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教怪象ABC

作者: 三门峡756马青云 | 来源:发表于2019-07-28 13:33 被阅读75次

曾经遇到三个奇葩的家长。一个A是天天打电话让班主任老师没收孩子带的手机,理由是自己在家,管不了孩子,也要不了孩子的手机。老师帮A家长没收了孩子十余次手机,可每次都在归还家长不超过三天的时候,又重新出现在教室内。所以最后班主任老师完全放弃管理,孩子也不得不在一年之后又转到封闭的私立学校去上学。

另一位奇葩的家长B是,要求调查孩子在学校两周内的所有开支消费。班主任只知道孩子花钱很大方,曾经为他认为的好朋友总共买了五顶红色帽子,为此班主任曾经训斥过他,并严令他把帽子带走。后来的情况是一家长的儿子回到老家帮助爷爷背麦孑,忙了一下午,得了500元的好处费。结果这败家子两周内吃西餐进哥厅买玩具等把它全部花光。

老师的调查结果是,赠送的礼物退还给本人——B的儿子,被请去的其他同学平摊所有的饮食开支。其余记不清的小账则不了了之。

上面提到的家长A和家长B,所要求的内容与教学毫无关系,却以"教师应该管孩子为由"无边界的扩大教师的工作内容,这哪里是让孩子在学校学习做人,简直是把老师当成了孩子的第一监护人,这样的教育效果家长用脚想也能明白,平时课堂上能学会的知识,孩子到底掌握了多少。

最奇葩的还是家长C。他的孩子如果是中午加班儿,写了一点儿作业或者晚上写作业,他一定发朋友圈儿说“看,我的孩子多累。"嗯,他的孩子常常不写作业,他却总是一厢情愿的认为写完了。老师在微信群里通知说他孩子作业没写完,他却总是不能到校与教师沟通。等到有一次老师说他"孩子要跳楼",他才急急忙忙的来到学校。而且还必须当着孩子与本班学生的课代表以及他夫妻五人才人证物证俱全地完全证实了孩子没写作业的实际情况。他的家长是除了孩子和别的同学闹矛盾私下来学校自行解决之后,第二次来学校与教师正面沟通。因为之后的情况是作业还是不写,所以老师把他们夫妻二人请出了班级的微信群。

社会上有过这样一个调查:老师最厌烦哪种家长?以领导姿态面对老师的家长排在了首位。

现在很多家长会觉得,教育是服务行业,老师就应该给我的孩子提供最好的服务。但是教育不只是“服务”,它更是心灵层面的引导和滋养。

对待老师最好的态度是尊重和信任,这样才能激活老师内心最崇高的情感,才能让老师用心去对待孩子,给孩子一份优质的教育。

每一个生命都是复杂的个体,一个孩子就够使一大家子头疼了。而一个班主任要面对的是几十个孩子、上百位家长,还要面对生活工作中的其他种种事项,可以说付出得已经够多了。

所以请善待每位老师,特别是那些为您孩子好,对您孩子严厉的老师。请家长多一分宽容和理解,多给老师一些尊重和信任。

所以请家长明白,家长才是孩子教育的第一责任人,先别放弃自己的资格与义务。

一位资深班主任曾说:“家长与学校配合得越好,教育越会成功。凡是家长不与学校配合的,结果都是悲剧,这在我的教育经历中无一例外。”

孩子走进学校,老师对他的影响非常大。有时候,老师对孩子的态度,并不仅仅取决于孩子,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甚至受家长影响更大一些。
每一个孩子都是家长的宝贝,孩子在学校受了委屈,家长一时冲动愤怒是很正常的。可是在去学校“讨说法”之前,一定要先把事情的来龙去脉搞清楚。

C家长不胡白,可能也有更多的家长,虽然不明白,只是没有明确的与老师唱反调而已。——如果是自己孩子错了,那就主动道歉;如果是别的孩子的错,可以向老师反映情况,请老师协调处理;如果认为学校或老师处理不得当,可以与之协商下一步处理办法。在这个过程当中,家长要表现出理解和宽容的态度,如果在没搞清楚状况之前就去学校“大闹”,只会让老师觉得家长无理取闹,留下这样的负面印象,自然对孩子很不利。

B家长不把学校、老师的规定当回事,也有更多的家长不明白。

对于学校和老师的规定,最好的方法就是配合。比如很多学校规定不让学生带手机,不管家长是否赞同,最好都要教育孩子遵守学校的规定。

如果家长对一些规定有意见,默许甚至鼓励孩子违反规定,这会让学校和老师非常为难,也会给老师的工作带来很大的困难。很多看起来不合理的制度,往往就是为了保护大部分孩子的安全和学习环境。因为从家长的角度来说,只需要面对自己的孩子,但是对于学校来说,需要面对上千名学生。

3A家长不参加家长会、不和老师沟通

孩子的教育,第一负责人应该是家长,而且最了解孩子的也是家长,老师自然希望能和家长建立联系,及时掌握孩子的情况,好能及时调整对孩子的教育方式。家长不管工作再忙,也一定要抽时间去参加家长会。如果实在无法抽身,也要定期和老师沟通。

否则,老师不确定你是否对孩子的教育关心,也不确定你孩子出现问题后自己的处理方式你是否能接受,更不知道孩子在学校出现的一些问题是否与家庭问题有关。

孩子最终教育成什么样,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共同决定的。不与老师沟通,老师对孩子的教育没有一个整体的把握,自然很难因材施教。
因此,在孩子面前,家长要尽力维护学校和老师,要真心实意地用换位思考的方式做好孩子的工作。

如果家长能对老师的工作多一分理解和体谅,老师自然也会对孩子报之宽容和鼓励,这种良性循环,最终会让孩子受益终生。

相关文章

  • 家教怪象ABC

    曾经遇到三个奇葩的家长。一个A是天天打电话让班主任老师没收孩子带的手机,理由是自己在家,管不了孩子,也要不了孩子的...

  • 怪象

    他说:“走路总是摔倒” 你说:“地铁总是坐过站” 他说:“开车的总是闯绿灯” 你说:“医生总是让病人听自己的肚子”...

  • 怪象

    我在北方看到了很多"江南糕点",在南方看到过"北方大馒头"。人们总是对陌生的东西充满期待与幻想。

  • 怪象

    大学第四年,专升本的第一个暑假。 这个暑假还没到来时,我就已经无数次想过如果我现在已经踏入社会不再是学生那该是什么...

  • 怪象

    能做事的人都去忙着做事了 什么都不愿做的人 往往讲出来的道理最多

  • 怪象

    当我每天得50钻贝时,我总想:要是得70多好。 于是我积极争取,终于一天能拿70了,我又想拿100是不更好,于是我...

  • 怪象

    很多孩子天生都是善良的人,容易可怜他人,生出怜悯之心。有时候自身难保之时还在为他人着想。结果呢,结果是什么样子。 ...

  • 怪象

    最近几天,每天在店里,一到上下学时间就经常看到一群群小学生和家长从门前经过。令我觉得奇怪的是很多学生都是自己空手走...

  • 怪象

    天边乌云又压顶, 细细仰望雨将倾。 稍稍停留云舒散, 此等怪象世间稀!

  • 怪象

    有事候我们需要用一个东西,印象着在家的一个地方,但一找,没有,所以东找西翻就是找不到,不用的时候吧,在你眼前晃过来...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家教怪象ABC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knur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