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口钟

作者: 东雨西晴 | 来源:发表于2018-08-22 09:54 被阅读48次

    前几天我回老家,路过村里小学,怎么也看不到小学的那口钟了,挂钟的柳树也不见了。说起那口钟,年代有点久远,好像我爸爸小时候就有吧。

      二十多年前,那钟是村小学的专用钟,上课下课都要靠它。九十年代的农村还是很差的,我们村就一名老师,三四个年级都在一个教室里。入学时,我就是听着那悠扬的钟声走进了那间教室,开启了我的学生生涯。刚上小学的我很不适应,总盼望着下课、放学,下课和放学的钟声悠扬、缓慢、绵长,————下课后,我就可以做些自己喜欢的事了。下课后,总想多玩一会儿,可没多长时间,上课的钟声就响了,上课的钟声雄浑、洪亮、急促,…好像是催赶着我们赶紧上课。

    记得老师让教“a、o、e”时 ,“a”字我是怎么也不会写,老师让交作业,可我又不想被老师批评,没办法,只好晚上让我妈妈替我写,妈妈说困了不想写了,我说替我写完吧,要不老师会打我,妈妈在被窝里趴在枕头上写满了石板正反两面。那会我们村的孩子都是把字写在石板上,第二天交给老师。还有一次老师让写“6”,我还是怎么也不会写,我是又哭又闹,后来我拿着石板跑到田地里找到奶奶,让奶奶替我写,奶奶写的字很大,写了三行“6”就占满了石板。

      慢慢地我也适应了,感觉小学生活也是多姿多彩的。老师在给高年级讲课的时候让我们默念或默写。有时候老师在给高年级讲的时候我也在听,虽然听不懂,但也是尽力地听,老师批评了高年级的谁,我就会在心里偷偷地笑。一会儿,听到了悠扬的下课钟声了,打钟的都是高年级的班长,这钟声提醒老师和同学们,该休息一会了。听到下课钟声,我们撒花似的跑出教室,去完厕所后就开始我们的游戏了,抓石子、跳皮筋、丢沙包……,三五成群玩的不亦乐乎!有时赶上有人在学校旁边推碾子,我们赶紧过去帮忙,五六个人跑地飞快,碾磙也转地飞快,累了再换上一波儿,主人脸都笑开了花。一会儿上课的钟声想响起,虽然我们意犹未尽,可是还有下课的时候,这么一想,都纷纷跑回了教室。一会儿又下课了,尤其是抓石子的,需要赶紧占地方,学校门口有几块平而光滑的石板,很适合抓石子,去的晚就被别人占了,那几块石板被我们磨得锃光瓦亮。虽然也有上课说话被老师罚站的时候,也有和同学打打闹闹的时候,也有做错题挨打的时候……这些只是小学生活的小插曲。

    那口钟陪伴了我们村几代人的小学生活,它不惧风霜雨雪,不畏烈日酷寒,始终挂在那颗柳树上,提醒着我们上课下课。如今看不到它了,总感觉心里丢了点什么。

相关文章

  • 那口钟

    前几天我回老家,路过村里小学,怎么也看不到小学的那口钟了,挂钟的柳树也不见了。说起那口钟,年代有点久远,好像...

  • 那口老钟

    大槐树的那口老钟 灰头土脸的支撑着槐树 枯萎的槐树树干空空 放大成无形 一支新芽侧翼膨出 系着老钟的铁丝勒痕树枝身...

  • 旧路·老钟·你

    《旧路·老钟·你》 这条路其实并不很旧,相比于那口早已入定参禅且有些心得的老钟,也确是如此。 然而...

  • 为什么那口钟敲了21下?

    见: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大孝子曾子每天都会进行多次反省,思考自己...

  • 那口

  • 那口井

    那口井历史悠久,井水清澈见底,井水养育庙王村的老老少少,村民为了感激这口井,还特意修建了龙王庙,供奉香火。 从井里...

  • 那口月

    我看山 望水 直望到秋逝冬来春渐近 看那红的眸子吧 它在世间寻寻觅觅 想为你把前路照尽 在这寒凉的北风里 千米 万...

  • 那口清泉

    对面山沟里的那口清泉夏季凉爽舒口冬季温暖甘甜历经多少年,未曾枯竭 傍晚,清晨里的挑水人一桶接过一桶从石缝里渗出的乳...

  • 那口井

    在我家没有吃上自来水之前,我们都从这口井里挑水吃,这口井养育了我们一个沟里(小时候我住在一个叫水洞沟的地方)的几十...

  • 那口井

    我在一个大杂院长大。从两岁多举家搬到这里,直到大学毕业那一年搬走,这里承载了我20多个春秋的记忆。 大杂院其实是一...

网友评论

  • 老绵羊七夕:我也农村长大的小孩,每每想起往事,童年的天真与快乐似乎还不能释怀吧:blush:
    东雨西晴:@老绵羊七夕 谢谢你读我的文章,我刚开始写,让我有点受宠若惊

本文标题:那口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kjei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