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梁龙蜀
每个人的生活中,都有一个大神朋友。
每每谈起这个大神朋友的时候,从神态到语言,总有些无法隐藏的骄傲感。最好就是这个大神朋友的名号还是正在聊天的人“主动”提起的,引发你满溢的自豪感,你平淡地说出:“他呀,认识呀,我的朋友”——这场谈话瞬间变成你的主场,不亦乐乎。
我也有这么个朋友,但他的领域跟我八竿子打不着,所以以前,我是没有这种骄傲感的。
后来开了咖啡店,来店里喝的小伙伴们若无其事在书架上闲逛,随手拿起一本他的书,嘴上说着:我小时候就是看着他的书长大的——翻开扉页,看见签名,然后瞪大一双不可思议的眼睛看着我:“老板娘这位大神也是你的朋友吗?”他们开始带上崇拜的放大镜,我的自豪感就这么被点燃了:)
我的大神朋友叫猫小乐,《阿衰on line》、《小老爷们那些事儿》、《猫三狗四》的作者,著名漫画家。
遇见之后留在生命里的
从最初开始 就是惊喜
相识十一年,因为初次遇见那天留了一个太大的bug,所以大约再过十年,这个梗还是可以拿出来娱乐一下大家。
那年我因为工作关系调动青岛,做当地项目协调员,学习着接触方方面面,有一天,有孩子的同事满心雀跃地说,一会儿我们的明星志愿者要来,终于可以给孩子要本签名书,更夸张的,是有同事拿了一摞《阿衰on line》,藏不住的激动,坐立不安。我拿起来翻了一本——嗯,这是个很有意思的作者呀,校园漫画,没有看过,你们激动吧,我负责做好见面记录就好。
约定时间到了,文质彬彬的猫小乐先生,带着美丽大方的猫嫂女士,出现在我们办公室,可想而知的一场真诚并热烈、紧张并兴奋的见面会就这样发生了。猫小乐先生带一副黑框眼镜,内向谦逊,有问必答地跟大家聊着,细心询问每家孩子的名字,一一签名。坦白说,我更喜欢猫嫂女士,乐观开朗,笑起来哈哈哈哈极有感染力,典型的快乐天使。
大家七嘴八舌地聊着,大多数话题与阿衰相关,听不懂的我抓起一位同事带来签名的《漫画party》翻看,突然——见到了自己熟悉的漫画片段《猫三狗四》,在《新京报》很火的当年,这是每周末我最喜欢看的漫画专栏!这是从小不喜欢漫画的我最喜欢的国产漫画了!好开心!太不好了以前都不看作者是谁,要不以后遇到了都不认识,我得先默默记个小笔记,作者,作者——猫小乐!什么!猫小乐!
年轻时咋咋唬唬的性格在那时一览无余,粗暴打断正在我对面签名的猫小乐先生:“《猫三狗四》也是你画的?”
“对呀,那是我很重要的一个阶段的作品。”
what?!
“偶像啊!偶像啊!偶像!我超级喜欢你的作品……” 前半段看似冷静的我瞬间上身疯狂粉丝,猫嫂和同事们在一旁狂笑不止。
就这么二了吧唧没有一点儿形象地认识了猫哥一家人。
你看见他光芒万丈创意无限
可知他背后付出的辛苦努力
从最初已经成年的小朋友看见《阿衰》说是他们的回忆,再到后来家里的晚辈们总在包包里放一本《阿衰》,转眼,16年过去,书不断更,《漫画party》封面,还有两个完全不同的作品,讲述都市年轻人生活的《猫三狗四》,爆笑成人漫画《小老爷们那些事儿》。
读者读到开心的时候,常会感叹作者“聪明”,但这样的聪明是怎样炼成的呢?
有一回,猫哥猫嫂带我去西餐厅吃饭,忘了中途聊到个什么爆笑的点,猫嫂和我笑成一团,猫哥默默找服务员要来一支圆珠笔,左看右看发现没有本子,然后拿起桌上平整的餐巾纸开始记录要点,然后小心翼翼把这张纸折起来,塞在牛仔裤的口袋里。
要命的是,吃完饭我临到要下出租车,跟猫嫂热闹道别,猫哥突然说:等一下,我确认一下小纸条还在不在,不在了还要麻烦你补充,这个点子可以放在下期的稿子里……哦好的,在呢,你路上注意安全......
还有一回,因为羡慕猫嫂的好身材,又是一年一度的夏天到来,好歹也要作为一个爱美的女生减减肥吧。理性派猫哥就开启了分析模式:其实你最主要的是戒掉零食就好了,尤其是一边写方案一边吃,这样不知不觉会吃下去很多。
表了决心没两天,逛超市的路上,看到一款新出的零食,一时激动,拍了照发过去:这个超好吃,回头我带点儿过来一起吃一起吃,猫嫂肯定喜欢。冷酷的猫哥这个时候似乎从文字里生出一把大刀:不许动!然后开始感叹,原来爱吃零食的人,会有这样本能的“条件反射”。
故事的结局,当然是我吃零食的坏毛病一直改不掉,一直胖着,但是在下一期《阿衰on line》里,看到了阿衰减肥的故事,然后我一边拿起了零食,一边自我安慰:还是有好处的,比如,为创作者提供创作素材,阿弥陀佛......
长大以后,自己走上创作之路,身边也有越来越多的创作者,而绝大多数都有不能自控的恶习,晚睡、抽烟、喝酒、喝咖啡等等等等,说不清是创作的催化还是逼迫自己创作。
但是,猫哥不是。因为每个月有大量的工作量,从创意到初稿、上色大多需要自己完成,所以他早上九点开始工作,到下午五点,没有恶习,在一天又一天别人看似单调重复的工作中,发现、挖掘自己创作的快乐——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天知道他花了多少精力心力去维持这样稳定的创作状态,以及稳定的创作水准——或者说,他并没有多余的精力去关注其他,生活中只有这一个突出明显闪亮的点。
《阿衰on line》是国内销量最好的校园漫画,连盗版的数量都是上百万。有一次出差去边缘城镇,看学校旁的小零食店有各种大小版本的阿衰,还有圆珠笔、笔记本、贴纸,才知道这真实成为一代又一代小孩子少年记忆的组成部分。
周边的产品如何发展,猫哥没有挂在心上,他选择成为一个创作者,于是他的自我追求,从校园漫画《阿衰on line》到了都市青年漫画《猫三狗四》,再到了后来成人爆笑漫画《小老爷们那些事儿》。后者由于主题太过新颖,与他以往风格差距太大,编辑们一直担心粉丝不能接受,最初出版愣要改用“涂老丫”的笔名,直到十年后的2016年再版时才恢复猫小乐“真名”。
我没有参观过他工作时候的状态,但知道他在家附近买下一套房子作为工作室,有无数个理由可以懒着赖着,却雷打不动几乎每日按时上班下班,除了定向的采访,很难得听到他会对自己的作品说些什么,似乎想说的,都在作品里。
这是他近二十年来的心血所在。
这是他的探索。
在生命长河里前行 偶尔抬头
大哥就是大哥 总在前方探路
因为工作的关系认识,因为性格的关系熟络起来,才渐渐看到通常沉默的猫哥的另外一面——这个思路清晰、视角独特的水瓶座,常常以不亮眼的姿态隐藏在人群中,直到话题进行到中后段,才会听见他抛出独到见解,让人眼前一亮;当朋友们聚在一起,猫哥就成为那个开心看见大家相聚,酒不醉人人自醉,会照顾大家安全到家的兄长了。
除了创作和绘画,猫哥还醉心于许多跟“搞笑”相关的科技产品,比如早年流行的gif动图,把朋友们的脸一张一张做成搞笑表情存放QQ表情,或是入坑专业相机圈,用强大的PS优势进行再加工,给你一个有趣的新视角。更有甚者,当爹之后也没有放过可爱的小宝贝,工作间隙也是各种趣图信手拈来,分享着他平稳、快乐、丰富的内心世界。
我问过他,是一毕业就选定了画画作为职业吗?
猫哥说,龙龙你想不到我都做过什么样的职业,我当过公务员,做过晚间电台主播,还在公司上过班,最终知道自己仍旧喜欢绘画,不愿意浪费时间在外界不擅长的世界,才决定要坚持绘画。
他还说,其实不是多努力,是运气比较好,遇到好的时代,好的合作伙伴,好的机会。
他还说,要多多感谢猫嫂,是她一直以来的阳光热情和鼓励支持,否则可能要等到“熬白了头”。
后来我调离青岛,再见面时猫哥开车,猫嫂挺着大肚子,我认真跟猫哥汇报着进来的工作生活收获,猫嫂抓着我的手摸在她的肚子上感受新生命的胎动,一切如此美好。
再后来,两家人一起见面,闲话家常,聊聊旧事,彼此分享这几年的生活感悟,我似乎一切还是老样子,猫哥猫嫂已成为一双儿女的父母,平衡着工作与家庭,兼顾梦想。
去年,我邮寄新书,他回馈最新出版的《阿衰on line》以及正版的周边产品,他在做新的尝试——有如此一个比你有才有钱还有有颜的老婆孩子的人,比你还努力——你还有什么理由不努力?
于我而言,更多时候,他不是那个走富豪作家排行榜的大神猫小乐,而是隔壁家的那个不善言辞,默默埋头在自己工作中的善良大哥,所以——我接下来的新书,还是要赖皮地麻烦大哥作序了......
【关注“龙门院”微信公众平台,了解更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