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听到朋友欣瑞说:“我的孩子怎么跟她的奶奶比跟我还亲,我才是她的亲妈啊!他怎么就不跟我亲呢?”
原来欣瑞这个80后,生完孩子就放到婆婆那里,两个人继续享受二人世界。每天下班后,去婆婆家吃饭时,顺便看看孩子。晚上俩人回家时,仍旧把孩子留给婆婆带。他们几乎没怎么照顾过孩子。
他们只是高兴的时候去逗孩子玩玩。平时都是由婆婆帮着带。有一次,婆婆有事要出门去,就让他们把孩子带回家看几天。结果孩子到了晚上怎么也不睡觉,就是嚷着要奶奶。朋友感觉非常惊讶,不自觉地发出疑问,“这是我的孩子,怎么似乎跟他奶奶比我都亲呢?”
这实际上不难理解。谁陪伴孩子的时间多,孩子就愿意依靠谁,也就跟谁亲。他们平时不带孩子,孩子多半都是跟奶奶在一起,他当然会跟奶奶更亲。
有人说:“每一个幸福的孩子背后都有一个愿意花时间陪伴孩子的父母。”孩子的成长离不开父母精心的呵护与陪伴。
父母陪伴童年时期的孩子可以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父母陪伴青年时期的孩子,可以比较顺利地度过青春期。
有的父母说,自己的孩子就像个小话痨,有什么事儿父母说,每天回到家,他就又说不完的话。儿又的父母说,自己的孩子很少给自己打电话,什么事儿都不跟自己说。这是两种截然相反的现象。
分析这两种案例,我们会发现,第一种现象,父母跟孩子相处得比较融洽。孩子心理就不设防,有什么话都愿意跟父母说。
而第二种现象,父母跟孩子的关系病不融洽,因此,孩子跟父母没有共同语言。他们就选择了闭口不言。
心理学家艾莉夕立森·高普尼克曾说:“你是什么样的人,你跟孩子关系怎么样,比你对孩子怎么做要重要得多。”
我们要给予孩子更多的陪伴,陪伴他们玩、陪伴他们学、陪伴他们笑、陪伴他们哭。同时,要理解、包容他们,才能走进他们的心灵。他们也才能敞开心扉,对父母更好地沟通。
我们发现留守儿童往往都很胆小而且自卑。他们缺乏父母的陪伴,内心就缺乏安全感。他们会更多地依赖照顾他们的爷爷奶奶。
因此,不是你生下孩子,孩子就会更你亲,陪伴更容易产生亲切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