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关键词:联系
今日学习:政治一小时,日语一小时,美国文学史50分钟,教育学30分钟。
周一看《美国文学史》提到美国20世纪30年代的两个文学巨匠,菲茨杰拉德和海明威,两人是美国一战后爵士时代的心声,但两个人的文风区别很大,海明威甚至还多次写文章反对菲茨杰拉德的奢靡。但今天听三联“群星闪耀的年代”里再次提到两人,则说到两人私底下关系很好,甚至有谣言说两人相爱,虽然菲茨杰拉德已经正面否定了。这两个人的关系和各自精神的追求,应该有很多可以进一步探讨的,一周看到两个角度对立的解读,有趣又精彩。这种联系是自己想不来的,很多时候会是一种偶遇,不期而至的欣喜感。如果带着任务找两人的联系,就会有一点压力,可自己读书和学习中的偶遇,会激起自己的兴趣,进而也会愿意进一步了解更多。
今年3月刊《十三邀》,许知远老师访问项飙,当时听这位社会科学家讲话很舒服,当时印象深刻的是讲温州经济和生存方式。昨天在得到听书,听到《把自己作为方法》,听名字没想起项飙老师,听书本的内容,逐渐感觉这个人很熟悉,到晚上看十三邀推送了一篇和项飙老师相关的文章,对项飙老师的了解又多了一些,跨度半年,我对这位社会科学家的喜爱更多了。又是一次不期而遇。
近来一直在看《美国文学史》,虽然心里对成串成串不熟悉的作家和作品感到吃力,但是读着读着就开始对美国文学发展的脉络有了认识,再结合中读上各种文学音频的碎片化吸收,渐渐也就能够离他们近一点。
现在不要求自己多,但是要求自己每天都在看,而且看的时候在训练自己的注意力,注意力高度集中时是能够比较好的理解,也能够在第二次看是,提前预见,所以要在每天看和注意力集中上加油。
网友评论