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的主题营报名是最干脆利落的,没有过多的纠结和衡量,看到招募海报就开始网上买书,接着找小麦连长,交押金。
这是我在读书营学到的招数之一:想做就去做,至于困难,肯定是有的,遇到了,想办法克服就是。关键是如果不去做,也感觉不到有多轻松,因为没做的后悔和假如做了之后的美好设想时时刻刻折磨人。
我经历了什么?
十天过去,遇到的难题真不少,但是都被解决了,真正重要的不是我完成了十天的打卡任务,而是通过打卡,自信的砝码可以增重一些。
1.“你又买了十本书?”
当老公得知又买了十本书时,连珠炮似的责问扑面而来,“上次你买的书看完啦?今年你买书都花多少钱啦?读那么多书干什么,踏踏实实过日子有可以啦?不花钱是不是浑身难受?”(像不像一个啰里啰嗦的爹)
如果放在以前,我会因为他的话难过好几天,因为我自己能挣钱,想买什么是我的自由。虽然在读书,但是工作、家务、孩子我一样没落下,心里会特别难受。
现在不一样,他的话像耳旁风,吹过去就没啥事啦。有两个原因:首先通过这段时间的读书,我认识到自己之所以很在乎老公的评价,是因为他的话触动了内心潜藏的那份不自信并产生认同,是这份认同让我不舒服,是自己的问题,不是他的,自己的问题就不用在他身上浪费时间喽。其次时间那么宝贵,哪有功夫生气,我还有更重要的事情做!
2.时间不够,调整来凑
我平时的碎片时间挺多,整块的时间很少,一开始的设想是把任务分解成碎片,填充到不同的时间段。执行起来发现意外状况太多,突然要填各种表格;孩子身体不舒服,要坐下来陪他;学生之间闹矛盾需要调节。填充到碎片时间里的任务无法按时完成,我就开始浮躁焦虑,整个人沉静不下来。
碎片时间不行,去哪里找整块时间呢。当时我正在参加长头公众号的读书活动,《就是因为没时间,才什么都能办到》中的吉田为了完成出国留学的梦想,晚上8点早早跟孩子一起睡下,凌晨3点准时起床学习。我是不是也可以这样做,晚上8点半给孩子讲完故事,关灯睡觉,手机定到凌晨4点。第二天早晨,准时起床,擦把脸,精神状态出奇地好,看书效率也挺高,将近6点我完成打卡,不错嘛,我发现了自己的黄金时间段。在此后的几天里,基本上都是三四点钟起床,有时只剩下录音没完成,再找碎片时间补充。
我得到了什么?
1.“我行!我可以!”这一结论得到验证。
从小自卑,根深蒂固,样貌、工作能力、沟通能力等等找不出能让我挺直腰板说一声“我行”的一面。读了很多书,我知道没有什么可自卑的,只是一种心理暗示而已。我试过记录成功日记,搜肠刮肚找不出有什么可记录的,因为我做的事以前都做过,只是再重复一次而已,非常痛苦没坚持下来。在一本书中看过:只有走出舒适区,把以前没做的事情做成功,才能积累你的自信。
在家庭工作人情世故纷繁芜杂的生活中,我还能抽出时间去完成艰巨的任务,我真的感受到自己的能量。
2. 到处是故事
我一直认为自己的生活是平淡无奇的,像一杯白开水,什么味道都没有,更不用提什么故事了。十天三十个故事让我深深反思:我真的生活在一个没有故事的世界里吗?我开始按照故事的标准去观察周围,结果让我很震惊:不但有故事,而且精彩纷呈。仅仅是中秋三天在娘家的假期,就发现很多。有发小自幼命运多舛,依然笑对生活;有爸妈年轻时大吵大闹,年老时相扶相持;有陌生人因为鸡毛蒜皮,在公交车上满嘴喷粪,大打出手。作为见证者,以前的我把它们看做生活中理所当然发生,现在的我仔细的观察,找出了这些事情身上的故事潜质。“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皆文章。”原来缺少的只是眼光和心态。
每次的主题营结束都有失落感和解脱感并存,感觉整个人轻飘飘的,这是不是主题营的后遗症?结束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它让我更了解自己,相信自己,看到自己身上更多的可能性。
如果只是单打独斗,我无法完成,当怀疑迷茫时,我会打开读书营的微信群,看着看着,温暖和力量从心底升腾而起,尽管我是潜水党,却是最大的受益者。
相信我,你并不孤独。
先点亮自己,在照亮他人。
网友评论
大神,得到你的赞赏让我受宠若惊,谢谢
队长真的很贴心,你让我感觉很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