饭交房租的钱,其他都应该交给国家干这个事。

我:你是瑞典环境党党员吧?

Tommy: 你怎么知道?

我:你们党这种250的论调都一样一样的。

Tommy: 250什么意思?

我:就是有情怀的意思。

Tommy: 再给我五分钟,我一定能说服你。

我:先给我两分钟,我找一下书包里的耳塞。

Tommy:现在你不能理解,一千年以后的人会感谢你。

汽车即将开到目的地小镇,眼前的景色依然是一片郁郁葱葱。

Tommy看了看车窗外的远方,沉思着说,我们不能去见证。但是,我们身旁的斯特隆姆森林,还有远方的奥奈雪山,她们肯定将会见证那一天的到来。

希望一千年以后的盛世,如你所愿。

相关文章

  • 行北||记北

    云有海 地满霜 月洒 人归路

  • 北行记

    夏日温热的夜晚,我坐在房间角落木质的长椅上,开始环顾四周。整个房间的灯火闪闪,扑面而来的皆为熟悉的味道——透着陈旧...

  • 北行记

    野蔻 到的时候,接近黄昏,四下里山上的绿色开始暗淡...

  • 北行记

    2016年的北疆之行,断断续续的写了很久。之前只写了头和尾,而将风景最美的那段行程搁置了下来。未踏上北疆的土地之前...

  • 北行记

    半月前离开西安北上去考试,前一天晚上出发的火车次日清晨到,一天的考试结束后,再乘晚上的火车第三天凌晨回到西安。行程...

  • 行北||记

    黎明虽白 风虽暗 但所有的一切 终将绕过我的灵魂

  • 北行记

    接到系里指示, 出差去瑞典北部上两天能源与电力课。 这是一个需要从哥特兰一直往北飞,转两趟小飞机,接着再往大森林里...

  • 华强北行记

    北有中关,南盛华强。一月十五,序列早归。闲来无事,恰至华强。是日也,天朗气清,微雨霏霏。登高远极目之眺望,览下...

  • 星北行记——南京

    对于南京的印象是从这次旅行才开始改变的,之前在中学历史课本数年的影响下,总觉得南京是一个地狱般绝望而血腥的地方。 ...

  • 诗三篇5

    《无题》 夜凉蹬被梦中醒,时而听闻犬作声。五更未明车马行,早有披袄赶路人。 《北行记》 出门风刺骨,一路向北行。未...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北行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kiyd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