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高晓松《匠人精神》随笔

读高晓松《匠人精神》随笔

作者: 子伊Jas | 来源:发表于2018-02-16 22:04 被阅读0次

一、日本美食是水,中国美食是火。

日本的食物绝大部分主流饮食是不炸的,很多都是生的,前一天晚上都要拿出来,让食物散发出自己本身的味道。而且大多数味道比较清淡。中国的食物从宋代有煤之后就以熟食为主了,煎炒蒸煮样样都离不开火,中国绝大部分食物都要用到火。

二、日本美食是做减法,中国美食是做加法。

日本的食物讲究越能激发出食物本身的味道越是美味。中国是不断地加调料,口味比较重。酱油,醋,八角,茴香,完了再来点葱姜蒜等等。往往中国的厨房一进门就是各种味道喷你一脸,但日本的案桌就简单多了,再著名的大厨,也就那几样东西,自己一个人就全部能完成。

这也和她们的思想有关。日本信奉道,而中国人受儒家思想影响居多。虽然道也是由中国流传至日本,但是他们一直贯彻至今。但反观中国就很少。绝大部分还是想到的时候用一下。

日本的这种工匠精神,是讲究由内而外的变化。不是不改变,而是由内在修养的精进,提高对食物对艺术的认知,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生阅历的增加,这些都会对料理产生一定的影响,哪怕只是换一种器皿,能让他的味道更好,这就是改变,这就是提高。如果一味的追求改变,为了改变二改变,今天做这道菜明天换那道菜,那样的改变只是换菜单。自己内在的修养没有任何提高,你就还是那样,你没有任何改变,没有任何创新。那样的创新都是轻浮的。

读高晓松《匠人精神》随笔。

相关文章

  • 读高晓松《匠人精神》随笔

    一、日本美食是水,中国美食是火。 日本的食物绝大部分主流饮食是不炸的,很多都是生的,前一天晚上都要拿出来,让食物散...

  • 读《匠人精神》随笔记

    作者:秋山利辉 1943年生于日本奈良,13岁开始接触木工;19岁正式接触全面的木工技术学习;26岁开始为日本皇室...

  • 《匠人精神》随笔

    匠人精神教我们,做事前,要先学会做人。 首要的,就是孝道。 孝,乃是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古语有云:百善孝为先。...

  • 匠人精神随笔

    匠人精神需要数十年不停的实践和思考,用身体的劳作和精神上的苦恼来探索手艺的精进,又用身体将技巧印刻在精神中,在日复...

  • 读《匠人精神》

    书中写的虽然是秋山木工工坊的带学徒的方法,但是里面的一些经验和做法也是值得所有想有一番成就的人学习的。每一件生...

  • 读《匠人精神》

    初看日本匠人秋山利辉写的《匠人精神》这本书,我只觉得封面设置独特,等看了书才知道,书中说的匠人是木匠,再看封面,木...

  • 这一段是我抄写的

    每次读《匠人精神》都要读3遍须知 于是今天特意将它打出来,希望能够永远记在心里。 什么是匠人,就是善,孝,真 秋山...

  • 让匠心回归

    匠人精神不是舶来品,从古至今,中国从不缺少匠人精神 匠人-匠心 中国匠人精神,从2300年前的梓庆说起 不少...

  • 读《匠人精神》知“礼”“诚”“孝”“实”

    “一流的匠人,人品比技术更重要。”初读《匠人精神》,映入眼帘的便是这句话。拜读后发现,秋山利辉先生全篇仅围绕“匠人...

  • 读《匠人精神》有感

    “读一本好书就像和一位高尚的人说话”。秋山利辉先生通过《匠人精神》这本书,将自己大半生感悟的匠人精神毫无保...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高晓松《匠人精神》随笔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mapt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