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不能半途而废,半途而废就是前功尽弃。那要怎样才能持续做一件事呢?
就像我学习英语,前九个月每天学习2-3个小时,后来因为加入了写作,发现写作对我目前来说更为重要,于是写作就占用了学习英语的时间,目前学习英语时间越来越少,几近中断。
发现经过重复训练过的那些内容,已经形成肌肉记忆,深刻印在脑子里,而当时觉得学会,后来没有经过反复训练的内容,随着时间的推移,印象越来越模糊。
学习任何东西贵在坚持。今天经过思考,决定英语还是要继续学下去,虽然时间不可能是一天2-3个小时,但是一个小时还是可以的。
计划每周学习3-4节课,包括听课、整理学习笔记、做课后练习、两个作业小打卡。每周前四天学习新课,后三天复习巩固。每月要留出一周时间复习之前学习内容,便于巩固记忆。
学习英语,最重要的是多多练习,最好是能在实际中运用得上。我能想到的方法是自己做的练习作业,口语打卡,让女儿帮助修改,这样也可以提高女儿学习英语的兴趣,利用人都有的一个毛病――好为人师。有可能的话,俩人尽量多用英语对话,练习口语表达能力。
就算知道正在做的事情不能中断,有时还是有偷懒发生,一旦有了第一次,往往会有第二次,所以每天做的事不能中断,实在遇到不想做的时候,可以把时间缩短,想一个折中的办法。
学习偶尔中断一两天不是问题,收拾好心情,调整状态还可以继续开始。但是如果停下的时间太久,学习的动力就会锐减,停止的越久就越不可能再重新开始,所以才有了做事情要“一鼓作气”这种说法,选定了方向就要坚持到底。
其实说到底,还是自我精力和时间的管理出了问题,增加新的学习项目,也要把原有的学习项目安排好才可以。
不能再出现这样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的行为,因为这种行为就是半途而废,让自己之前的所有努力都有可能化为乌有,半途而废就是前功尽弃。
学习书法也是,自己练习,特别是做基础练习,枯燥又乏味,中途停止一个多月。最近在网上找到一位老师,参加了训练班,在一个班集体中,跟随老师指导练习,就比一个人练习见效快的多,积极性也有很大提高,简直不能相提并论。
所以现在明白,学生为什么要到学校进行教育,而不是在家一个人自学,在学校有老师的引导,有老师和同学们共同创造的学习氛围和环境,气场十足,更适合还没有自制力的学生,群体学习加上学生们的讨论,相互鼓励着一起学,便于学生巩固记忆,也使得学习这件事更能持久下去。
学习任何一门知识,是循序渐进的事儿,要在一个群体中学习,并且有好的老师随时指导,这样的学习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有好的老师指点,自己用心学习,并且还愿意花时间练习,这样的学习方法和态度,想不出成绩都难。
既然有了好的学习方法和态度,就要把这种学习的方式运用到各个学科中。所以写作又开始加入一个新的练习群,这次学习时间是一个月,虽然还没正式开始,但是从报名的那一刻起,那种紧张的感觉已经开始,期待自己在这次学习中,能获得更大的进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